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076 史话076 白河白水溪之遗迹

火烧 2022-11-17 18:56:08 1050
史话076 白河白水溪之遗迹 白水溪在教会史上浮显出名,在文献学上被人注意,就是因为甘为霖牧师的遭难。 1955 年 1 月 29 日,嘉义中会为纪念甘牧师遭难 80 周年,恭 . 立一石碑并志其概要
076 史话076 白河白水溪之遗迹

史话076 白河白水溪之遗迹  

       白水溪在教会史上浮显出名,在文献学上被人注意,就是因为甘为霖牧师的遭难。 1955 年 1 月 29 日,嘉义中会为纪念甘牧师遭难 80 周年,恭 . 立一石碑并志其概要云,「 … 被土豪吴率其党徒包围拜堂后方放火前面烈剑势甚危迫幸得圣神启示以毛毡掷出庭前群众以为牧师跌到齐举刀枪然牧帅由凶徒背后乘隙而出夤夜、跤涉畸岖奔走千里临到嘉义黎明入县求救此非上主庇护安能脱险 … 」。       吴至高 ( 吴 ) 的遗迹呢 ?1953年10月12日台南县文献委员会采访队访白河镇( 旧店仔口 ) 。其探访记云 : 「我们到客庄内 ( 外角里 ) ,采访吴大老志高的大营。 … 当时 ( 道光时代 ) 所建的府宅今尚存,府前有半月池,坛壁张有铳眼,在本县中是个难得的古蹟。据说当时拥有由大营至塩水港都不要踏他人的土地上一样豪富至现在不过三代一百余年,但吴大老的伟业已寸草不留了,不但他的故居巳卖给他人,连他的篌裔郡找不到了。我们找东寻西,才知道三少奶 ( 吴大老的第三媳妇 ) 的儿女居在这本宅的北邻,而在这庭尾发现一面吴大老的幕碑。碑高 3 尺 6 寸 5 分 ( 碑面 1 尺 8 寸 5 分 ) 、阔 1 尺 8 寸、厚 3 寸,碑顶披肩形的,是一座豪华的墓碑,但已断为两片。同时发现吴大老的王环神主等,这是这次采访中最大的收获,据说吴大老生前所做的不是什么正经的事业,但只因戴万生反的时候,救山有幼,就由清朝敕授斗六营都尉。虽然他也许是一个土豪,但白河这个地方也因他的出名而出名,同时也随他的衰微而衰微。时势造英雄,英雄又造时势,这句话,在这里再要一番的吟味」。         这采访记是吴新荣所写的。吴新荣 (1907~1967) 是佳里人,父吴萱草是白鸥吟社社长。新荣毕业于东京医学专门学校 ( 今东京医科大学 ) ,在故乡开业「佳里医院」 . ,颇喜交学 : 台南县文献委员会成立,任委员兼编纂组长,主编「南瀛文献」,「台南县志」 ( 官方出版,列监修、主修,另有人 ) 更是他的心汗所编成。殁后张良泽为他编辑「吴新荣全集」 8 卷,由远景出版社刊行。引用文,先发表于「南瀛文献」,并收录于全集「震瀛探访记」(第72 /73 页 ) 。吴新荣亦录云「据说吴志高要排除甘牧师的教会,原音是吴志高的祖墓面向教会,而受地理师的谗言所致的 ( 同书第 216~217 页 )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