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例子 一個“孝”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
一個“孝”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
我們傳統文化的根,就是一個“孝”字,無論儒家、道家、佛家,都是以“孝”為修行的根本,儒家有專門的《孝經》,《論語》上也講了很多,我在前面也和大家也分享了很多關於“孝道”的文章,其實懂道理容易,寫文章也容易,評論別人更容易,但是真正到自己身上,想做到,可真就沒那麼容易了。
以前很憤青,只要聽到老人抱怨,或者別人議論,就覺得人家子女做得不夠孝,愧為人子,還經常給人家講出一大堆大道理來,勸人家一定要孝順老人,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跟聖賢似的。其實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不瞭解人家家庭的實際情況,又不瞭解其中的因果關係,怎麼能妄下論斷、輕易評價人呢?我們經常拿晉惠帝說的那句“何不食肉糜?”當笑話,其實自己又何嘗不是和晉惠帝一樣呢?我們評論別人的時候,經過仔細瞭解和站在人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了嗎?
今天被護士和醫生批了一頓,算是明白了。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八十歲的父親得了癌症已經一年多了,也是東跑西顛的去了很多醫院,我們姐弟為此操碎了心,我們姐弟幾個家境都不怎麼樣,都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這段折騰的也都可以了,這次住院,離我最近,看醫院條件比較好,一個人住個單間,老人生活也能自理,我就想白天帶孩子去醫院照顧父親,晚上帶孩子回去,結果被護士痛批了一頓,給我講道理:什麼工作了,家事了,都可以放下,別的沒了還可以重新來,爹可就一個,老爺子自己晚上在這裡,萬一有個事怎麼辦?聽了這些話,心裡真的很難受,自己確實算不上孝子,有違孝道,人家說什麼都不過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自己的處境只有自己知道,但無論如何也不能成為辯解的藉口。只能克服一切困難,儘自己最大努力了。

想起來我的大伯,得了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一病就是三四年,雖然兄妹好幾個,一家輪一個月,那也把他們幾個折騰的不輕,大伯晚上不睡,坐著輪椅屋裡到處轉,要不就看電視,沒準就往屋裡什麼地方尿一泡,脾氣還大,吵這個罵那個,摔這個,扔那個的,別人晚上都不敢脫衣服睡覺,不知道他晚上又要鬧什麼事,在誰家都要搞的烏煙瘴氣的,尤其冬天,滿屋子都是屎尿味,誰受得了?當時聽嫂子們經常抱怨,還覺得不以為然。現在深深感到,他們真的是很不容易。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現在真的深深領悟了這句話的深意呀!話好說,事難做。聖賢之所以是聖賢,是因為他們不僅說到了,他們更是做到了,孔夫子說:“觀其言而察其行”。學習傳統文化,說得再好也沒用,關鍵是看做到了多少,我們可能沒有聖賢的魄力,但是我們可以儘自己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