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帅哥排行榜前十名 中国历史上十大美男(美少年)是
中国历史上十大美男(美少年)是
潘安:天下第一美男
人们常用“貌似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
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又美到什么程度呢?
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
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
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
《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少女追着他,那绝对就是个追星的架势。
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
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虽说有那么多美女成天追着他,潘安却一点都不为所动。
在对待妻子这一点上,潘安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好男儿。
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门望族,比潘安家的门第要高,两人算不上门当户对。
因为潘安既是美男又是才子,潘安的妻子倒也愿意下嫁给他。
潘安对他老婆是痴情得很,非但老婆在世的时候绝不出去拈花惹草,老婆死后,他还念念不忘。
在妻子过世了一年之后,他写了三首《悼亡诗》。
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三首《悼亡诗》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因为当时妇女的地位很低,在潘安的《悼亡诗》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怀念妻子的作品。
潘安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喜欢写哀诔之文,可以说是个忧郁的美男作家。
潘安的长相是没得说,也算得上是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反而带有些悲剧色彩。
他的政治道路还是很坎坷的,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
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
贾南风想废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
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
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
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
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虽然这次奸计得逞,潘安终也不得善果。
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纵观潘安这一生,他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上的罪恶于一身,是个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
如若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是把他简单化了。
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潘安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
美男想不做昙花,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
宋玉:大才子+“登徒子”
古代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潘安和宋玉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两位大帅哥了。
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华卓越,让许多女性心驰神往。
宋玉貌美之说流传千古,但他到底怎么个美法却已是千古之谜,因为他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
但我们可以从《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中,意会一下宋玉是何等的美貌。
根据《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登徒子跟楚王汇报说宋玉是个美男子,他能说会道,但是生性好色,所以千万不要让宋玉跑到后宫。
听了这话,宋玉自要反击。
他跑去跟楚王说,请您来做公证人,看一看到底是我好色还是登徒子好色?宋玉首先说,天下的美女莫过于楚国,楚国的美女又莫过于我的家乡,家乡的美女又莫过于我隔壁的一个邻居———东邻之女。
我家隔壁这位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毛像鸟的羽毛那样挺拔,肌肤像白雪,腰很细,牙很白。
就是这样一个绝代佳人趴在墙上,看了我三年,我也毫不动心,我难道也算得上是好色之徒吗?相反登徒子不是个好东西。
登徒子家有丑妻,他老婆一头乱发,两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驼背,又满身是疥疮。
登徒子却很喜欢她,跟她一连生了五个孩子。
你看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就会喜欢,所以他比我更好色。
其实用现在的观点来评判,登徒子不弃糟糠之妻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
但宋玉口才非凡,被他这样一忽悠,楚王竟然给说晕了,判定登徒子是个好色之人。
这一判竟然使登徒子从此以后就背上了好色的骂名,成了后世色狼的代名词。
宋玉并非徒有其表,他同样有着卓越的文学才能,在文坛有着宗师级的地位。
他的代表作《九辩》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和屈原的《离骚》相媲美,堪称楚辞中的双璧。
在文学史上,宋玉还创造了好几个第一。
他是第一个写悲秋的,也第一个写女性的。
他对女性经典性的描述,对后世曹植等人影响非常大。
有人认为他还是第一个描写妓女的,并指出他的作品《神女赋》中的“神女”就是妓女。
他留存下来的作品共16篇,唯《九辩》一篇文章,可以肯定是宋玉写的。
关于宋玉身世的记载并不多。
只知道他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一度到了楚国的京城,到了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一度也受到楚王的赏识。
但宋玉这个人实际上不是做官的料,不合于时,所以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江湖。
兰陵王:面具后的悲情王子

北朝时期的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
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
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
兰陵王是北齐的一员名将。
他的名字叫高长恭,因为封地在徐州附近的兰陵,所以叫他兰陵王。
北齐的始祖是高欢,高欢的大儿子就是兰陵王的父亲。
兰陵王是他的第四个孩子。
兰陵王这样的出身可算显赫。
但这里有一个很奇特的情况。
兰陵王兄弟六个,其他五个兄弟的母亲是谁都记载得明明白白,唯独兰陵王的母亲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
当时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没有什么避讳的,即使母亲是妓女也没什么关系。
他的一个弟弟的母亲就是妓女。
兰陵王的母亲的地位难道低得连妓女也不如吗?历史记载没有给出答案,他的身世也因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兰陵王以骁勇善战而闻名。
北齐和北周在芒山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一场恶战。
北齐名将兰陵王率领500铁骑两次冲入敌阵,杀敌无数。
一直打到洛阳西北面的金墉城下,被敌人团团围住。
城上北齐守将只见来者戴着面具,不知是敌是友,正在犹豫之际,兰陵王突然脱下了他的面具,露出一美轮美奂的脸来。
上面的人就认出了是兰陵王,群情激愤,万箭齐发,射向了北周的军队。
下面的 500将士在兰陵王的带领下更是越战越勇敢,结果北周的军队在这上下夹击之下溃败而归。
兰陵王打仗自不在话下,问题是他打仗的时候为什么总戴着面具呢?这恐怕还是漂亮惹的祸。
史书上说他貌柔心壮,白得像个美妇人。
他的美貌不是历来崇尚的力量之美,而是非常女性化的美。
这样征战沙场,自是怕别人瞧不起他。
所以戴上个面目狰狞的面具(或说以铁甲遮面),就能起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可惜的是,历史上并没有他的画像流传下来,这倒也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的空间。
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
但他也有个缺点:贪财。
在他家门口,行贿的人络绎不绝,这点是很遭人非议的。
他的部下相愿曾经问他,你已经地位这么高,这么富有,你干嘛还要去贪财?兰陵王默不作声。
相愿接着说,大概你是怕自己功高盖主,所以特意想要弄出点污点来吧。
但你现在想往自己脸上抹黑,实在是没有用的。
皇上要害你的话,这正好是个把柄。
兰陵王流着泪跪下说,你说得对。
相愿说你应该功成身退。
兰陵王听取了他的建议,变得消极起来,打仗也没这么起劲了,生了病也不去治疗了,想把病搞大一点,可以早点退休。
但是就这样还动作太慢,不久就招来了杀身之祸。
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
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
兰陵王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
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地位,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
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
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
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原本为了自保,他连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
诚如诗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兰陵王死时的年龄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估计是正当英年。
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
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
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魏晋男子:阴柔为美
从三国鼎立到五胡乱华,再到南北对峙、小国林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度混乱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却同时是个美男如玉的年代。
这个时期的美男有着三大爱好。
第一是剃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到的情况。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美男大多有着长胡子,《三国演义》里的关云长就是个美髯公。
第二个爱好是敷粉,再次是薰香,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抹香水。
《三国志》中记载,有一次曹丕薰香薰得太过分了,连他的坐骑也受不了了,照着他的膝盖就咬了一口。
气得曹丕把马给杀了。
可见那个时期的美男们对薰香这件事有多热衷了。
那时的男子们还普遍有着女性化的审美,典型的代表之一就是魏国丞相何晏,还有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了。
何晏每天下班以后,都喜欢穿上女人的衣服。
而王羲之走起路来则是“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有着女性的娇柔和妩媚。
要说男人长得漂亮,养眼了是不假,但也有烦恼。
魏晋时期就有个活活被人看死的美男———卫王介。
卫王介长得极美,美如珠玉。
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粉丝”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卫王介可能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这就是典故“看杀卫王介”的由来。
这场由美丽导致的悲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剃须、敷粉、薰香,穿女人衣服,喜步态轻盈,这些女性化的审美突显出魏晋时期的男性对阴柔的崇尚。
魏晋时期的人爱美,这和这个特定时代的战乱、动荡是分不开的。
在这个战事频繁的年代里,今天人头还在脖子上,明天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所以及时享乐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
感官、外化的美成为了大众审美的标准。
但魏晋时期的男性审美为何呈现出阴柔倾向呢?这恐怕和当时人的另一风尚紧密相关,那就是服药。
当时很多人都服食一种叫五石散的药物,有点像现在的杜冷丁。
吃了五石散以后,红光满面,皮肤很嫩、很亮。
所以五石散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一种可以返老还童、长生不老的奇药。
其实服食五石散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那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药物。
它由五种矿物组成,其中包括硫磺、石英、钟乳,这些东西加起来是很毒的。
这种毒性可以让人的皮肤变嫩,误以为可以延年益寿。
但是皮肤变嫩以后,问题也随之而来。
紧身的服装就不能穿了,否则皮肤会磨破,于是大家纷纷改穿宽大的衣服。
鞋子也开始改穿木屐,减少脚和鞋子的摩擦。
更可怕的是,因为皮肤嫩得不能洗澡,当时的人大都满身长虱子,虱多不痒成为一种时尚。
两人在说话,其中一人伸手到衣服里抓出了一个虱子,那在当时是很时髦的事情。
可见服药带来了社会审美的巨大变动,阴柔美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审美。
常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花样美男辈出,看来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气密不可分。
原来我们只知道 “时势造英雄”,现在我们又要多加一句“时势造美男”了。
美好的事物总是值得人们一再回味。
时光流逝中,那些俊美的脸庞固然被时间冲刷不见,但关于他们的美丽的传说却流传了下来,为后人津津乐道。
来看一下网友们的历史上美男子排名:)
第十位——弥子瑕
第九位——曹肇
第八位——张幼文
第七位——秦宫 魅力指数:8
第六位——龙阳君 魅力指数:8.5
第五位——安陵君
魏阮籍诗曰:“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罄折似秋霜。
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衾裳。”
评价:提到了龙阳,就不能不提安陵。
安陵君是贵族出身,有文化,有修养,而且十分精于世道,很会做人。
少年时俊美可爱,青年后潇洒诱人,学识渊博,性格沉稳,放眼一瞧,迷倒仰慕者黑压压一片,其魅力非能用语言描述。
魅力指数:9
第四位——潘章
潘章少有美容仪,时人竞慕之。
楚国王仲先闻其名,来求其友,因愿同学。
一见相爱,情若夫妇,便同衾枕,交好无已。
后同死而家人哀之,因合葬于罗浮山。
冢上忽生一树,柯条枝叶,无不相抱。
时人异之,号为共枕树。
评价: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杀出重围荣获第四名的是潘家弟弟。
前面上榜的诸君皆重在美色宜人,只有这潘章用情专一,可圈可点。
清风吹起,罗浮山共枕树繁茂的枝叶常年诉说着这段伟大的恋情,在忽视感情滥交盛行的历朝历代,潘章王仲都堪称同人楷模。
魅力指数:9.5
第三位——董贤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也,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拜为黄门郎,由是始幸。
问及其父,即日征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
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
常与上起卧。
又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贤性柔和便辞,善为媚以自固。
是时贤年二十二,虽为三公,常给事中,领尚书,百官因贤奏事。
评价:董贤在历史上是一个饱受嘲讽贬低的人,不过抛开世俗的偏见,客观的看待董郎的话,发现这位断袖典故的主人公还是有足够的资本排进前三名的。
他二十二岁就被封为大司空,位列三公,匈奴使节都要俯首顿拜。
试想,一个英姿飒爽的俊美少年,立于百里皇城之中,沐浴着和暖的春风,倚身于汉朝皇帝的怀抱,放眼全国,属他权利最大了,他喜谁,谁就升官,他怒谁,谁就身死,连皇帝都要断袖而起,还有何人能够阻挡他的锋芒?他一人集中了全国所有的目光,羡慕的目光,敬仰的目光,妒忌的目光,怨毒的目光,而他小小年纪,冷静机智,周旋五湖乱世,谈笑四海危机,千古华夏,叹为观止,实在是难得的佳人。
魅力指数:10
第二位——周小史
晋张翰《周小史》诗曰:“翩翩周生,婉娈幼童。
年十有五,如日在东。
香肤柔泽,素质参红。
团辅圆颐,菡萏芙蓉。
尔形既淑,尔服亦鲜。
轻车随风,飞雾流烟。
转侧绮靡,顾盼便妍。
和颜善笑,美口善言。”
梁刘遵《繁华诗》曰:“可怜周小童,微笑摘兰丛。
鲜肤胜粉白,*脸若桃红。
挟弹雕陵下,垂钩莲叶东。
腕动飘香麝,衣轻任好风。
幸承拂枕选,侍奉华堂中。
金屏障翠被,蓝帕覆薰笼。
本知伤轻薄,含词羞自通。
剪袖恩虽重,残桃爱未终。
蛾眉讵须嫉,新妆近如宫。”
评价:排来排去,独缺一位唯美的少年,而周小史则堪称唯美派的最高代表。
在他的传闻里,没有帝王将相的瓜葛,没有世俗浊流的侵犯,纯情美丽,自然天成,是我国千百年来俊美少年宝库中的一块极为完美的宝玉。
对他的描述,却又怎能一个美字了得?魅力指数:11
第一位——韩子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
世微贱,业织履为生。
是时子高年十六,尚总角,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
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
即乱卒挥白刃,纵挥间,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数矣。
陈司空霸先从子茜,以将军出镇吴兴,子高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求还乡。
茜见而大惊,问曰:“若不欲求富贵乎?盍从我!”子高许诺。
茜颇伟于器,子高不胜,啮被,被尽裂。
茜欲且止,曰:“得无创巨汝邪?”子高曰:“身是公身也,死耳,亦安敢爱?”茜益爱怜之。
子高肤理色泽,柔靡都曼,而猿臂善骑射,上下若风。
茜常为诗,赠之曰:“昔闻周小史,今歌白下童。
玉尘手不别,羊车市若空。
谁愁两雄并,金貂应让侬。”且曰:“人言吾有帝王相,审尔,当册汝为后,但恐同姓致嫌耳。”子高叩头曰:“古有女主,当亦有男后。
明公果垂异恩,奴亦何辞作吴孟子耶!”茜梦骑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将任用之,亦愿为将,乃配以宝刀,备心腹。
评价:韩子高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他貌美,美过中国少年瑰宝周小史,处于乱军之中,敌人挥舞长枪白刃疯狂砍杀,可一旦遇到韩子高,竟然会抛掉手中的兵刃,竟然没有一个人舍得伤害他的一根毛发,天啊,此君貌美到了什么程度啊?他俊美,绝非仅有漂亮的脸蛋,他两臂修长,善于骑射,形体俊美,肌肤诱人,实在是英武异常,令人痴迷而不能自拔。
多少纯情少女,包括陈朝公主,都疯狂暗恋子高,竟然因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
而更美的是韩子高的心灵,他出身寒苦,不骄不躁,有才有德,委身于得势前的陈茜(后来的南朝陈文帝)以后,他把全身心都奉献给了这个同样英俊的情侣,他们同食共寝,日夜不离,更因为子高的一段绯闻,而导致陈茜一怒之下感情用事灭了王司马一族,后来两人并肩战斗,最终造成了梁朝的灭亡和陈朝的建立。
这种因为情侣琐事而导致王朝颠覆的史实,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因为韩子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出了男皇后的概念,虽然最终誓言未能兑现,但是韩子高貌美倾国,德服天下的事实是不容辩驳的。
陈茜病故以前,子高端水送药,片刻不离,给弥留之际的陈茜以极大的安慰。
偌大的皇宫,一切人等均被拒之门外,只有陈茜子高两人病榻厮守,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陈茜死后,子高被冤狱赐死,年仅三十岁。
他十六岁时从一名贫苦的少年,经历征战天下的劳苦,建朝创业的艰辛,到最后与爱人陈茜一前一后离开人世,短短十几年,他的人生像金子一样闪光,可歌可泣,人生若能像子高这般充实的度过,实在别无他求
还有一位
潘岳、字安仁,世称美男子潘安。
城关镇大潘庄人,西晋文学家。
潘岳自幼聪颖过人,乡人称为“奇童”。
早年得到司空太尉赏识,荐举为秀才。
后任河阳(今河南孟县)令,勤于政事,倡导人民多植果木,全县林木丛丛,桃李处处,人称“花县”。
后转任怀县(今河南武陟)令,勤政爱民,政绩显著,擢升尚书度支郎,又迁升廷尉评(掌管朝廷司法)。
潘岳丰姿秀美,容貌出众,少年居都城洛阳时,每乘车出游,总有一些女子携手绕车,投花掷果,以示爱慕之意,后人以“美男子”、“掷果潘郎”称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