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畏慎成语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是什么意思出处在哪里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是什么意思出处在哪里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意思:小心谨慎表现干防微杜渐上,聪明睿智表现于处理大事上。出自《尉缭子·十二陵》,《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是什么意思出处在哪里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
意思:小心谨慎表现干防微杜渐上,聪明睿智表现于处理大事上。
出自《尉缭子·十二陵》,《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
原文:
威在于不变,惠在于因时,机在于应事,战在于治气,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饰,无过在于度数,无困在于豫备,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除害在于敢断,得众在于下人。
意思:树立威信,在于不要随意改变命令;施惠于人,在于寻找到适当的时机;布局机巧,在于观察战事的发展趋势;战胜之策,在于鼓舞士气:进攻之际,将领应意志坚定;据守之时,将领要表现得镇定沉着。
预防过错,先要周密计划;减少困难,必须准备充分;小心谨慎,表现干防微杜渐上,聪明睿智,表现于处理大事上;去除弊害,应该坚决果断;得到众人支持,在于谦虚卑下为人。
扩展资料:
一、《尉缭子》成书年代:
关于《尉缭子》的成书年代,《汉书·艺文志》已注明“六国时”。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一批竹简中,发现若干《尉缭子》残简。
经整理后,其内容与今本大体相符,银雀山汉墓已被断定为西汉武帝初年墓葬,其随葬竹简的书写时间当然还要早些。
二、《尉缭子》的作者:
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有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有个大梁人尉缭,被秦始皇任为国尉。
因此,有人就认为《尉缭子》可能是秦始皇时的尉缭所著。
这个问题至今尚在争论中,在没有发现更多的证据前,一时尚难定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尉缭子
很赞哦! (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