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见成语 成语: 直言厉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火烧 2021-05-29 22:22:45 1064
成语: 直言厉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直言厉色 成语简解 编号: 3395成语: 直言厉色注音: ㄓˊ |ㄢˊ ㄌ|ˋ ㄙㄜˋ汉语拼音: zhí yá lì è参考词语: 疾言厉色释

成语: 直言厉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直言厉色 成语简解 编号: 3395成语: 直言厉色注音: ㄓˊ |ㄢˊ ㄌ|ˋ ㄙㄜˋ汉语拼音: zhí yán lì sè参考词语: 疾言厉色释义: 义参「疾言厉色」。见「疾言厉色」条。Emoji符号: 厉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直言厉色”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见成语 成语: 直言厉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疾言厉色」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疾言厉色」原作「疾言遽色」。刘宽是东汉桓帝时的官员,他曾任司徒长史、南阳太守等职务,《后汉书》里记载了他的事蹟。有天他骑着牛在路上走,有人将他的牛误认为自己走失的牛,要他归还。刘宽二话不说,将牛给了那个人,自己下来走路回家。过了几天,那人找到真正走失的牛,才发现自己认错了,将牛还给刘宽,并向他谢罪,刘宽非但不怪罪,反而说:「长得差不多的东西,难免会认错,更何况您又还给我,有什么好谢罪的呢?」这件事让地方父老称颂不已。刘宽当官后,对待下属也相当宽容。如有犯错,也只用草鞭打,目的只是在处罚,而不伤人,有好的绩业也归功于下属。出巡地方时,常与当地文人讨论经义,与地方父老闲话家常,并训勉少年做人处事的道理,使地方人士都受到他的影响而感化。由于他这种宽厚稳重的性格,使他即使面对急迫的事,也都不会因慌张而大声说话。《后汉书》里用「未尝疾言遽色」来表示刘宽,处事一直相当稳重。后来「疾言厉色」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言语急迫,神色严厉,形容人发怒的样子。典源: 此处所列为「疾言厉色」之典源,提供参考。#《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刘宽》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桓帝时,大将军辟,五迁司徒长史。时京师地震,特见询问。再迁,出为东海相。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1>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2>,未尝疾言遽色3>。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注解〕 (1)典:掌管、治理。 (2)仓卒:指「急促匆忙」的情况。 (3)遽色:神色张皇。 〔参考资料〕另可参考:晋.华峤《后汉书.卷一.刘宽》(据《北堂书钞.卷七四.设官部二六.太守》引)书证: 01.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四.经四》:「今世大率以柔颜媚语者为仁,以直言厉色者为不仁,其去圣人之意远矣。」 成语接龙

“色”字开头的成语

色厉内荏色飞眉舞色舞眉飞

“直”字结尾的成语

口快心直矫枉过直一钱不直分文不直分毫不直

“直”字开头的成语

直捣黄龙直言厉色直口无言

“色”字结尾的成语

有声有色疾言厉色巧言令色五光十色不动声色平分秋色天香国色疾言遽色疾声遽色严声厉色不发声色直言厉色古香古色天姿国色巧言善色天然国色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直言厉色”分成的单字详解:

直, 言, 厉, 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