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实验室的检测和校准设施及环境条件有哪些要求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实验室的检测和校准设施及环境条件有哪些要求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实验室的检测和校准设施及环境条件有哪些要求
19个要素,管理要求11个,技术要求8个.
管理要求:
1、组织
2、管理体系
3、文件控制
4、分包
5、服务和供应品采购
6、合同评审
7、申诉和投诉
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和改进
9、记录
10、内审
11、管理评审
技术要求
1、人员
2、设施和环境条件
3、检测和校准方法
4、设备和标准物质
5、量值溯源
6、抽样和样品处置
7、结果质量控制
8、结果报告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内审有哪些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程序,以便验证其运作是否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质量负责人策划内审并制定审核方案。内审员须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检验检测机构应:
a)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检验检测机构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审核方案包括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
b)规定每次审核的审核准则和范围;
c)选择审核员并实施审核;
d)确保将审核结果报告给相关管理者;
e)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f)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实施审核方案以及做出审核结果的证据。
【条文解释】
1、内部审核是检验检测机构自行组织的管理体系审核,按照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对其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组织开展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活动。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编制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对内部审核工作的计划、筹备、实施、结果报告、不符合工作的纠正、纠正措施及验证等环节进行合理规范。
2、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质量负责人策划内审并制定审核方案,内部审核应当覆盖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应当覆盖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部门、所有场所和所有活动。
3、内审员应当经过培训,能够正确理解评审准则、清楚内部审核的工作程序、掌握内审的技巧方法和具备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出具不符合项报告的能力。
4、在人力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应当保证内审员与其审核的部门或工作无关,确保内部审核工作的客观性、独立性。
5、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应采取纠正、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其有效性,对发现的潜在不符合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
6、内部审核过程及其采取的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均应予以记录。内部审核记录应清晰、完整、客观、准确。
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正式版
请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实施之后,原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否作废。
根据国家认监委7月底发布的关于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将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正式实施之前,原《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依然适用。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5何时实施
新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在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可以在国家认监网上下载新版的评审准则。随之而来的,实验室所有的管理体系文件要按照评审准则要求全面改版了,工程巨大啊,领导说改版工作继续交给辅导我们通过认可的咨询机构--泰科实验室管理,他们的咨询师挺专业,对评审准则的理解很到位,而且服务也不错。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基础上增加了哪些要求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评审准则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几点
1、人员要求:足够、专业,中级职称或中级职称能力相当能力人员占30%以上。
2、检验人员只能在一个食品检验机构中执业。
3、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法》,针对所开展的检验活动,制定相应的检验责任追究制度、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预案等。
4、 承担政府委托监督抽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等任务的食品检验机构还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5、微生物实验室应当配备生物安全柜,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应当依据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
6、对开展动物检测以及毒理学检验的实验室提出了要求
7、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有防止原始数据记录与报告损坏、变质和丢失的措施。
8、食品检验机构应当配备满足所开展的检验活动必需的仪器设备、样品前处理装置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或标准菌(毒)种等。使用仪器设备(包括软件)、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或标准菌(毒)种等有专人管理,满足溯源要求。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合同评审的要求是什么
确认客户与实验室双方对合同规定内容理解的一致性;
确认合同规定内容与本国和国际法律、法规、指令及惯例的非冲突性;确认测试方法;确认实验室有无能力保证合同的执行;
确认测试人员能及时理解合同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合同。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有几个条款
2015年6月1日实施的新准则包括
总则、参考文件、属于和定义、资质认定条件、资质认定评审程序共5章,全部有58个主要条款,第四章认定条件有49个条款。
简述怎样理解《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评价和承认评审时所依据的规范文件。
准则的作用是促进和保证实验室的资质认定评审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统一规范,有利于检测资源的共享,避免不必要重复的评审。
从内容上看,准则分为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两部分。管理要求的11个要素是建立实验室的保障和基础条件,是实验室持续改进和发展的自我要求。准则技术要求的8个要素,主要是从“人、机样(料)、法、环”5部分来保证实验室的科学有序运行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实验室能力的具体要求。
个人理解,欢迎探讨。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有哪些计划
仪器检定计划 ②人员讲训计划 ③内审计划 ④管理评审计划 ⑤质控计划 ⑥期间核查计划 ⑦质量监督计划
⑧能力认证计划
计划性的文件吗,一些是必须有,和本检验检测机构的体系文件要求有关
1、培训计划
2、质控计划
3、监督计划
4、期间核查计划
5、计量检定计划(不一定适用)
6、内部审核计划
7、管评计划
8、材料购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