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怎么装神秘访客 北纬37度的神祕访客

火烧 2022-10-19 15:08:55 1121
北纬37度的神祕访客 《纽约时报》:喷火战机与我军并肩飞行德国境内,莱茵河谷,1944年11月在时速400公里的飞行过程中,一切状况都非同寻常,特别是死寂的夜晚,在曲折黝黑的莱茵河上空300公尺处的厚

北纬37度的神祕访客  

《纽约时报》:喷火战机与我军并肩飞行

德国境内,莱茵河谷,1944年11月

在时速400公里的飞行过程中,一切状况都非同寻常,特别是死寂的夜晚,在曲折黝黑的莱茵河上空300公尺处的厚厚云层中绕进绕出,猛烈扰动的气流直扑驾驶舱;在电力有限的情况下,好几组飞行仪表,嗡嗡咔咔,规律作响。

隔着防弹玻璃罩,美国陆军航空队艾德.施洛特(Ed Schleuter)中尉拱著背,躲在诺斯洛普P-61 黑寡妇战斗机的控制面板下,睁大双眼,扫描下方复杂的地形,搜寻着鬼魂般的屡屡轻烟,那表示可能有德军的补给火车或工厂烟囱。当下,他妈的,活着的感觉太强烈了,这也许是因为每分每秒都像借来的;他深知这种危险夜航任务出事的机率有多高,简直可说是疯狂的自杀行动。出任务的飞行员,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回不了基地,现实就是这么回事。但无论现实有多可怕,施洛特中尉都不是那种任由恐惧淹没职责的人。

施洛特也许疯了,但这并不表示他不谨慎。除了注意补给火车和工厂,他还不断侦测交织的森林,以及沿着蜿蜒河流的两岸冉冉升起的山丘。他的黑寡妇战斗机是一只野兽,满身大砲和机枪,不过要是以这样的飞行高速撞上什么,就会立刻挤压变形、起火燃烧。雷达操作员唐.梅耶尔(Don Meiers),窝在驾驶座背后凹下的座位里,他已是个中好手,但根据施洛特的经验,飞行雷达这项科技,离真正的精准,还差太远了。

怎么装神秘访客 北纬37度的神祕访客

「中尉,你有看到我看到的吗?那些光到底是什么鬼玩意儿?」

通讯系统爆出不熟悉的声音时,施洛特从控制面板前弹开,接着想起那一晚跟着一起出任务的第三人,都快起飞了才登机,这让施洛特很不爽。中尉佛莱德.林瓦德(Fred Ringwald)现在正坐在砲舱里,他是空军情报员,这表示他干了不少不解释、想做就做的事,包括参与这次的夜航任务。

施洛特把注意力转回控制面板。

「那些一定是星星,」施洛特说:「穿破云层,就会看到很多星星。」
「那些不是星星,」那名情报员说:「肯定有十个那样的东西,而且正朝着我们过来。」
施洛特后颈的汗毛突然竖了起来,他迅速从控制面板前抬起头。
「在哪?」
「右舷,快速接近中。」

施洛特的眼睛往左看,保持警觉,但还是有点不太相信。

在那种高度若有东西出现,梅耶尔会先通报他的,或是从多处追踪他们飞行进度的地面雷达站收到通知。

「我什么也没看到……。」施洛特话还没讲完就打住。

老天爷,那个情报员说中了,那些东西有10个,间隔排列,一定是人为操控下的队形。那些都是明亮的橘色发光球体,亮得几乎像着火,接近正圆形,直接朝黑寡妇移过来。

「有没有可能是反光?」林瓦德问。

人很容易被光耍的把戏给骗了,云层或意想不到的高空水体,都会反光,甚至别的飞机也可能反光。但还是不一样。

施洛特说:「我不这么认为。它们移动的样子,不像反光。梅耶尔……。」

「中尉,」雷达手嘘一声,语气十分紧张:「这上面什么都没有。我的意思是,我保证我看到它们了,但雷达上却什么都没有。连个该死的小光点都没。」

施洛特抓住面前的方向舵,开始大幅倾斜转弯,直接朝发光体飞去。他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没打算开溜,要尽快朝它们射击。当他把飞机转向橘光时,甚至还打开与最近地面雷达站的连线通讯,马上报了他的暗号,再问地面雷达站有没有扫描到任何东西。

「无不明飞机,」他们立即回答:「空中只有你们一架。」
施洛特低声说,我们正面对着10颗瞬间越变越大的橘色火球呢。
「请再复述,」他对着通讯器说:「没看到我们附近有任何物体?」
「无不明飞机。中尉,你没事吧?」

施洛特一弹指,关了通讯器,把操纵杆往前推,时速达到580公里,全速前进。疾风对着驾驶舱怒吼,火亮的橘光变得越来越大。

然后,突然间,它们却消失了。施洛特大喘一口气,但双手还握在操纵杆上。黑寡妇在他的操控下,往橘光在视野中最后出现的方向飞去,就这样秒速飞越一大段里程,然后抵达估计中火球该出现的位置,但那里空无一物。无论它们现身时多么具体,一眨眼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搞什么鬼?中尉,右舷,又来了。」

施洛特往左看,光又出现了,但这次的距离远达3倍。他还是可以认出那10颗橘色火球,正列队移动中,只是它们在极其遥远的地方。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在人为操控下,移动得那么快,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在夜间飞行中看到这些光;事实上,从二战开战以来,一直都有这样的目击事件。到后来,施洛特所属单位「夜袭战机第415中队」的一名军官,替这种奇怪飞行体取了个名字。这名军官超迷《打火弟兄》(Smokey Stover)这套漫画,于是借用里面的招牌台词「哪里有foo,哪里就有火」,从此以后,这种奇异的光,就被称为「喷火战机」(Foo Fighter)。

战争期间,喷火战机的目击事件层出不穷,战后世界各地的报纸,包括《纽约时报》,都报导过它们的存在。

以上内容由大是文化授权刊登,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北纬37度的神祕访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