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 那些著名的批註
那些著名的批註
提起“批註界”的集大成者,黃丕烈的老鄉金聖嘆不能錯過。當然,還有評《西遊記》的李卓吾、評《三國演義》的李漁和毛宗崗。

“奇人”金聖嘆曾立下宏願,要評點“六才子書”《莊子》、《離騷》、《史記》、《杜詩》,以及《水滸傳》和《西廂記》。然而,雖然一生閱覽無數,“囫圇吞棗”的書籍根本來不及消化,最終在他罹難前只完成了後兩種的評閱。在他之前,人們讀《水滸傳》只是將其當作史籍和散文來讀,而金聖嘆則將其劃入小說範疇。
“魯達粗魯是性急,史進粗魯是少年任氣,李逵粗魯是蠻,武松粗魯是豪傑不受羈勒,阮小七粗魯是悲憤無說處,焦挺粗魯是氣質不好。”這些看法很獨特,眼光很獨到,你不得不服。
在《讀第五才子書法》中,他評價宋江是“一流人”,魯達、李逵、林沖、吳用皆是“上上人物”。說林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業來,然琢削元氣也不少”;說吳用,“他奸猾便與宋江一般,只是比宋江,卻心地端正”。而盧俊義、柴進也只是上中人物,“盧俊義傳,也算極力將英雄員外寫出來了,然終不免帶些呆氣。譬如畫駱駝,雖是龐然大物,卻到底看來覺道不俊。柴進無他長,只有好客一節。”中下人物戴宗,“除卻神行,一件不足取。”
在《讀第六才子書法》中,金聖嘆反覆反駁將《西廂記》評爲“淫書”的看法,說《西廂記》,“斷斷不是淫書,斷斷是妙文。”他更將《西廂記》比作一面鏡子,“文者見之謂之文淫者見之謂之淫耳。”《西廂記》是無可複製的奇書,“今後任憑是絕代才子,切不可雲此本《西廂記》我亦做得出也。”
同樣是明末清初在杭州生活多年的李漁,在創作戲曲和小說之餘,還點評了多部小說,同樣成爲佳品。《李笠翁批註三國志》中,在呂布刺殺義父丁原的橋段裏,李肅祕密遊說呂布那段,李漁這樣評點道:“此段真花團錦簇,凡勸人背叛,勸人弒逆,是最難啓齒的事,今偏不說出,偏要教他自說出來,絕妙好計。”
而到了袁紹官渡兵敗,劉備兄弟被打散,關羽四面楚歌,想要自刎時,張遼上前勸說。“先言公死而玄德不能獨存,次言公死而二夫人死無依賴,三言匡扶社稷之重,豈屑爲匹夫之勇。而關公所重在義,句句皆以不義罪之。”
字字句句,皆落在點子上,筆下可謂妙語生花。怪不得,許多人都感嘆,讀他們的經典批註,有時比讀原著更過癮。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衆號消息:羣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