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士诚怎么死 私盐贩子张士诚,曾拒百万元军于高邮城下,最后却败在了这一点上
私盐贩子张士诚,曾拒百万元军于高邮城下,最后却败在了这一点上 私盐贩子张士诚,曾拒百万元军于高邮城下,最后却败在了这一点上 张士诚何许人也,或许听过,但并不熟悉。他是和朱元璋、陈友谅差不多的起义军,只

私盐贩子张士诚,曾拒百万元军于高邮城下,最后却败在了这一点上
私盐贩子张士诚,曾拒百万元军于高邮城下,最后却败在了这一点上 张士诚何许人也,或许听过,但并不熟悉。他是和朱元璋、陈友谅差不多的起义军,只是他的本质不同。 张士诚本是个私盐贩子,是商人,更是不要命的那种,要知道那时候的盐是不允许私卖的,抓到那是要砍头了,他就是那样的人,铤而走险为的就是暴利。 作为一名商人,那是不存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但是他的职业注定是要和官府不对付,对元朝,那自然极为不满,甚至充满了敌意,要知道,虽然他还没有因为卖私盐被抓,但是他的那些同伙少不了被处罚的情况。 这一罚,那就是死刑啊。贩卖私盐的罪罚,是一直都在加重,在隋唐时期,贩卖一石,也就是一百斤,就要处以死刑。盐这种供不应求的商品,一百斤一天估计都可以卖完。 所以在别人起义的时候,他靠着一些家底,也打算和元朝不死不休。在他起兵之后,连续攻占泰州、兴化等地,最后在高邮建立了都城,并且有些自不量力的称诚王,国号大周,以天佑为纪年。 但是他的行为惹恼了元朝,当时元朝的名臣脱脱率领了百万大军,注意了,并不是号称,极大的可能是实实在在的人数,这一点,在《元史》中有记载: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 或许这就是张士诚最大的不同,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面临这样的问题,都会选择避让,在没有一定的实力时,跟元军死磕,那是活不到最后的。 可张士诚不这样想,或许他是个认死理的人,认定了自己就要在这里,所以他决定和元军来一场守卫战。 三个月的猛攻,竟然硬生生的让他们坚守下来了,众人都心知,唯有守住这座城才能活命,而且作为首领的张士诚一直都在第一线和士兵们共同坚守,这像是一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们。 元朝的内部本就不是上下同心,将在外君都不放心,再加上有人风言风语,时间一久,就会出问题,持续了三个月的攻城战,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后方又开始不稳固,无奈之下,脱脱也只能退兵,也不得不退兵。 这一战将张士诚的名气打了出去,一时间名声大噪,他也再接再厉,连续攻克了江苏、浙江的富饶地区,当之无愧的成了最富有的人。 但是这个时候问题来了,他满足了,在这一场刚刚开始的淘汰赛上,他竟然已经满足了,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说他:器小,他确实没什么大志向。 所以在别人一决高下的时候,还选择观望一番,被最后的胜利者朱元璋给灭了。 哪怕他守城再厉害,可朱元璋可是元军能比的,他手底下那群虎狼之将可不是吃素的。大军将张士诚所在的平江城团团围住,大军压境,识时务者就该知道打不过就投降吧,可他不,他虽然不思进取,但意志相当坚强,宁死不降。 虽然朱元璋实力远远胜过张士诚,但是这场攻城战整整持续了八个月,真的不得不佩服张士诚的坚韧。最后自己被俘虏,他都不曾有过一丝的失败者的沮丧,他只有一颗求死的心。 奈何在最后上吊的关键时刻,被人救了下来,很不爽的当了俘虏。 最后在朱元璋想要劝降他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并不比我强,我之所以失败,只是上天照顾你、不照顾我而已。 他一心求死,这句话正如他所愿,成功的激怒了朱元璋,最后被杀,尸体都烧成了灰,真是挫骨扬灰啊,可见朱元璋有多气。 在那个乱世当中,志气和能力二者都要有,缺一不可,张士诚不可谓不强,但是输在了志气这一点上。可惜了。 作者:史说明智 我的历史,我的态度。 很赞哦!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