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语开诚布公是什么意思 成語: 推誠布信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1-11-15 23:03:44 1025
成語: 推誠布信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4398成語: 推誠布信注音: ㄊㄨㄟ ㄔㄥˊ ㄅㄨˋ ㄒ|ㄣˋ漢語拼音: tūi ché g ù xì 參考詞語: 開誠布公釋義:義參「開誠布公」。見

成語: 推誠布信是什么意思?  

成语开诚布公是什么意思 成語: 推誠布信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4398成語: 推誠布信注音: ㄊㄨㄟ ㄔㄥˊ ㄅㄨˋ ㄒ|ㄣˋ漢語拼音: tūi chéng bù xìn參考詞語: 開誠布公釋義:義參「開誠布公」。見「開誠布公」條。Emoji符號: ⏏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推誠布信”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兼軍事家。東漢末年,他隱居耕讀,劉備聽說他的才能,於是三顧茅廬,登門請求諸葛亮出來從政。諸葛亮執政期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陳壽在《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非常推崇,他讚揚諸葛亮在當丞相時,能夠「開誠心,布公道」,以真心對待部屬,處事大公無私,所以受到大家的愛戴。即便他「用法嚴峻」,但人民雖畏懼卻沒有怨言。軍政大權都操在他的手中,但後主對他絲毫不疑。因此,陳壽認為他是跟管仲、蕭何差不多的人物。後來「開誠布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典源: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源,提供參考。《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1>之為相國2>也,撫百姓,示儀軌3>,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4>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5>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注解〕(1)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有《諸葛武侯集》。(2)相國:秦漢等朝所置的宰相職位。後沿為宰相的通稱。(3)儀軌:法度規範。(4)服罪輸情:坦承自己所犯的罪行,並誠心改過向善。(5)游辭巧飾:用沒有根據的言辭掩飾罪行,虛偽狡詐。書證:01.《魏書.卷七○.劉藻列傳》:「時北地諸羌數萬家,恃險作亂……朝廷患之,以藻為北地太守。藻推誠布信,諸羌咸來歸附。」02.《周書.卷三○.于翼列傳》:「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馮君焉。」 成語接龍

“信”字開頭的成語

信口雌黃信口開河信誓旦旦信手拈來信口開合信手拈出信手拈得信不由衷信口開喝信不由中

“推”字結尾的成語

半就半推

“推”字開頭的成語

推心置腹推己及人推波助瀾推陳出新推食解衣推誠布公推己況人推心致腹推誠布信推誠置腹推陳易新推陳致新推愛屋烏

“信”字結尾的成語

輕諾寡信半疑半信推誠布信開布誠信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推誠布信。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推誠布信”分成的單字詳解:

推, 誠, 布, 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