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上姓于的名人 历史上性史的名人有哪些

火烧 2022-02-25 21:36:21 1063
历史上性史的名人有哪些 史鱼, 春秋时卫国(都于濮阳西南)大夫。名佗,字子鱼,也称史鳅。卫灵公时任祝史,负责卫国对社稷神的祭祀,故称祝佗。吴国的延陵季子经过卫国时,赞史鱼为卫国君子、柱石之臣。卫灵三十

历史上性史的名人有哪些  

史鱼, 春秋时卫国(都于濮阳西南)大夫。

名佗,字子鱼,也称史鳅。

卫灵公时任祝史,负责卫国对社稷神的祭祀,故称祝佗。

吴国的延陵季子经过卫国时,赞史鱼为卫国君子、柱石之臣。

历史上姓于的名人 历史上性史的名人有哪些

卫灵三十八年(公元前497年),卫国的公叔子曾设家宴招待灵公。

告诫他说:“子富而君贫,必将遭祸。

免祸的办法,只有富而不骄,谨守臣道。”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

临死嘱家人不要“治丧正室”,以劝戒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

史称“尸谏”。

孔丘称他为“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史崇,字伯勤。

汉朝政治人物。

史习之子。

先世是鲁郡济北人,至高祖史恭时,自鲁(今山东曲阜)迁居杜陵(陕西西安市东南)史恭之妹生汉宣帝。

曾祖父是史元。

史崇早年学习军旅事务,投效光武军,建武二年(27年),攻破王寻。

授右将军,官右将军青州、冀州二州刺史,封溧阳侯。

死后朝廷赠司空。

明末政治家史可法为其第四十九世裔孙。

史万岁(549年-600年11月20日),京兆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人),隋朝名将。

长于骑射,好读兵书。

15岁随父从军。

北周武帝时,其父战死,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

北周末,随上柱国梁士彦攻讨相州总管尉迟迥,每战先登,因功拜上大将军。

隋初,因大将军尔朱绩谋反被杀而受牵连,发配敦煌为戍卒。

隋开皇三年,秦州总管窦荣定击突厥,遂至辕门请自效。

奉命与突厥单骑比武决胜负,驰斩其一勇士,使突厥军不敢再战而退。

每行军作战,身先士卒,善抚部下,将士乐为效力。

因其南征北战,屡建战功,遭杨素嫉妒诬陷,被隋文帝冤杀。

史大奈,生卒不祥,本是突厥阿史那氏。

原为西突厥特勒,随处罗可汗入隋,后以功拜金紫光禄大夫。

李渊在太原起兵后,史大奈率部归顺。

后跟从李渊平定长安,赐姓史氏。

后随秦王李世民征讨薛举、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李世民即位后(未参与玄武门之变),累进右武卫大将军、检校丰州都督,封窦国公。

贞观年间去世。

死后追赠辅国大将军。

史思明(703年—761年),初名崒干,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其貌不扬,懂六蕃语。

与安禄山为同乡里。

天宝初年,累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

从安禄山讨契丹,表任平卢兵马使。

禄山反,他略定河北,被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万人。

及安庆绪杀禄山自立为帝,他为唐师所败,退保邺城,降唐,封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

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

乾元二年(759年)拔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大圣燕王,年号应天。

后进兵解安庆绪邺城(今河南安阳)之围,杀庆绪,还范阳,称帝,更国号大燕,建元顺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

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词人。

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

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

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

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

宋光宗御极,进太师。

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

宋宁宗登极,赐谥文惠。

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史弥远(1164年—1233年),字同叔。

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

南宋中期权相,尚书右仆射史浩之子。

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及第。

史弥远在两朝擅权共二十六年,一直得到宋宁宗﹑理宗的信用,封官加爵不已。

其亲信七人,被时人称为“四木三凶”。

史弥远等对金采取屈服妥协,对南宋人民则疯狂掠夺。

他招权纳贿,货赂公行。

还大量印造新会子,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而只以新会子兑换旧会子,并且把旧会子折价一半。

致使会子充斥,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病死,追封卫王,谥忠献。

史天泽(1202年—1275年) ,字润甫,永清(今属河北)人。

大蒙古国及元朝初年名将。

史天泽少善骑射。

勇力过人。

元太祖八年(1213年),随父史秉直归降木华黎。

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接替其兄史天倪都元帅职。

不久率军击败金将武仙,俘杀抗蒙红袄军将领彭义斌,攻克赵州、真定等地。

元太宗元年(1229年),被授为五路万户。

至元十一年(1274年),史天泽奉命与伯颜等统军出征南宋,至郢州时因病北还。

至元十二年(1275年),史天泽病逝于真定,终年七十四岁。

追赠太尉,谥号“忠武”。

后累赠太师,并进封镇阳王。

史天泽“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人以(其)比于郭子仪、曹彬。”他一生谨慎,多谋善断,料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

史天泽及其家族是蒙元初期河北最大的一支地方势力,汉地世侯的首要代表,为巩固和发展蒙古贵族在中原的统治立了大功,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时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统帅。

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祥符人(今河南开封),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

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南明朝廷谥之忠靖。

清高宗追谥忠正。

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史贻直(1682年-1763年),字儆弦,号铁崖,江苏溧阳县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授检讨。

以后历充云南主考、广东督学、赞善、侍讲、庶子、讲读学士。

雍正元年(1723年)任内阁学士,次年升吏部侍郎。

后来署理闽浙总督,升左都御史,协理西安巡抚,又升户、兵部尚书。

乾隆初年历任湖广、直隶总督。

乾隆九年(1744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乾隆二十五年(1755年),他为次子史奕昂担任甘肃布政司,写信给巡抚鄂昌,被告发而削职。

乾隆二十七年(1757年)再入朝拜相。

去世后,赠太保,谥“文靖”,入祀贤良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