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诸葛亮的儿子 史話三國:此人殺了曹操兒子得到最高待遇是真,被曹丕逼死是假!
史話三國:此人殺了曹操兒子得到最高待遇是真,被曹丕逼死是假! 街頭巷尾說歷史,茶餘飯後話三國。,他投降曹操,寡嬸卻被曹操霸佔。,他反叛曹操,殺掉了曹操的愛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愛將典韋,曹操卻給他最高的

史話三國:此人殺了曹操兒子得到最高待遇是真,被曹丕逼死是假!
街頭巷尾說歷史,茶餘飯後話三國。,他投降曹操,寡嬸卻被曹操霸佔。,他反叛曹操,殺掉了曹操的愛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愛將典韋,曹操卻給他最高的待遇,甚至把女兒嫁給了他的兒子。,有人說他最後因為受到曹丕一句話的逼迫,而羞愧不安自殺。其實不然,他的死因不明,但根據《三國志》記載,他死在跟曹操遠征烏桓的路上更為可信。,他就是漢末三國風雲人物張綉。,漢末三國,英雄人物蜂擁而起,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張綉是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人物。,即便有人了解張綉,也大多是一知半解。這其中一個原因是被曹操娶人妻的八卦焦點事件掩蓋,另一個原因是被手下的謀士賈詡的光環所掩蓋。,賈詡被稱為漢末三國第一「毒士」,真是名不虛傳,轟雷貫耳,曹操愛人妻的癖好更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被忽略的人物往往容易被誤解,比如張繡的死因。網上相傳最多的觀點就是張綉是被曹丕一句話給逼死的。,《魏略》記載:五官將數因請會,發怒曰:「君殺吾兄,何忍持面視人邪!」綉心不自安,乃自殺。,五官中郎將曹丕因為大哥曹昂戰死的事對張綉極為不滿,說:「你殺了我的兄長,還有什麼臉面見人呢!」張綉心不自安,自殺。,如此看來,張綉死於曹丕逼迫似乎言之確鑿,有理有據。我們再來看下《三國志》的記載。,《三國志》記:從征烏丸於柳城,未至,薨,謚曰定侯。,依照《三國志》的說法,張綉是在跟隨曹操征討烏丸(烏桓)的路上去世。,這兩種說法孰真孰假?哪個更為可信呢?,我們先來梳理一下張繡的和曹氏的交往過程,然後再下結論。,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張綉在劉表的安排下駐紮在宛城,作為抵禦曹操南征的最前線。曹操的部隊到達淯水的時候,張綉覺得曹操實力太強,就沒做抵抗率眾投降。,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就收了大將張綉,自然是志得意滿。結果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見色起意,非要娶張繡的寡嬸,叔叔張濟的遺孀,張綉因此懷恨在心。,曹操也不傻,感覺到了張綉不高興。張綉在他身邊就是一個雷,隨時有可能爆炸,於是就準備暗殺張綉。結果暗殺的計劃泄漏,張綉偷襲了曹操。,這一下曹操損失慘重,戰馬「絕影」被流矢射殺,自己右臂也身受重傷,長子曹昂為了救他,把馬讓給曹操騎,結果遇害。曹操的侄子曹安民也力戰而死,愛將典韋更是慘死在營帳前,身無完處。,這一次曹操和張綉算結下了梁子。,公元198年,曹操在穰城圍攻張綉,圍攻兩個多月不能攻克。劉表派兵來救張綉,又有密探來報袁紹要襲擊許都搶漢獻帝,曹操聞訊,趕緊引兵撤退。,張綉窮追不捨,想要趁機趕盡殺絕,誰想曹操斷後,張綉敗回。張綉在賈詡的建議下,再次集合敗兵追擊曹操,結果大勝。,曹操徹底敗回許都。這一次曹操和張繡的梁子結得更深了。,然而第二年袁紹和曹操雙雄對峙,張綉面臨選擇站隊的時候,卻聽從賈詡的建議選擇了曹操。這還真是造化弄人,應了那句話,「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袁紹派使者到穰城拉攏張繡的時候,張綉猶豫不決。,賈詡跟張綉說:「我建議將軍投降曹操有三個原因。第一曹操是奉天子令天下,就天下公義而言,我們應該歸附許都。第二,袁紹現在比曹操強盛,我們實力弱,以少投多,以弱從強,得不到袁紹的重視,而曹操力弱,正需要人手,見我們來歸附必然重視。第三,凡是有王霸之志的人,必然胸懷大志,不會計較個人私怨!曹操就是這樣的人,請將軍不必有其他疑慮。」,張綉終於被賈詡說服,率領士卒到許都向曹操投降。曹操見到賈詡時,高興地說:「讓我能取信於天下的就是你啊!」,曹操拜張綉為揚武將軍,並為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以後張綉在對袁氏父子的作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曹操不計私仇,重用張綉,表現了一個成熟而卓越的政治家胸懷。,公元205年,張綉跟隨曹操在南皮擊破袁譚,再次增加食邑,一共2000戶,當時天下人口銳減,將領中封邑沒有能達到1000戶的,唯獨張綉最多。,公元207年,張綉跟隨曹操去柳城征討烏丸,還沒有到達就死了,被謚為定侯。,分析張綉和曹氏的整個交往來說,《三國志》記載張綉死於征戰的路上更為可信。,第一、在整個建安年號期間(公元196年到公元220年)一直都是曹操主政,曹家只能是曹操說了算,曹操的決策曹丕沒有理由指手畫腳,另外借曹丕個膽子他也不敢。,第二、曹丕成為五官中郎將是在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跟張繡的死亡時間存在衝突。,第三、從人之常情角度,曹昂的死對曹丕有利,曹昂是長子,曹昂如果活著,繼承王位的機會更大,對曹丕極為不利。對付一個曹植都把曹丕累的夠嗆,曹丕還會因為大哥曹昂的死來怪罪張綉嗎,心裡恐怕竊喜也未可知。曹丕內心一直想要淡化這個事情更為合理,肯定不願意自己屢次主動提出抗議。即便曹丕想要為大哥報仇,也要等到他真正掌權的時候採取報復行動才更合理。,第四、曹昂之死和賈詡有很大關係。賈詡可是把曹丕推向繼承王位的關鍵人物,賈詡是曹操給曹丕指定的老師,曹丕和賈詡的關係一直很好。曹丕稱帝把賈詡尊為帝師,讓賈詡做了太尉這樣的三公級別高官。一直到賈詡壽終正寢,曹丕沒有任何的報復性行為。如果說曹丕因為兄長曹昂之死心有怨恨,那麼只怨恨張綉一個人說不過去,他應該更怨恨賈詡才對。,綜上所述,張綉之死以《三國志》的記載,死於征伐的路上更為可信,被曹丕一句話逼迫自殺的說法不可信。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很赞哦!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