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南宋宋宁宗 宋孝宗赵昚,南宋宋孝宗赵昚简介 宋孝宗赵昚有多少儿子

火烧 2022-09-19 01:39:58 1100
宋孝宗赵昚,南宋宋孝宗赵昚简介 宋孝宗赵昚有多少儿子 南宋宋孝宗赵昚简介 宋孝宗赵昚有多少儿子南宋宋孝宗赵昚简介:赵昚公元1127年11月27日出生,本名赵伯琮,入宫时更名为赵瑗,过继高宗时更名为赵瑗

宋孝宗赵昚,南宋宋孝宗赵昚简介 宋孝宗赵昚有多少儿子  

南宋宋孝宗赵昚简介 宋孝宗赵昚有多少儿子

南宋宋孝宗赵昚简介:赵昚公元1127年11月27日出生,本名赵伯琮,入宫时更名为赵瑗,过继高宗时更名为赵瑗,立太子时更名为赵昚。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长房后裔。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逊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病逝,终年68岁。葬于永阜陵。基本上,孝宗是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

孝宗赵昚共有4个儿子,他们分别是: 庄文太子赵愭(1144—1167),宋孝宗嫡长子,郭夫人所生,封邓王。(乾道三年薨) 魏惠宪王赵恺(1146-1180),宋孝宗次子,生母为郭皇后。 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孝宗第三子,生母为郭皇后。 邵悼肃王赵恪,宋孝宗赵昚的第四子,生母为郭皇后。 赵愭简介 赵愭(1144年-1167年),宋孝宗嫡长子,郭夫人所生。原名赵愉,补右内率府副率,赐名赵愭,除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宋孝宗为皇子时,赵愭为蕲州防御使。宋高宗禅位宋孝宗,赵愭为少保、永兴军节度使,封邓王。乾道元年(1165年),立为皇太子,三年(1167年)秋,太子病薨,年二十四,谥庄文太子。 赵恺简介 赵恺(1146-1180)宋孝宗次子,生母为郭皇后。初补右内率府副率,转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孝宗即位,拜雄武军节度使、封庆王。赵恺自幼聪颖,为人宽宏厚道。虽出身富贵,但性不骄矜。七年(1180),死于明州,赠淮南、武宁军节度使、扬州牧兼徐牧,谥惠宁。 赵惇简介 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昏庸的一位。在位5年,享年53岁,死后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恪简介 宋朝第十一代(南宋第二任)皇帝宋孝宗赵昚的第四子,生母郭皇后,赵恪在父亲孝宗即位前后就已去世,乾道二年(1166年)九月辛酉,宋孝宗追封赵恪为邵王,谥号悼肃。

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都知道封建社会的君主是代代世袭来的,爷爷传给儿子,儿子再传给孙子,可谓是“家天下”。作为一个帝王,就算是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怎么不争气,都没有考虑过把帝位传给别人,连自己的亲侄子都不可以。

但是,总有例外,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就把自己的帝位传给了养子赵昚(shèn)。你们可能会说,看来宋高宗是一个非常英明大义的君主啊,一心为民,想要把国家交到真正有能耐的人手上。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宋高宗没有自己的孩子。宋高宗在逃难的时候受到了太大的惊吓,伤了子孙根,自己的独子赵旉在苗刘之变中惊吓过度,死了,所以宋高宗没有顺位继承人。

看来,宋氏的男儿都不禁吓,一个吓得不能人道,一个活活被吓死了。

所以,在多方考虑之下,宋高宗觉得自家后人都没啥有能耐的,打算从宋太祖的后人中选一个来培养,算是全了当年宋太祖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儿子的心意,这样也算把皇位还给了宋太祖的后人们。

  于是就在太祖的后人中选拔,最终挑出了两个小男孩,一胖一瘦,瘦的那个就是赵昚。宋高宗一眼相中了那个胖胖的小男孩,大概是胖胖的显得可爱无害。但是第一眼的印象常常会蒙蔽人,就在宋高宗把赵昚打算送回去的时候,出现了一只小猫。

小猫柔柔弱弱的,特别可爱,让人忍不住要去摸一把。但是赵昚没动,反而是那个胖小子走到小猫跟前,踢了小猫一脚。这一幕让宋高宗看见了,对胖小子的好感全无,就打消了把赵昚送回去的念头。第一印象简直不靠谱,所以宋高宗打算把他俩都留下来,好好考察一番。

小猫:赵昚,这一脚完全是替你受过,你一定要给我很多小鱼干才行。要是没有我,你就当不了皇帝了。

赵昚:好好好,答应你,怕了你了。

宋高宗的考察期特别久,足足有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赵昚认真学习为君之道,处理政事也井井有条,很得宋高宗的认可,但是却一直没被立为皇太子。

这样拖下去也不行,宋高宗决定来个终极大考验,给两个准继承人都送去了十位美女。赵琢,就是当年的那个胖小孩,一见美女,两眼发光,迫不及待地就一一宠幸了一遍。反观赵昚,就当没看见美人一样,视若无睹,专心地干自己的事情。

一段时间之后,宋高宗就把这美女都收回去了,发现给赵琢的那十位都不是黄花大闺女了,赵昚的那十个还是清清白白的。

好色之徒,不堪大任,终于下定决心把赵昚立为了皇太子。

赵昚是南宋难得的励精图治的明君,但是最喜欢他的一点就是他处理了秦桧,给岳飞平反了。

赵昚不喜秦桧主张的对金求和的屈辱之态,两人是朝堂上的死对头,赵昚一直坐不上太子之位的原因之一就是秦桧特别反对。

好在宋高宗不是一个糊涂人,没有因为秦桧剥夺了赵昚的继承人资格。在秦桧病重的时候,是赵昚告诉的宋高宗,宋高宗才能一举拿下秦桧,粉碎其党羽,彻底拔除了秦桧这个扎根朝堂的大毒瘤。

在赵昚即位之后,开始着手为抗金大英雄岳飞平反,还修正了不少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

赵昚作为宋太祖的后人,抗金的心情特别激烈。可惜的是,碍于国力不足,金国也没有给南宋修生养息的机会,赵昚只好向金国俯首称臣。大业难成,赵昚抱着这样的遗憾离世。

宋孝宗这个皇帝不错吧?看了他的事迹感觉很悲悯!

宋孝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后人说,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孝宗不愧是太祖的后人,一反高宗时卑躬屈膝的投降路线,一心想恢复中原,他的这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秦桧为相十余年,将朝中的主战派,迫害,打压殆尽。所以孝宗帅不过张浚这样志大才疏之辈,将不过李显忠,邹宏渊。手下只有一个虞允文可堪大用。还要和主和派斗争,特别是孝宗当了27年皇帝,前25年高宗一直健康的活着,一直影响着他。高宗坚决反对主战,甚至对孝宗说,大哥,等我百年之后,你再为之。以孝顺著称的孝宗不可能一点都不听。孝宗为人勤政,节俭,孝宗朝是南宋国力最强的时候。可惜孝宗碰上了小尧舜金世宗这样的明君,金国虽然对宋采取守势,但没有内乱。宋和金此时属于绝对的均势,平衡没有被打破。所以都无法消灭对方。相比两宋的其他皇帝,孝宗更让人同情些。

宋孝宗赵昚已经出五服,为什么宋高宗还选中了他做储君?

朝历经三百多年,一路走来,可谓风风雨雨,这三百年里,宋朝经历了18位皇帝,每一届的储君,都成为人人争相抢夺的地位,宋高宗赵构膝下无子,他的皇位该怎样传来去呢?

根据历史记载,宋孝宗赵昚已经出五服了,宋高宗还是选他做储君,这是为什么呢?宋朝开国君主赵匡胤去世之后,其弟赵光义继位。以后的皇帝一直是由赵光义这一脉担任,赵构也是如此。而赵昚则属于赵匡胤一脉,论起血缘来,甚至在宋高宗的“五服”之外。那么,赵昚都出五服了,我们说赵昚“出了五服”,实际上说的是他与赵构之间亲属关系超过了五代。虽然同为赵姓,实际上关系已经很远了。

赵构将赵昚立为储君,并将皇位传给他,实际上是赵构非常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赵构皇宫佳丽十几人,除了有过一位皇子之后,死去后,竟然没有再生下一个儿子,因为赵构无膝下无子,无奈之下,他选择了赵伯琮、赵伯玖作为养子,并给他们分别改名为赵昚、赵璩。

还有一个原因是 赵昚天资聪颖,又忠孝两全,深得赵构的喜爱。绍兴二年(1132年),六岁的赵昚入宫时。经过宫中的良好教育,赵昚成长很快,已经出脱成一个优秀的皇子,他“读书强记,天资特异。”绍兴三十一年,金兵南下袭扰,朝中的大臣们大都主张退避,以求苟全。只有他勇往直前。

宋孝宗怎么继承的皇位

赵眘被养在宫中将近20 年,却一直未被确定太子的名分。直到韦太后死去,高宗使出了最后一招,给两位准继承人每人送去美女10 名,过了一阵又把她们召回。经过检查,发现给赵琢的那10 个都已经不是处女,而给赵眘的那10 个依旧都是完璧(赵眘是听从了史浩的意见,孝宗即位,史浩任参知政事)。于是,最终赵眘确立了皇太子地位。

宋高宗和宋孝宗的关系

宋高宗即位前已有一子,“苗、傅之变”后夭折。赵构在扬州逃难时惊吓过度,生理病变失去生育能力。绍兴二年(1132年)选宗子赵伯琮入宫抚养。赵伯琮是宋太祖直系后裔,按辈分是赵构族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立建王赵玮(赵伯琮)为皇太子,改名赵昚。五天后赵构下旨“皇太子可既皇帝位”。同时追封赵伯琮亡父秘阁修撰赵子偁为王,母宜人张氏封为王夫人。秘阁修撰是从六品,王爵正一品,已是崇封极致了。

太上皇赵构还健在,宋孝宗为什么就敢给岳飞平反?

岳飞画像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五月廿八日,赵昚被册立为太子,次月宋高宗赵构以“倦勤”为由禅位太子。宋孝宗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的第二个月便召主战派老将张浚入朝,并且给岳飞平反。那么,作为冤杀岳飞的罪魁祸首,太上皇赵构为什么没有出来反对呢?

平反诏书

宋孝宗赵昚

孝宗即位后颁布的第一封给岳飞平反的诏书中先对岳飞进行了一番赞扬,说他“能事上以忠,御众有法,不自矜夸,余烈遗风,于今不泯。”并且深受人民的爱戴:“师行不扰,动有纪律,道路之人,归功于飞”,而且太上皇对他也非常欣赏以及怀念:“飞虽坐事以殁,而太上皇念之不忘”,另外还提到“今可仰承圣意,与追复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予录用。”意思是给岳飞平反一事,太上皇也赞同。

赵构同意?

宋高宗赵构

虽然赵构现在当了太上皇,但是他让位不让权,宋孝宗再有能力,也类似于赵构的一个傀儡。所以,现在给岳飞平反,绝对不是宋孝宗本人一厢情愿,作为一个大孝子,他肯定是事先征得太上皇的同意,甚至有可能完全是在太上皇的授意下才颁布的这封诏书。那么,当年杀岳飞,赵构可是罪魁祸首啊,怎么现在能在天下人面前打自己的脸呢?

理性的朝代?

南宋地图

宋朝的确是一个充满理性的朝代,当年太祖皇帝赵匡胤曾经问赵普:“天下何物最大?”赵普的回答是“道理最大”,赵匡胤深表赞同。给岳飞平反,在我们后人看来的确是“知错就改”的理性行为,但是即便是在现在,选择理性仍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更别说在封建王朝打皇帝的脸了。

不得不平反

岳飞雕塑

其实岳飞被杀、绍兴和议早已在南宋激起了民愤,当时的大学士张伯麟就曾经在太学墙壁上题字:“夫差,尔忘越王之杀尔父乎?”这个意思很明确——赵构父兄在北国受辱,甚至赵构的生父宋徽宗已经死在女真人手中,而赵构却为了议和而杀了抗金名将,这实在是太屈辱了!当时的诗人陆游也曾写下:“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的诗句。鉴于岳飞深得民心,孝宗在第一道平反诏书中说岳飞“道路之人,归功于飞”并且“余烈遗风,于今不泯”,第一道诏书颁布三个月之后,孝宗再次下诏书说“名之难掩,众所共闻”。所以,孝宗即位之时,已经是不得不给岳飞平反了。

秦桧夫妇跪像

南宋宋宁宗 宋孝宗赵昚,南宋宋孝宗赵昚简介 宋孝宗赵昚有多少儿子

另外,给岳飞平反的同时,孝宗也把岳飞被杀的责任全都推到了秦桧身上,说他作威作福,蒙蔽圣听等等,给太上皇撇清了关系,也留足了面子。看来,宋孝宗虽然的确很有作为,给岳飞平反一事也是出于真心,但在当时却并非出于本意。

有多少(23)南宋(5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