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领兵网 息壤之盟:領兵在外,怎麽高水準的化解帝王猜忌?

火烧 2022-11-25 16:07:45 1042
息壤之盟:領兵在外,怎麽高水準的化解帝王猜忌? 甘茂,是戰國中期秦國名將,被秦武王人任命為左丞相,職位比秦武王的叔叔樗裡疾還高。前308年,秦武王對甘茂說:“我想要駕車通過三川,親眼看看周國都城,這樣

息壤之盟:領兵在外,怎麽高水準的化解帝王猜忌?  

甘茂,是戰國中期秦國名將,被秦武王人任命為左丞相,職位比秦武王的叔叔樗裡疾還高。

前308年,秦武王對甘茂說:“我想要駕車通過三川,親眼看看周國都城,這樣就算死也沒有遺憾了”。甘茂心領神會,知道秦武王攻伐韓國,打通宜陽,然後直達東周(洛陽),侵奪周室,建立不朽的名聲。就建議說:“請允許我出使魏國,和魏國相約伐韓,請讓向壽陪我一起去”,秦武王欣然同意。

甘茂到了魏國很快就說服魏王同意伐韓,他就對向壽說:“你回去,告訴大王說‘魏國聽從我的主張了,但我希望大王不要攻打韓國’”,向壽回到秦國,把甘茂的話帶給秦王,秦王非常疑惑,就到息壤(古地名,今位置未知)迎接他,詢問他為什麽又說不要打韓國。

领兵网 息壤之盟:領兵在外,怎麽高水準的化解帝王猜忌?

甘茂就解釋說,宜陽是個大縣,人口眾多,糧草充足,名為縣實際等同於郡。秦國跨越險阻,勞師行遠的去打宜陽,並不容易。接著,甘茂講了個小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擔憂:從前有個和大儒曾參同姓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就告訴曾參的目前說:“曾參殺人了”,他母親不信,仍然泰然自若的織布;過了一會,又一個人告訴她曾參殺人了,她仍然不為所動;又過了一會,又有個人告訴她曾參殺人了,她急忙丟下手裡的活,翻牆逃跑了。憑著曾參的賢德和他母親的信任,三個人懷疑他,他母親就相信了。現在我比不過曾參賢能,大王您對我的信任也比不過曾參母親對他的信任。可是懷疑我的遠不止三個人,我很擔心大王也像曾母投杼一樣,懷疑我啊。

甘茂又舉例,說以前張儀協助秦惠王西並巴蜀,北開西河,南取上庸,天下人少有誇獎張儀,而是稱讚秦惠王賢能會用人。樂羊聽從魏文侯的命令,用三年時間攻取了中山,回來論功請賞,魏侯丟給他一筐告發信,樂羊當即跪拜說:這可不是我的功勞,全靠主上的信任啊我作為一個臣下,如果伐韓,樗裡疾、公孫奭這些王族和韓國親近,一定會毀謗我,到時大王如果聽信他們,就背叛了和魏國的盟約,而讓我承受不白之冤了。

秦武王聽罷,自然明白甘茂是希望秦武王能夠全力支持他伐韓,不要動搖,更不能聽信讒言,於是他表態說:我絕不聽從他們的誹謗,願意和你在此盟誓甘茂這才同意帶兵伐宜陽。戰爭進行了5個多月,宜陽還沒有拿下,樗裡疾和公孫奭果然開始反對伐韓並說甘茂壞話。楚武王就很動搖,想要甘茂撤兵,甘茂就問:大王你還記得的我們之間的息壤之盟嗎?,秦武王想起和甘茂的約定,於是堅定了伐韓的決心,不但沒有撤兵,還給甘茂增兵支援,終於擊敗了韓國,成功佔據了宜陽,秦武王去東周的路終於暢通無阻了。

甘茂到底是怎樣高水準的化解秦武王猜忌的?簡單的說就是防患於未然。他提前預料到如果伐韓,必然會有人扯後腿,所以提前設局,讓秦武王主動提出了不聽誹謗他的言論,而且還增強了秦武王的參與感,讓他認識到自己是伐韓最重要的參與者,具有穩定大後方的責任,因此決不能猜忌甘茂。真應了那句話,“智者防患於未萌,則用力少而功多”

本文由陽光舊事錄原創。歡迎關注陽光舊事錄,看歷史和現實交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