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表彰优秀员工的通报 重慶11集體個人獲全國文化表彰 考古者稱科幻小說培養了兒時興趣

火烧 2022-07-24 09:55:02 1054
重慶11集體個人獲全國文化表彰 考古者稱科幻小說培養了兒時興趣 重慶部分獲得「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的代表。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2月24日15時40分訊(實習記者 王奕懿 記者 黃軍

重慶11集體個人獲全國文化表彰 考古者稱科幻小說培養了兒時興趣  

重慶部分獲得「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的代表。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2月24日15時40分訊(實習記者 王奕懿 記者 黃軍)重慶文化界又添喜事!日前,重慶獲得全國文化系統11個先進集體、個人的表彰。今(24)日上午,市文化委舉行座談會,獲評者就自己或集體的工作經驗進行了交流。記者對獲評者之一,重慶市文化遺產院院長鄒後曦進行了採訪,他說自己從小受古時石器、陶片吸引,受科幻小說啟發,從事考古行業30年,完成506處120萬平方米考古發掘。

全國文化「三先」表彰大會舉行 重慶獲11個表彰

12月18日,文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北京舉行全國文化先進單位、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力模范表彰(簡稱「三先」表彰)活動。98個「全國文化先進單位」、150個「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252名「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6名「全國文化系統勞力模范」受到表彰。

重慶獲得「三先」表彰的有11個集體、個人,分別是:長壽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獲得「全國文化先進單位」,北碚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重慶演藝集團和重慶圖書館獲得「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鄒後曦、畢富純、周利、艾智科、鄭麗娟、張曉耿以及黎鬥獲得「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據了解,「三先」表彰是文化系統最高政府表彰,每五年一屆,集中表彰五年來文化戰線上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旨在對文化建設起到有力的導向性、示範性和激勵性作用。

关于表彰优秀员工的通报 重慶11集體個人獲全國文化表彰 考古者稱科幻小說培養了兒時興趣

從業30年 完成上百萬平方米考古發掘

在座談會上,記者了解到,重慶市文化遺產院院長鄒後曦投身三峽文物保護,參與組織全國70餘家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隊伍,完成506處120萬平方米考古發掘、1000萬平方米考古勘探任務,保證了三峽考古圓滿完成。

「先進工作者」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而在生活中,他們又有哪些故事呢?鄒後曦是四川大學歷史系1982級考古專業的學生,從事考古行業30年。「當時全國學考古專業的人非常少,認為不好就業,而川大這個專業也是兩年才招一次生,我進大學後,班上只有30個人。」他對記者說。

是什麼讓他選擇了考古專業呢?「以前很愛看一些科幻小說,童恩正的《古峽迷霧》、《西遊新記》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考古添加了一抹神秘的色彩。」除此之外,鄒後曦還說,因為老家在巫溪,從小在江邊、山上都能看到古代的石器和陶片,也讓自己對這些東西充滿了好奇,「父親喜歡歷史,很支持我學此專業。」

重圖在國外設立圖書角 開通24小時自助圖書館

作為獲得「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之一的重慶圖書館,是全國大型綜合性的省級公共圖書館。「我們率先在西部地區開通重慶數字圖書館,做到了‘一張卡擁有一座城市的圖書館’;並且在西部地區實行免費開放,做到圖書館‘零門檻’;同時走出國門,先後在英國、德國等5國設立‘重慶之窗——中國圖書角’。」重慶圖書館副館長王寧遠在座談會上介紹。

王寧遠說,為了做到圖書館服務時空上的突破,已在西部地區開通了24小時自助圖書館、手機圖書館和圖書流通車。

本文來源:華龍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