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穷在深山 吉林深山裡1件殘缺不全的三國文物,告訴人們誰才是三國第一軍神
吉林深山裡1件殘缺不全的三國文物,告訴人們誰才是三國第一軍神 誰才是三國第一軍神?看到這個問題,每個讀者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給出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認為是關羽,有的人認為是呂布,也有的人認為是趙雲。實際

吉林深山裡1件殘缺不全的三國文物,告訴人們誰才是三國第一軍神
誰才是三國第一軍神?看到這個問題,每個讀者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給出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認為是關羽,有的人認為是呂布,也有的人認為是趙雲。實際上,這三個人稱之為猛將還比較恰如其分,稱之為三國第一軍神,他們明顯不夠格。呂布和趙雲,顯然都屬於一勇之夫,個人武藝精湛,論單打獨鬥他們都是一把好手。但別忘了「將在謀而不在勇」,他們在謀略方面都比較欠缺,也從未組織進行過一次像樣的大型戰役。
關羽雖然名氣很大,但實際上在三國眾多武將中,關羽是一個優點和缺陷同樣突出的人,他有一個致命短板:驕傲自大,剛愎自用,這個短板決定了他的戰績上限不會太高。
他一生最不可原諒的過失,就是丟失蜀國第二大根據地荊州,使得蜀漢收復中原的夢想從此化為泡影。劉禪給他的謚號定為「壯繆侯」,其中的「繆」是一個貶義詞,在古漢語中「名與實爽曰繆;傷人蔽賢曰繆;蔽仁傷善曰繆」,委婉地指出了關羽的諸多弊病,也從一個獨特角度指明關羽配不上三國第一軍神的稱號。
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吉林集安農民在官府鄉紳組織號召下,在縣城西南17公里的深山裡修路。在板石岔嶺西北天溝的山坡上,農民們意外刨出了一件殘缺不全的三國文物,這件文物告訴了人們,誰才是三國第一軍神。
這件文物是一件殘缺不全的石碑,即著名的《毌丘儉紀功碑》。碑身用赭紅色含石英粒岩石鑿刻而成,殘長39公分、寬30公分、厚88.5公分。漢字陰刻,字體為隸書,遒勁古樸鑿刻工拙,是難得一見的三國文物珍品。
從碑文記載中,考古學家們很快得知了這塊石碑的歷史背景與來龍去脈。原來,這塊殘碑記載了三國時期一次史詩般的遠征戰役:曹魏平定遼東高句麗之戰。高句麗,又稱「句驪」,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時期,在今中國東三省地區和東北亞地區存在的一個王國。
漢末三國初期,魏蜀吳三國忙於逐鹿中原,無暇北顧,結果高句麗國迅速強大起來,不斷發起對外戰爭擴張領土,全盛時期,疆域東部瀕臨日本海;南部抵達漢江流域;西北跨過遼水;北部到輝發河、西流松花江流域,其國王東川王與東吳孫權勾結,企圖南下染指中原,對魏國北疆構成很大威脅。
公元244年(正始五年)到公元245年(正始六年),曹魏大將毌丘儉「督諸軍步騎萬人出玄菟,從諸道討之」。毌丘儉克複路徑險遠、糧秣補給困難等重重困難,連連擊破敵方重兵圍堵,攻克其國都丸都山城,東川王落荒而逃,向北逃入今天俄羅斯境內。
毌丘儉指揮兵馬窮追不捨,「進師擊之。沃沮邑落皆破之,斬獲首虜三千餘級」,一直向北打到俄羅斯濱海地區,並進佔東北亞半島地區,是中國古代王朝對東北方向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征伐,使得魏國勢力範圍一度拓展到俄羅斯與整個東北亞,高句麗自此衰落長達七十餘年,不復敢南下半步。
這場史詩般的輝煌戰役,是三國時期對外戰爭中規模最大、戰績最好的一次,千百年後讀來仍然能讓人熱血沸騰,蕩氣迴腸,在漢朝之後,再度樹立起中國在東亞地區堅不可摧的主導地位,主將毌丘儉也當之無愧擁有了三國第一戰神的桂冠。為了維護中原王朝國家主權,開疆闢土擊滅敵國,毌丘儉這場大戰的性質,遠遠要比窩裡斗的三國內戰高出不知凡幾。
參考資料:《三國志》
很赞哦!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