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面八方式的词语大全 大臣出上联: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苏轼对出的下联让大臣跪服

火烧 2023-03-11 01:03:53 1040
大臣出上联: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苏轼对出的下联让大臣跪服 元丰二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官,不久后他按照朝廷的规定,给皇帝写了一份述职报告。毕竟此次属于贬官,苏轼的心情难免有些不爽,顺便向皇

大臣出上联: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苏轼对出的下联让大臣跪服  

元丰二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官,不久后他按照朝廷的规定,给皇帝写了一份述职报告。毕竟此次属于贬官,苏轼的心情难免有些不爽,顺便向皇帝发了一下牢骚,可能用词有些不当,有些与他不合的大臣,借此机会落井下石,纷纷指责苏轼目中无人,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苏轼内心非常委屈,想要解释却不知如何开口,很快就被押送京城。抬头仰望星空,苏轼除了叹息之外,一点办法都没有,也不知道皇帝会如何处置他。在被关押审讯的一百多天的时间里,苏轼曾此次面临被杀头的境地,好在宋太祖以前立下规矩,不许杀士大夫,否则他真的很难躲过此劫。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话有时候未必是对的,尽管后来苏轼被朝廷释放了,但并没有官复原职,而是被一下子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其实就是个闲职,既没有权力,俸禄也比较低。在黄州一呆就是四五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轼逐渐看开了,也就不想那么多,闲暇之余游山玩水,创作出不少千古佳作。

不久后,苏轼觉得不能把满身的才华给荒废了,就在当地开馆讲学,希望能培养出一些才华横溢的学生。听说名满天下的苏东坡在讲学,许多学子都慕名而来,毕竟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甚至有些人揣着干粮,从几百里外的地方赶来,只为了能见上偶像苏东坡一面。

人怕出名猪怕壮,尽管苏轼已经很低调了,但一些大臣听说此事后,又开始添油加醋地向皇帝告状。于是,皇帝就派了一个大臣,让他以巡查的名义,看看苏轼究竟在干啥。大臣经过多日的调查,并未发现苏轼有不对的地方,但如果就这样离开,内心也有些不甘。

四面八方式的词语大全 大臣出上联: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苏轼对出的下联让大臣跪服

一天中午,苏轼给学子上课回到家中,大臣就登门拜访,先是寒暄了一番,并称赞道:“东坡的才气名满天下,从学者更是络绎不绝,吾等甚是佩服。”苏轼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接他的话。大臣随后又说:“前几日我看到一座七层宝塔,想起了一个上联,但无论如何都对不上一个让我自己满意的下联,不知东坡你能否指点一二。”

但凡不太笨的人,都能听得出来,大臣想要通过对联显示自己的才华,顺便挖苦一下苏轼,苏轼是何等的聪明,岂能不明白他的意思。苏轼不卑不亢地回道:“指点不敢当,但可以尝试一下,若是对的不好,还望见谅。”大臣的上联是:“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苏轼只是摇了摇手,并没有说话,大臣内心大喜不已,认为把苏轼给难倒了,以后可以使劲炫耀了,并试探性地问:“莫非你也对不上来吗?”苏轼大笑着说,我已经说出答案了啊,只是你没看懂,随后就提笔写出下联:“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大臣看后连连拍手称赞,对苏轼佩服的五体投地。据说,一才女曾出过这样一个上联:“寂寞寒窗空守寡”,被称为千古绝对,你能对出完美的下联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