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六次整党整风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六次整党整风运动
1、古田会议:首次确立用无产阶级思想建军建党
八七会议后,党组织在长期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受到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如何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如何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成为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即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
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的丰富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

决议系统地回答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确立了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基本原则,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以及“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等的军中党组织原则。
针对错误思想,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的纠正方法。
古田会议提出的基本原则很快在红军中得到实行,并对此后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它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以来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丰富经验:在政治上坚持党的正确路线,纠正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在组织上保持党的纯洁性,严格掌握入党条件;在思想上加强学习,提高党员思想觉悟。
重温古田会议精神,使我们更加坚信,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确保我们党长期执政、永远执政。
2、延安整风:清除教条主义
为了清除教条主义,树立正确的思想路线,从1941进行党内的整风到1945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开展了一次全党范围内的大规模思想教育运动,这就是著名的延安整风。
整风运动以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作风为主要内容。
毛泽东在运动中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八字方针,同“左”倾错误领导所实行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恰好相反。
运动分为发动、学风学习、党风学习、文风学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五个阶段。
在整风过程中,中共中央大力提倡调查研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状况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学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1944年5月21日—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对党的历史上若干重大问题作出正式结论,标志着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实现了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达到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延安整风实践表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展大规模的学习运动是基础和前提,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重要途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有效方法,密切联系群众是核心问题,从高层领导抓起是关键问题。
继承和发扬延安整风精神,对于我们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性和现实指导性。
3、土改整党:“三查”、“三整”
1947年至1948年,针对部分党的地方组织,特别是农村组织中存在思想、作风和组织不纯等问题,根据全国土地会议关于整党工作的部署,各解放区党组织密切结合土地改革进行整党。
这次整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官僚主义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整党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基本方针,采取说服教育为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并公开党的支部,吸收非党群众参加党的支部大会,接受群众监督。
对少数被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操控的党支部,由上级组织派出工作组重新组建党支部,协助整党。
土改整党开辟了“开门整党”的新途径。
整党纯洁了党的组织,改进了党的作风,推动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也使党群关系得到考验,党群关系日益密切,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实践证明:
党群关系的好坏是检验整党的成效重要标志,关乎革命事业的发展和党的生死存亡。
在当今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执政环境中,我们党只有更加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水平能力,增强执政能力,带领亿万民众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建国初期的整党整风运动:提高执政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针对部分党员骄傲情绪滋生,出现了官僚作风和思想、组织不纯等问题,党中央于1950年下半年和1951年下半年先后开展了整风和整党运动。
1950年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整风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
1951年2月,中央又提出以三年时间进行一次整党的任务,要求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新形势下,对党的基层组织普遍进行一次整顿,提高入党条件,慎重进行城市及新区的建党工作。
整党分学习、登记、审查和组织处理四个阶段,着重思想整顿。
这次整党一个新特点就是紧密联系当前工作,与“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查处了一批有贪污浪费行为和官僚主义作风的党员干部及少数腐化变质分子。
经过整顿,党的组织成分和党员素质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对党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起到了重大作用。
历时四年的整风整党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整党整风运动。
我党从过去领导武装斗争掌握局部政权,到执掌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新社会、新国家,在这划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党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执政水平、执政能力以及党员素质都亟待提高。
如何更加适应党的自身状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转变,怎样建设不断领导中国走向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的合格执政党,仍然是我们党长期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5、改革初期全面整党: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年内乱的流毒尚未完全肃清,党内存在一些严重的不良倾向等问题。
1983年10月,十二届二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这次整党以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为基本任务。
前期通过学习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等方法,提高认识,纠正错误;中期以整顿以权谋私歪风和官僚主义作风为重点;
后期进行党员登记和组织处理,开除党籍3.4万人,不予登记9万多人,缓期登记14.5万人,受党内处分18.4万人。
通过整党,全党在思想、作风、纪律、组织方面取得较大成效,也积累了一些正确处理党内问题的重要经验。
这次整党是我党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没有以政治运动的形式开展的整党。
它始终注意正确处理整党工作同改革、建设工作的关系,以发动群众充分参与但又不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成功地避免了“左”的做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上来,为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6、“三讲”教育:新时期加强党性党风教育的成功探索
针对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还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等问题,1998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
“三讲”教育活动为期三年,以推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改造主观世界为主要任务,发扬延安整风精神,采取自上而下,分期分批进行,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式。
到2000年底,全国党员,尤其是70万党政领导干部共同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党风教育。
“三讲”教育既体现了整风精神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又汲取历史经验,摒弃了历史上的整风“左”的弊端,在探索不搞政治运动、妥善解决党内问题、提高干部素质的新路子上迈出了新步伐,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次比较成功的探索。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共十次整党整风和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