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反的成语 成語: 明哲防身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1-06-08 08:40:27 1034
成語: 明哲防身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3757成語: 明哲防身注音: ㄇ|ㄥˊ ㄓㄜˊ ㄈㄤˊ ㄕㄣ漢語拼音: mí g zhé fá g hē 參考詞語: 明哲保身釋義:義參「明哲保身」。

成語: 明哲防身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3757成語: 明哲防身注音: ㄇ|ㄥˊ ㄓㄜˊ ㄈㄤˊ ㄕㄣ漢語拼音: míng zhé fáng shēn參考詞語: 明哲保身釋義:義參「明哲保身」。見「明哲保身」條。Emoji符號: 哲身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明哲防身”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明哲保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明哲保身」本來是稱頌他人的一句話。明哲,是說一個人明達事理,洞見時勢;保身,是說這個人能擇安去危,保全其身,遠離禍害。出自於《詩經.大雅.烝民》這篇詩。這篇詩是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為稱頌宣王能任用賢臣仲山甫中興王室而作。全詩共分八章,在詩的第四章,稱贊仲山甫能奉行王命,能了解邦國的好壞;是一個明智,能保其身的人;只知道日夜奮力辦事,以事奉宣王。這是「明哲保身」的原義。後來這句成語的語義開始偏向「保身」,明哲的目的是為了保全自身免受外界侵擾,把自身利益得失置於最優先,為了達此目的,可以放棄原本該堅持的原則。例如明代梁辰魚《浣紗記.第一二齣》,提到伍子胥報了楚國殺父之仇說:「但大仇既報,吾願已畢。今欲飄然去國,明哲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這裡的「明哲保身」顯非原來用法,於是「明哲保身」這句成語就從原來積極贊頌的意義,一轉變成消極退守的意義了。典源: 此處所列為「明哲保身」之典源,提供參考。《詩經.大雅.烝民》肅肅1>王命,仲山甫2>3>之;邦國若否4>,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5>,以保其身。夙夜匪解6>,以事一人。〔注解〕(1)肅肅:嚴敬、嚴正。(2)仲山甫:周宣王之大臣,生卒年不詳。亦稱樊仲山甫、樊穆仲、樊仲。(3)將:行、奉行。(4)若否:猶臧否。善惡、好壞。若,善。否,音ㄆ|ˇ,惡。(5)哲:明智。(6)夙夜匪解:日夜勤奮不懈怠。見「夙夜匪懈」。書證:01.唐.李紳〈卻過淮陰吊韓信廟〉詩:「徒用千金酬一飯,不知明哲重防身。」 成語接龍

“身”字開頭的成語

身敗名裂身無長物身敗名隳身無完膚身無寸鐵

“明”字結尾的成語

柳暗花明涇渭分明磊落光明不言而明涇渭自明涇渭斯明

“明”字開頭的成語

明察秋毫明目張膽明哲保身明日黃花明知故犯明眸皓齒明鏡高懸明珠暗投明若觀火明珠入掌明修暗度明珠掌上明哲防身明若指掌明知明犯明珠生蚌明珠夜投

“身”字結尾的成語

反的成语 成語: 明哲防身是什么意思?
明哲保身孑然一身黃袍加身奮不顧身奮不慮身明哲防身反求諸身立命安身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明哲防身”分成的單字詳解:

明, 哲, 防, 身。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