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比喻解释法是什么意思 【上座法】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上座法】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言对人者。凡施法事,贵在首领,众主上座,先须约勒,但见非法,即须纠正,不得默坐,致招罪失。僧祇中,多种上座,各有示导,文广如彼。」 资持记释云:
【上座法】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言对人者。凡施法事,贵在首领,众主上座,先须约勒,但见非法,即须纠正,不得默坐,致招罪失。僧祇中,多种上座,各有示导,文广如彼。」 资持记释云:「对人中,上座法。指僧祇者,如说戒中引。」(事钞记卷七‧四八‧二○),行事钞‧说戒正仪篇:「然处众首,是非须知。不得低头合眼,不知法网。示一律仪,永成常准。故僧祇中,说戒说法,并有上座法云云。」 资持记释云:「云云者,三十四卷初,因难陀布萨时不来,后来已即去,众皆不知。白佛,因制上座法。应知十四、十五日布萨若昼若夜;又当知处所,若温室讲堂林中;又应知广诵五篇戒,下至四事及偈,余者僧常闻;又应令人唱告时处;又应先使人扫治,谁应咒愿行筹。此制知说戒也。又应知说戒时,檀越来,当为说法,共相劳问。此制知说法也。乃至第二上座亦尔。广在彼文。」(事钞记卷一一‧三一‧七)
很赞哦!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