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别让你的人生毁在仨瓜两枣上阅读 人生,「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淡泊洒脱

火烧 2022-07-02 07:04:43 1073
人生,「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淡泊洒脱 清朝著名的宰相张延玉的父亲张英,又号圃翁。张圃翁做过礼部侍郎、工部尚书,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才华横溢,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以德服众。而张英教育子女亦很
别让你的人生毁在仨瓜两枣上阅读 人生,「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淡泊洒脱

人生,「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淡泊洒脱  

清朝著名的宰相张延玉的父亲张英,又号圃翁。张圃翁做过礼部侍郎、工部尚书,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才华横溢,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以德服众。而张英教育子女亦很有方法,其著有《聪训斋语》,便是张家的家训。张氏一门的子弟在当时可谓兴盛至极,才俊迭出,有六代翰林之美誉。明清两朝约二十世,其一族秀才以上功名者就有千人之多。 概括其家训之精华,就四句话: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移。张英本人也是以身作则。 据说张圃翁书斋内挂有一副对联:「 ”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他与六尺巷的故事,更是名垂青史,影响深远,至今还在被人传颂。 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后街与五庙元之间的六尺巷,只是一条铺着鹅卵石,长180米左右,宽2米左右的不起眼的普通巷子。这是张英的老家,三百年前在这里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张家与吴家为邻,两宅之间有块小小的空地。一天,吴家想起来用这块地,这宅界可是祖上传承下来的,在张家人看来非同小可,吴家也不肯相让。两家就此发生了争执,还在县衙打起了官司。 当时圃翁在京城为官,老家人便写了封信给他,想要借他的官威来压制对方。果然圃翁很快就回了信,信中写了一首大名鼎鼎,至今为人传唱的打油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也是张氏门第清正,温厚讲理。家人看了这封信,便淡然处之,主动礼让了三尺地基。吴家极为感动,以礼相待,也效仿着让了三尺地。两家的争执戛然而止,和好如初。 这样,两个宅子之间反而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通道,供人来往,方便了大家。 人生,不过百年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遇事、待人,何不来个「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洒脱。 图/自游鱼 文/顾晞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