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郭靖原型 郭靖曾答應一件事,還好他食言了,若遵守諾言反而會害了楊過
郭靖曾答應一件事,還好他食言了,若遵守諾言反而會害了楊過 什麼是武俠?多數武俠作品其實都沒能夠將武俠的含義表達清楚,只是單純的描述了一些武林人士之間的愛恨情仇而已,說白了,那些武林人士紛爭或者是江湖門

郭靖曾答應一件事,還好他食言了,若遵守諾言反而會害了楊過
什麼是武俠?多數武俠作品其實都沒能夠將武俠的含義表達清楚,只是單純的描述了一些武林人士之間的愛恨情仇而已,說白了,那些武林人士紛爭或者是江湖門派的紛爭始終顯得有些小家子氣,而金庸老先生則是很好的詮釋了武俠的意義,武俠絕不僅僅只是武林紛爭,也可以讓人蕩氣迴腸,就比如郭靖這個角色的故事。郭靖的前半生也曾經陷入各種江湖紛爭之中,而他的後半生卻是讓他的人生得到升華,他不再僅僅只是武林中的一名俠士,更是心繫天下蒼生的「俠之大者」,他最終是守衛襄陽城而戰死在襄陽,事實上「射鵰三部曲」整體讀下來就是郭靖對於這片武林的影響,那麼如此一位俠之大者會失信於人嗎?答案是肯定的。
一、郭靖對楊過的感情
《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對於自己的結義兄弟楊康是一再的寬恕與原諒,即便是黃蓉早就看穿楊康為人之時郭靖仍是維護著自己的兄弟,畢竟郭楊兩家是世交,而他也不忍看著自己的兄弟一步一步走向邪惡的深淵,當然,最後他還是失敗了,楊康喪心病狂的想要殺死黃蓉,卻因為軟蝟甲上的蛇毒而死,也算是罪有應得了。
郭靖是個會把別人的錯誤攬在自己頭上的人,也正因為如此他後來才會將守衛襄陽的重任扛在自己肩上,對於楊康誤入歧途,他也十分惋惜,所以他認為自己決不能再辜負了兄弟的孩子,他將楊過視如己出,整本《神鵰俠侶》讀下來,郭靖對於楊康的感情是真正做到了視如己出的,那麼他又怎麼會失信與楊過呢?
二、楊過的成長曆程
楊過自幼沒了父親,被母親一手養大,母親死後他只能流落街頭,在浙江嘉興的破窯里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日子,此時的他其實已經具備了「加入丐幫」的資格,然而他卻是因為李莫愁擄走陸無雙和程英而被捲入了江湖紛爭之中,後得歐陽鋒傳授蛤蟆功,有了一些武功基礎,不過此時他的人生還面臨著一次轉機。
在歐陽鋒離去之後,楊過終於遇上了郭靖和黃蓉,接著他跟著郭靖夫婦來到了桃花島,在這裡接受了正兒八經的「義務教育」,郭靖有意將他培養成一個正直的人,所以留在自己身邊自然是最好的選擇,然而最終楊過還是因為種種誤會而離開了桃花島。
後來的劇情熟悉原著的朋友也都知道了,楊過被送去全真教,因為與趙志敬等人合不來,轉投了古墓派,成為小龍女的徒弟,繼而因為各種江湖紛爭而在武藝上得到大幅提升,最後成為一代「西狂」神鵰大俠,不過楊過原本是有可能經歷另一段人生的,別說成為神鵰大俠,也許會誤入歧途也說不定。
三、郭靖的承諾
楊過得來一身武功與郭靖有何關係?郭靖本人也沒有傳授他什麼強大的武功,不是嗎?其實還真有關係,與一個承諾有關。
在楊過要離開桃花島的時候他與郭靖有這麼一番對話,原著道:「楊過自離離桃花島後,心中氣惱,絕口不提島上之事,這時忍不住道:『郭伯伯,這地方倒有點像咱們桃花島。』郭靖聽他說『咱們桃花島』五字,不禁憮然有感,道:『過兒,此去終南山不遠,你在全真教下好好學藝。數年之後,我再來接你回桃花島。』楊過頭一撇,道:『我這一輩子永遠不回桃花島啦。』郭靖不意他小小年紀,竟說出這等決絕的話來,心中一怔,一時無言可對,隔了半晌才道:『你生郭伯母的氣么?』楊過道:『侄兒那裡敢?只是侄兒惹郭伯母生氣罷啦。』郭靖拙於言辭,不再介面。」
郭靖當年答應接楊過回桃花島,然而他若真是這麼做了,也許楊過就被他教成大小武和郭芙那樣的草包了,那便是害了楊過這天賦極高的孩子,還好郭靖食言,反而促成了楊過成為後來的神鵰大俠,就如同那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很赞哦!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