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能称为大帝 東北歷史:在中國歷史上,長春為啥被稱為喜都?
東北歷史:在中國歷史上,長春為啥被稱為喜都?
在中國歷史上,長春的名字很多。在商朝的時候,長春被稱為喜都,這是為什麽呢?

東北有三大土著民族,生活在最北面的是肅慎族,發展成為今日的滿族。肅慎族民風彪悍、戰鬥力非常強,生活的核心區域就是今日的長春。
那個時候,東北區域的部族之間經常發生戰爭。肅慎王國在一次抵抗外敵入侵後,就派人到聚集地報喜,之後人們就稱呼這裡為喜都。不過,那個時候是用三個“喜”疊加一起,來表達人們的喜悅之情。
因為這個名字很喜慶,長春喜都的別號就流傳至今。但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長春還有很多稱呼。
古代人,在與大自然抗爭的過程中,一直堅信與上天的神靈。所以,肅慎族遇到重大節日的時候,都要祭天。他們在祭天的時候,喊著古老的肅慎語“茶啊衝”。
”茶啊衝”是啥意思呢?翻譯成漢語就是“蒼天”、“天佑之城”,後來人們就用”茶啊衝”取代了喜都,成為長春這座城市的名字。
不過,在那個蠻荒時代,沒有文字記載,人口又少,對一個城市的稱呼,並沒有現在這樣嚴禁。
商朝,東北土著民族之一的獩貊族中兩個部落融入了肅慎族。這讓肅慎族上下非常高興,於是又把長春城叫做合龍(合隆)城”,意思“合隆”了。
兩漢時期,扶余國建立,與中原文化交流深入,道教傳入東北,城內有許多二郎神廟。道教認為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所以扶余王國將長春更名為“天罡城”。
此後,長春還改過很多名字,比如說渤海王國時期,長春稱為隆州府 ;契丹時期,長春稱為耶律德光城 ;金朝時期,長春稱為隆州白龍府、寬城府。
到了元朝的時候,蒙古人非常凶殘,摧毀了長春舊城,變為廢墟。所以說,如今的長春城並不是歷史上的長春城。
長春這個名字固定下來,是在清朝。
清初,朝廷設柳條邊,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那時的長春屬郭爾羅斯前旗扎薩克輔國公封地。1791年,長春的土地開始被大面積開發,人口劇增 。1800年7月,清朝政府設置長春廳,此後長春的名字才逐漸被後人叫開。
為啥叫長春廳呢?因為滿清人沿襲了肅慎族祭天的話”茶啊衝”,因為快讀起來就是長春。所以,清朝政府在這裡建置的時候,就起名“長春”。此後,長春這個名,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下期預告: 我們都知道長春曾經有多個城門,那麽長春為啥要建城門呢?如今這些城門的位置在哪?敬請查閱《每日漢字》明日文章。【作者:每日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