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郑人买履的故事 郑人买履是历史故事吗

火烧 2021-10-30 04:13:50 1062
郑人买履是历史故事吗 1.郑人买履是出自历史故事吗出自韩非子宣传自己思想的书中,不一定是历史故事,更多的可能是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思想,杜撰的故事。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

郑人买履是历史故事吗  

1.郑人买履是出自历史故事吗

出自韩非子宣传自己思想的书中,不一定是历史故事,更多的可能是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思想,杜撰的故事。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2.郑人买履是出自历史故事吗

郑人买履是寓言故事。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墨守陈规.

出自韩非子宣传自己思想的书中,不一定是历史故事,更多的可能是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思想,杜撰的故事.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3.郑人买履是寓言故事还是历史成语故事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墨守陈规.

郑人买履_百度百科 /link?url=GNQ6xE8i9298L02C1bvoRQzOUYNUFRhbC2jPQuKXTlcENPP6AWcY7jOseHbq2DxHXnbTRX8-aXahRa13v1NSua

4.郑人买履是寓言故事还是历史成语故事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

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

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墨守陈规. 郑人买履_百度百科 /link?url=GNQ6xE8i9298L02C1bvoRQzOUYNUFRhbC2jPQuKXTlcENPP6AWcY7jOseHbq2DxHXnbTRX8-aXahRa13v1NSua。

5.郑人买履的来历和故事啊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注释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

译文

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随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门了。

一路上,他紧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来到集市。集市上热闹极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柜台。这个郑国人径直走到鞋铺前,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鞋子。郑国人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他左挑右选,最后选中了一双自己觉得满意的鞋子。他正准备掏出小绳,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绳被搁在家里忘记带来。于是他放下鞋子赶紧回家去。他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绳又忙忙赶往集市。尽管他快跑慢跑,还是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阳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他来到鞋铺,鞋铺也打烊了。他鞋没买成,低头瞧瞧自己脚上,原先那个鞋窟窿现在更大了。他十分沮丧。

有几个人围过来,知道情况后问他:“买鞋时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的脚是不可靠的。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点评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连鞋子也买不到。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也许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6.郑人买履一词有着怎样的故事

郑人买履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

郑国有个人想买一双鞋,他不知道自己脚的尺寸,就拿了根草绳依自己脚的大小绞 了一段,放在発子上。他到了集市上,找到鞋铺,这才想起忘了带尺码。

店主是个有经验的人,一见他要买鞋便当即拿出一双,要他试穿,可他却说:“不 行不行,我忘了带尺码,怎能买鞋?我得回去取!”回家一看,尺码果然放在凳上,他拿起草绳,又返身往集市赶。到了集市,集市已散,那铺子也关了门。

他十分气恼,连连怪自己太糊涂,以致误 了买鞋。路人笑问:“你是给谁买鞋呀?”“我自己。”

“那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非要去取什么尺码呢?”那人摇头说:“那怎么行呀,我的脚怎么会有尺码那么准确呢?”履:鞋子。后人用“郑人买履”讽刺那些只相信本本条条而不顾客观实际的教条主 义者。

7.郑人买履是什么故事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8.“郑人买履”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有个郑国人想买一双鞋,又不知道自己的尺 寸,就拿了根草绳依自己脚的大小铰了一段,可到 集市上找到鞋铺,才发现忘了带尺码。

店主见他要买鞋便当即拿出一双请他试穿, 可他却说:“不行不行,我忘了带尺码,怎还能买鞋 呀,我得回去取!”说完,转身便往家跑。回家一 看,尺码果然放在凳子上,他赶紧拿起草绳,又返 身往集市赶。

到了集市上才发现集市早已散了, 那铺子也已关了,他十分气恼,捶胸顿足,连连怪 自己太糊涂,以致误了买鞋。 路人看见他的情形十分好笑,问道:“你是给 谁买鞋呀?” “我自己。”

“那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非要去取 什么尺码呢?” 那人连忙摇头,道:“那怎么行呢?我的脚怎 么会有尺码那么准确呢?”。

郑人买履是历史故事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