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七年级必背成语 成語: 背道而行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2-05-19 14:49:09 1038
成語: 背道而行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830成語: 背道而行注音: ㄅㄟˋ ㄉㄠˋ ㄦˊ ㄒ|ㄥˊ漢語拼音: èi dào ér xí g參考詞語: 背道而馳釋義:義參「背道而馳」。見「背

成語: 背道而行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830成語: 背道而行注音: ㄅㄟˋ ㄉㄠˋ ㄦˊ ㄒ|ㄥˊ漢語拼音: bèi dào ér xíng參考詞語: 背道而馳釋義:義參「背道而馳」。見「背道而馳」條。Emoji符號: 2️⃣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背道而行”對應Emoji表情符號“2️⃣”,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2️⃣、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2️⃣"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背道而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白居易,字樂天,唐下邽人。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唐憲宗元和年間,撰寫《策林》七十五篇,縱論天下大事,對社會政治各項重大問題提出治理方案。本篇是獻給當時宰相議論政事的奏狀,其中寫到:「自玄宗開元以來,宰相聽取人民心聲的德政已經漸漸衰微,很少人能夠做到。從德宗貞元之後,這項美德更是衰微,連知道的人都很少了。此外,行事和古代施政完全相反。例如:古時候的宰相言行舉止都正直不阿,以挽救危亡顛覆的局勢為己任,今日的宰相則是行事敏捷,言語謙恭,只求全身而退,遠離災禍。」後來「背道而馳」這句成語也許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彼此的目標或理想完全相反。典源: 此處所列為「背道而馳」之典源,提供參考。※#唐.白居易〈為人上宰相書〉(據《全唐文.卷六七四.白居易》引)1>宰相之耳,待天下之耳而後聰也;宰相之目,待天下之目而後明也;宰相之心識,待天下之心識而後能啟發聖神也。然則下取天下耳目心識,上以為天子聰明神聖者,此宰相之本職也,而為匡輔緝熙宣和之道也。若宰相唯以兩耳聽之,兩目視之,一心思之,則朝廷之得失,豈盡知見乎?必不盡也,而況於天下之得失乎?宰相之耳目得聰明乎?必未也,而況於上以為天子聰明聖神乎?然則天下聰明心識,取之豈無其道耶?必有也,在乎知與不知,行與不行耳。噫!自開元2>以來,斯道寖3>衰,鮮能行者。自貞元4>以來,斯道寖微,鮮能知者。豈惟不知乎?不行乎?又將背古道而馳者也。何也?古者宰相以危言危行、扶危持顛為心;今則敏行遜言、全身遠害而已矣。古者宰相以接士為務,今則不接賓客而已矣。古者宰相以開閤為名,今則鎖其第門而已矣。〔注解〕(1)典故或見於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2)開元:唐朝玄宗的年號(西元713∼741)。(3)寖:音ㄐ|ㄣˋ,通「浸」,漸漸。(4)貞元:唐朝德宗的年號(西元785∼805)。〔參考資料〕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據《柳宗元集.卷二一》引)唐興以來,稱是選而不怍者,梓潼陳拾遺。其後燕文貞以著述之餘,攻比興而莫能極;張曲江以比興之隙,窮著述而不克備。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文之難兼,斯亦甚矣。書證:01.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別集.卷一.應制論.史稱安隗素行何如》:「蹈道而行之,謂之君子;背道而行之,謂之小人。」 成語接龍

“行”字開頭的成語

行將就木行雲流水行屍走肉行尸走肉行空天馬行尸坐肉行尸走骨行屍視肉

“背”字結尾的成語

七年级必背成语 成語: 背道而行是什么意思?
芒刺在背力透紙背汗流浹背如芒刺背汗出沾背流汗沾背筆力透背汗流洽背如芒在背流汗浹背

“背”字開頭的成語

背道而馳背水一戰背井離鄉背若芒刺背本趨末背恩忘義背馳於道背道而行背本逐末背邪向正背生芒刺背水陳背車而馳

“行”字結尾的成語

一意孤行一目十行三思而行雷厲風行禍不單行半路修行無脛而行一目數行一目五行霸道橫行雷動風行背道而行逆施倒行目下十行名不虛行言從計行言聽計行神出而鬼行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背道而行”分成的單字詳解:

背, 道, 而, 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