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螺蛳历史视频九下 螺丝的历史

火烧 2023-03-05 23:38:39 1049
螺丝的历史 1.中国古代最早有螺丝是什么时候螺丝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中国古代用楔子等工具进行固定,或是采用铆接或榫接等工艺方式。螺丝的传入是和机器的传入同时的,约在洋务运动前后。铆接指两个厚度不大的板,

螺丝的历史  

1.中国古代最早有螺丝是什么时候

螺丝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中国古代用楔子等工具进行固定,或是采用铆接或榫接等工艺方式。螺丝的传入是和机器的传入同时的,约在洋务运动前后。

铆接指两个厚度不大的板,通过在其部位上打洞,然后将铆钉放进去,用铆钉枪将铆钉铆死,而将两个板或物体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榫接是我国古典家具与现代家具的基本结合方式,也是现代框架式家具的主要结合方式。榫接是两块材料一个做出榫头,一个做出榫眼,两个穿到一起,靠材料的摩擦力将两块材料固定在一起。榫接是我国传统建筑常用的技巧,是先民智慧的结晶。

扩展资料:

螺丝历史

第一个描述螺旋物的人是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螺旋是一个装在木制圆筒里的巨大螺旋状物,用来把水从一个水平面提升到另一个水平面,对田地进行灌溉。真正发明者并非阿基米德本人。

中世纪时,木匠们使用木钉或金属钉子来把家具和木结构的建筑物连接起来。16世纪时,制钉工人开始生产带螺旋线的钉子,这些钉子能够更牢固地连接东西。那是从这类钉子到螺丝钉所跨出的一小步。

公元1550年前后,欧洲最早出现作为扣件的金属螺帽和螺栓,都是在简陋的木制车床上用手工制成的。螺丝起子(旋凿)在1780年左右出现于伦敦。木匠们发现用螺丝起子旋紧螺钉比用榔头敲击,能把东西固定得更好,尤其遇上细纹螺丝钉时更是这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螺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榫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铆接

2.螺丝刀的历史沿革

十字螺丝和十字螺丝刀是由亨利飞利浦(Henry Phillips)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明的。首先使用在汽车的装配线上。所以十字螺丝和十字螺丝刀也被称为飞利浦螺丝和飞利浦螺丝刀。

为了给一字螺钉施加不大的扭距,人们想到了在螺钉头上开一条槽,用对应的一字形螺丝刀就能方便的拧紧和松开螺钉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螺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螺钉和一字螺丝刀的不足也呈现出来了。首先是螺钉头的一字槽一旦受到破坏,螺钉就无法拧出。一字槽的长度越长,也越容易在被拧的过程中遭到破坏。为了能缩短槽口的长度,提高槽口抵抗破坏的能力,又能传递同样大小的扭力,人们想到用十字槽,可以承受同样的扭力,但一个槽口的长度却短了一半,抵抗破坏的能力却大大的加强了。螺丝刀原本是一字形的,不能用于十字槽的螺钉,只有另外生产一种十字螺丝刀和十字槽螺钉相对应。这样就有两种螺丝刀了。

一字槽口的螺钉是从有机器以来就用着的。不可能把老机器上的螺钉都换掉。十字螺丝刀又不能用在一字槽口上,一字槽口的螺钉还在生产应用,所以要保留一字螺丝刀。这样,新机器大多是用十字槽口螺钉,老的也还在使用,就有了同时使用两种螺丝刀的情况。

3.发明螺丝以及制作是从哪个年代开始的

公元1550年前后,欧洲最早出现作为扣件的金属螺帽和螺栓,都是在简陋的木制车床上用手工制成的。

螺丝起子(旋凿)在1780年左右出现于伦敦。木匠们发现用螺丝起子旋紧螺钉比用榔头敲击,能把东西固定得更好,尤其遇上细纹螺丝钉时更是这样。

螺蛳历史视频九下 螺丝的历史

1797年,莫兹利在伦敦发明全金属制造的精密螺丝车床。次年,威尔金逊在美国制成一种螺帽和螺栓制造机。这两种机器都能产生通用的螺帽和螺栓。螺丝钉作为固定用件相当普及,因为那时已找到了一种廉价的生产方法。

1936年,亨利·M·飞利浦为十字槽钉头的螺丝钉申请了专利,这标志着螺丝钉根据地术有了重大进展。与传统的一字槽钉头螺钉不同,十字槽头螺钉的十字槽钉头螺钉头的边缘。这种设计使螺丝刀自动居中,不易滑脱,因此深受欢迎。

4.螺丝上的螺纹是谁发明的

浦尼利。

螺丝的研究—浦利尼

螺丝的奥密

螺旋型是自然界的奥秘,这个宇宙有许多的现象是以螺旋的形状出现,宇宙的星云,贝壳的形状,羚羊的双角,树木的纹路,蕨类的生长,松树的球果,灌木的分叉,向日葵花朵的排列,蜿豆的攀爬,肌肉的纹理,遗传基因的排列等都是螺旋型的形状.螺旋形的排列可以使灌木的叶子,在单位土地面积上获得最多的阳光,可以使蜿豆的攀爬获得较大的摩擦力,使植物的纹路纤维增加抗拉力与抗风力,球果的每颗种子增加的结合力.

螺旋的起源

在历史上,人类由大自然的螺旋状物体中也获得不少的制造灵感,例如建筑的回旋楼梯,儿童的滑流梯,理发店的招牌,柱顶的螺旋纹筛,陶制品的螺旋塑造,头发的螺旋编织与螺丝的螺纹等都有螺旋型.

早期的人类就有使用螺旋状来制造螺丝的记录.阿基米德(Archimedes, 287-212 BC)就用螺旋制成取水器,在上端旋转转轴,藉著螺纹的旋转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力量,将低下的水取上来,这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螺纹原理,制成的取水工具.不过最早提到将螺纹制成螺丝的是西元一世纪的浦利尼(Pliny, 23-79).

有趣的元帅

浦尼利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是一个军人,而且是担任过罗马帝国非洲军团的司令,他曾带领军队在地中海两岸打过很多战争.浦利尼白天在军队里当元帅,晚上就在图书馆看书,并且一边看书,一边作笔记.军队行军之馀,他也四处观察.浦利尼在西元七十七年,出版了「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三十七大本的百科全书,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套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英文「Encyclopedia」,就是他先取的.百科全书原来的字义并不是参考资料全集,而是给[一般人的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意思.这套百科全书中就首先提到「螺丝」的人.

螺丝的构造是几道的螺纹,绕著垂直的轴.螺丝的上面有著螺帽,以螺丝起子在螺帽上旋转,螺丝就可以往下钻.螺丝的奥妙就在这里,祇要将螺丝再下旋转几下,旋转的扭力就可以转换成很大的阻力,使得螺丝要固定的东西不容易松开.能将扭力转成阻力就是螺丝的功用.

螺丝的阻力是来自螺旋的纹路,螺纹好像是一道长弯的斜坡.爬山的人都有这经验,在山上顺著弯曲的斜坡上跑下来,非常的快,但是在山下要沿著弯曲的斜坡跑上去,就非常的累人.螺旋的纹路,就像是一般绕著转的斜坡,要转下去很容易,要推上去就很困难.螺旋提供方便之一就是在最小的空间里,能轻易的产生很大的阻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