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善孝为先怎么理解 農村俗語:百善孝爲先,下句是精華,老祖宗留給男人的忠告

火烧 2022-05-26 22:56:11 1053
農村俗語:百善孝爲先,下句是精華,老祖宗留給男人的忠告 農村俗語:百善孝爲先,下句是精華,老祖宗留給男人的忠告孝順父母,天經地義,自我華夏文化誕生至今,關於孝順父母的不知凡幾,不管是儒家文化還是道家文

農村俗語:百善孝爲先,下句是精華,老祖宗留給男人的忠告  

農村俗語:百善孝爲先,下句是精華,老祖宗留給男人的忠告

孝順父母,天經地義,自我華夏文化誕生至今,關於孝順父母的不知凡幾,不管是儒家文化還是道家文化。

對於父母長輩,做子女的必須將其放在第一位,在市井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句老話“百善孝爲先”,可你知道它的下半句嗎?下句才是精華,作爲老祖宗給後輩子孫留的忠告,值得一看。

百善孝爲先

古人云:“孝者,所以事君也”,由於家國同構、君父同倫的影響,君是天下之父,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行“孝道”就是行忠君之道。

在古代,咱們國家作爲一個宗族勢力強大的君主專制社會,“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爲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統治者選擇了以“孝”來作爲主流的價值觀,將統治人心隱藏在情感之下,所以縱觀咱們中國歷代君王,在施政時都提倡孝治天下,這正好和春秋戰國之時儒家提出的仁政不謀而合。

發展到漢朝,察舉制更是首重孝廉一科,之後九品中正中也有孝廉的要求,說白了,後續制度的發展都是前朝制度的延展。

“百善孝爲先”雖然不是出自儒家學說當中,出自清朝《圍爐夜話》,完整的句子是這樣的,“百善孝爲先,萬惡淫爲源,長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爲者,皆不忍爲”。

孝順,作爲兒女應有的行爲,是指不應該違背父母或者家裏長輩和先人的心意,這是一種很穩定的常倫關係,這種孝的觀念到現代也是有了很大的改變,就拿婚姻嫁娶來說,曾經都是“父母之言,媒妁之命”,子女從來沒有自主選擇權,這也是因爲傳統孝的觀念的影響。

隨着自由開放的觀念傳進我國,咱們對於孝順的理解也單純的不違背父母變成了只關心父母,在父母做錯事的時候,咱們也不會再像曾經一樣一味的奉承。

畢竟,咱們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獨特價值,不會爲了他人的價值而放棄自己固有的方向,哪怕是父母也不行。可能這和過去儒家觀念中“孝”有些有些“分道揚鑣”的意思,但總歸大體上還是按着“孝”進行的。

早知道,昔日不孝是重罪,父母對子女的家庭暴力卻叫做“家法”。在近代思想家的反思之下,曾提出,正是因爲“孝”導致了中國歷史只有忠君卻沒有愛國。

萬惡淫爲源

“淫”不僅僅是指淫慾,更多的時候是指氾濫的慾望。慾望每個人都會有,不僅僅是男人,難道女人就沒有慾望嗎?

比如買東西的慾望,恰逢雙十一,想來很多人都掏空了自己的小金庫吧,這種控制不住自己買東西的慾望你忍得住嗎?肯定有朋友是忍住了的,人們若是控制不住自己,便會被慾望所吞噬,尤其是用心險惡之人。

還記得前段時間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個新聞,一個小偷落網之後,警察一查,竟是屢次作案之人,問他爲什麼每次放出去後又管不了自己的雙手,卻不想那小偷自己坦然答道,每當看到那些沒上鎖的車時,心裏頭就有個聲音讓我去鋌而走險一把,完全控制不住。

百善孝为先怎么理解 農村俗語:百善孝爲先,下句是精華,老祖宗留給男人的忠告

可能這就是道家所說的“心魔”吧,就像一個日常行爲習慣,一旦習慣了某件事,每天都會不自覺的促使自己這麼做,一天不做渾身難受。當偷東西成爲一種習慣之後,可想而知後果如何。

最後,農村俗語“百善孝爲先,萬惡淫爲源”就介紹到這裏,“孝”一直到今天,意思幾經迭帶,曾經的家國同構到現在的“先有大家,後有小家”,變的是含義,不變的是內涵。

作爲子女孝順父母那是天經地義之事,作爲一個人,學會控制自己內心深處的慾望,也是安身立命之本,您說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