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中国国民党成立 国民党成立时间,中国国民党简介
国民党成立时间,中国国民党简介
国民党成立时间中国国民党简介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由孙中山创立。其前身为中国同盟会。19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1923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在孙中山领导下,于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第一次实现国共合作。1927年至1936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攫取国民党领导权,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积极推行反共反人民政策。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实现合作,经过8年抗日战争,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日本投降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重新挑起内战。以宋庆龄、李济深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人士,于1948年1月在香港组成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发表宣言,主张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时局的声明,联合中共和其它民主党派,推翻蒋介石独裁政权,大陆解放后,同全国人民一道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49年7月16日,为挽救败局,国民党顽固派成立“非常委员会”,由蒋介石任主席。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湾省台北市。鉴于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情形,该党于1950年7月发表《中国国民党改造案》,8月5日成立中国国民党内改造委员会(简称“中改委”),全权接替“中常委”工作。
1952年10月,国民党召开七大,宣布改造工作完成。1975年前由蒋介石任总裁,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后废总裁制,改称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由蒋经国任此职直到1988年1月13日去世。1993年8月,以赵少康为首的国民党连线成员正式宣布退出国民党,成立“新党”。2000年3月,国民党在竞选台湾第十届“总统”失败后,成立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
全国代表大会为国民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休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由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职务。中央委员会是国民党最高权力机关,由国民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常务委员组成,设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由1人担任。中央委员会设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若干人。1993年8月,增设副主席。中央下面,设省、市、县、区党分部,最基层的组织为小组。中央委员会委员互选产生常务委员,组成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党主席主持。中央委员会设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若干人。中央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组织工作会、大陆工作会、海外工作会、文化工作会、社会工作会、青年工作会、妇女工作会、财务工作会、政党关系工作会、党史委员会、考核纪律委员会、中央政策会、选举委员会、革命实践研究院、大陆工作指导小组等机构。1988年8月设立大陆工作指导小组。1993年,成立“党营事业管理委员会”,为中央一级单位,负责管理95家党营事业;主管党营事业的综合规划、投资效益评估、经营管理督导及绩效考核等。

国民党是一个全民政党,采用申请核可后宣誓入党,颁发党证,
缴纳党费的入党方式。它拥有73家党产企业,下辖中央日报、中华日报、中广、中视、中影、正中书局、博新有线电视等传播媒介。政府体制为“总统”直选,五权体制。实行“ ”的两岸政策。
国民党分别在1952年、1957年、1963年、1969年、1975年、1981年、1988年、1993年8月先后召开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次代表大会。
历任主席(迁台后):蒋介石 (总裁,1938-1975)、蒋经国 (1975-1988)、李登辉 (代,1988.1-1988.7.)、(1988.7-2000.3.)、连战 (代,2000.3.-2000.6,2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