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中国34年的日本特务,曾混进中国军队,大前年才被抓捕
藏在中国34年的日本特务,曾混进中国军队,大前年才被抓捕
反间谍行动是关系到国家科技力量和国家机密安全的重要保障,2016年西南抓住了一个日本间谍,办案人员后来发现他的身份非同一般。日本派出的这名间谍就是间谍之王阿尾博政,他来到西部,并不是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口号来奉献赎罪,阿尾博政的目的是来偷取秘密。
阿尾博政,1930年出生,日本富山县人,日本自卫队派驻中国的间谍。日本在1945年投降后,被取缔了拥有军队的权利,而只能装备所谓的自卫队。眼看着进入部队效忠天皇的梦想破灭了,阿尾博政只能退而求其次,成为一名自卫队员。在此期间,由于阿尾博政表现优异,被选入日本间谍情报机构,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间谍生涯。阿尾博政后来以经济学学者的身份潜入了台湾。
从1982年起,阿尾博政为日本陆上幕僚监部呈报了150篇关于中国情况的报告。他使用的依然是“研究学者”的身份,以中日学者交流访问为由,长时间活动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即便在退休后,阿尾博政也没有真正离开对中国间谍战的活动。他还使用测绘工具,GPS定位系统在塔城等85个机密军事管理区进行测绘,甚至暗中潜入甘肃秦岭测绘二炮基地和轰炸机工厂,需要补充的是,秦岭中的这处基地是完全与世隔绝的。
西南腹地是我们的战略大后方,同时资源丰富,有很多重要的军事设施如弹道导弹发射井、战机研发、军工科技单位都在这里扎根,而阿尾博政的主要活动区域就在西南地区。阿尾博政已经来中国几十年,自认为没有人再能抓住他,甚至在09年还以自己的经历编写出版了一本间谍小说,借助自己在中国的活动,描述了一名间谍刺探情报时发生的离奇故事。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时间到了2016年,阿尾博政通过收买我国战机制造机构的工作人员,窃取了大量关于我国飞机研究前沿工作的信息。幸好,这一行动很快被制造单位察觉,经过一番排查,将那些被收买的人员一一挖了出来,作为幕后主使的阿尾博政也没能躲过去,最终落网。
其实,日本针对中国的间谍活动从18世纪就已开始。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对中国情报刺探活动达到高潮。1886年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派荒尾精中尉秘密潜入中国,将大量在中国活动的日本浪人纠集起来,组织了庞大的间谍网,开始以各种形式刺探中国的情报。后来,他根据成员在中国各地搜集到的情报,编纂成厚厚的一本《清国通商综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交通等诸多方面,为日本军政当局侵华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使用的军用地图,竟然比中方的军用地图还要精确。对于日本间谍,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