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羽看的春秋是什么书 关羽为何对《春秋》情有独钟?

火烧 2021-06-01 16:15:48 1043
关羽为何对《春秋》情有独钟? 滢月斋,以女性视角解读古今文化,为你诠释不一样的世界。关羽为何对《春秋》情有独钟呢?这件事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从《春秋》说起:《春秋》是一本怎样的书?关羽所读的《春秋》

关羽为何对《春秋》情有独钟?  

滢月斋,以女性视角解读古今文化,为你诠释不一样的世界。

关羽为何对《春秋》情有独钟呢?这件事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关羽看的春秋是什么书 关羽为何对《春秋》情有独钟?
一、从《春秋》说起:《春秋》是一本怎样的书?

关羽所读的《春秋》,是孔子编纂的一本史书。本书用极为简练的文字,记录了周朝时期的鲁国的历史。鲁国的史官们如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孔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删减修改编订,后世儒家将它列为“六经”之一,也是后世读书人必须阅读的书籍之一。

《春秋》中的文字虽然简练,但在每个字都很有讲究。孔子在编订这部史书时,由于竹简、丝绢、墨、刻刀等书写材料所限,不能使用很多的文字叙述历史,因此他们选择将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例如杀、弑、诛三个字,虽然都有杀害之意,但意义并不相同:杀指的是原本没有罪过去杀人,弑指的是臣子杀害君王、门客杀害公族子弟等以下犯上的行为,诛则是占据道义的一方攻打无道的一方,例如武王伐纣、商汤灭夏等,所谓“春秋笔法”,正是如此。 孔子之所以这样做,既是因为书写材料所限,也是因为儒家的思想所致。儒家一向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在编纂史书时,自然也会站在当时的统治者的角度上,为尊者讳。

由于《春秋》的文字记载过于简单,很多文人对此不解其意,于是又出现了三本对《春秋》进行补充的书籍,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其中《左传》最为著名。《春秋》所叙述的史实虽并不完全客观,其所包含的道义,影响了中国文人将近两千年之久。

二、从关羽角度看:他本人的性格,与《春秋》之间存在哪些联系?

熟悉三国历史的读者,想必都对关羽有些印象。他是刘备的结拜二弟,不但武艺高强,又极重情义,因此被百姓所推崇,历代封建统治者也曾多次加封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更是将他描绘出了一位盖世英雄。

从关羽的人物形象来看,关羽有三个特点,刚好与《春秋》十分相合:

一是英勇善战,文武双全。《春秋》是一部史书,除了记载统治者的言行之外,也会记载当时的战争,鄢陵之战、长勺之战等。关羽在阅读《春秋》的同时,既了解了当时的历史,也可以从《春秋》所记载的战争中吸取经验,在指挥作战中加以运用。同时,阅读《春秋》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这也从侧面显示出关于本人深厚的文化素质。

二是重情重义。《春秋》也包含了勇敢无畏,刚直无私的精神。关羽虽然有些刚愎自用,但他一生都很看重情义,作战又勇敢无畏,与《春秋》的精神十分相合。

三是维护正统。孔子在编纂《春秋》时,秉持的是维护周王朝统治的立场。关羽的大哥刘备是汉朝皇帝后裔,人称“刘皇叔”。因此,在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位统治者中,刘备算得上的汉朝的正统继承者。罗贯中在编写《三国演义》中,秉持的是“崇刘抑曹”的观点。因此他在《三国演义》中写“关公夜读春秋”,就是在暗示:关羽所在的蜀汉才是汉室正统。

结论:

综上所述,罗贯中之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写“关公夜读春秋”,既是为了反映关羽本人的性格特点,为蜀汉正确增添更多合法性。回答完毕,请采纳!

春秋(17)孔子(76)关羽(2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