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朝凌烟阁24功臣图 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一位的是谁

火烧 2022-08-18 23:21:49 1043
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一位的是谁 二十四位功臣依次排名: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

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一位的是谁  

二十四位功臣依次排名: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和秦琼。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文德皇后同母兄。

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

唐高祖起兵后,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

贞观年间,无忌历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

他在立储之争时支持高宗,后被任为顾命大臣,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

显庆四年(659年),无忌被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

上元年间平反。

扩展资料

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和秦琼。

排列第一的是赵国公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

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

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

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

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

无忌进见,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典签。

自此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

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是李世民夺得皇位最坚定,也是最重要的支持者,故而为“凌烟阁功臣第一”。

历任尚书仆射,司空。

为人谨慎,改任司徒。

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

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

唐高宗即位,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徽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30卷。

在李世民晚期,原本储君乃长子李承乾,后李承乾因荒淫无道,被削去储君之位,当时,李世民举棋不定,较喜爱另一子魏王李泰,但长孙无忌推荐九子晋王李治(即后来唐高宗),协助他成为储君。

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由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以及武后趁高宗体弱擅权,与武氏结怨。

后遭武氏宠臣许敬宗以谋反罪名诬陷,全宗族或杀或流放,长孙无忌本人削爵,遭流放至黔州(今重庆市武隆县),不久被迫自缢身亡,有诗三首存世。

太宗评语: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

长孙无忌的先祖,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有殊功,改姓长孙氏。

清朝凌烟阁24功臣图 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一位的是谁

长孙氏是北魏以来的士族高门,属于军事贵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