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典故成语 成语: 生民涂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生民涂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生民涂炭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2183 成语: 生民涂炭 注音: ㄕㄥ ㄇ|ㄣˊ ㄊㄨˊ ㄊㄢˋ 汉语拼音: hē g
成语: 生民涂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生民涂炭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2183 成语: 生民涂炭 注音: ㄕㄥ ㄇ|ㄣˊ ㄊㄨˊ ㄊㄢˋ 汉语拼音: shēng mín tú tàn 参考词语: 生灵涂炭 释义: 义参「生灵涂炭」。见「生灵涂炭」条。 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生民涂炭”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生灵涂炭」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晋书.卷一一五.苻丕载记》载: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大败,姚苌趁机叛变杀死苻坚,并且在长安称帝建立后秦;同一时间,慕容垂也自立为王,建立后燕,原本统一的北方政权再度分裂。这时幽州刺史王永,拥戴苻坚的长庶子苻丕为帝(即前秦哀平帝)在晋阳即位,并且向州郡发出文书声讨姚苌和慕容垂,在第二篇檄文中说:「天下动乱,外族入侵,先帝苻坚死在贼人手上,京都长安沦陷,国家衰弱,人民处境艰苦有如陷于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没有让秦灭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光复国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员接到文书之后,在孟冬上旬率兵到临晋会师,准备和姚苌、慕容垂决战,可是,结果仍然不敌,王永兵败后,苻丕南逃,他最后被晋将冯该杀死。「生灵涂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于形容人民处于极端艰苦的困境。此外,在《书经.仲虺之诰》中有一句话:「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意思是说:夏桀昏庸不能体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艰困。文中「民坠涂炭」的语义和《晋书.卷一一五.苻丕载记》中的「生灵涂炭」相近似,也可参考之。 典源: 此处所列为「生灵涂炭」之典源,提供参考。《晋书.卷一一五.苻丕载记》丕又进王永为左丞相,苻纂为大司马,张蚝为太尉,王腾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徐义为司空,苻冲为车骑大将军、尚书令、仪同三司,俱石子为卫大将军、尚书左仆射,领官皆如故。永又檄州郡曰:「昔夏有穷夷之难,少康起焉;王莽毒杀平帝,世祖重光汉道;百六之运,何代无之!天降丧乱,羌胡猾夏1>,先帝晏驾2>贼庭,京师鞠3>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天未亡秦,社稷有奉。主上圣德恢弘,道侔光武,所在宅心,天人归属,必当隆中兴之功,复配天之美。……」 〔注解〕 (1)羌胡猾夏:指姚苌率领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侵扰中原。羌胡,泛称我国西北方少数民族。猾,音ㄏㄨㄚˊ,侵扰。 (2)晏驾:古代皇帝死亡的讳称。 (3)鞠:通「鞫」,穷尽、完全。 书证: 01.北周.庾信〈伤心赋〉:「在昔金陵,天下丧乱,王室板荡,生民涂炭。」 02.《封神演义.第八回》:「四海分崩,八方播乱,生民涂炭,日无宁宇。」 成语接龙“生”字结尾的成语
“生”字开头的成语
“炭”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生民涂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生民涂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生民涂炭”分成的单字详解:
生, 民, 涂, 炭。
很赞哦! (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