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马超后代 三国中的历史人物中马超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火烧 2022-09-15 08:36:53 1058
三国中的历史人物中马超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马超马超 176—222年 ,字孟起,因穿白袍银甲,骑白马,人称"锦马超",扶风茂陵 今陕西兴平东北 人,名门望族,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其父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

三国中的历史人物中马超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马超

马超(176—222年),字孟起,因穿白袍银甲,骑白马,人称"锦马超",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名门望族,三国时期蜀国大将。

其父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腾父马肃,字子硕,汉桓帝时为天水兰干县尉,后失官流落陇西,取羌女生马腾,故而马超有四份之一的羌人血统。

【小评】

一句“马超不减吕布当年之勇”使马超成名。

马超武艺是十分高强的,和赵云相同,他们武艺都是走的技术路线,但两者武艺的综合技术要强于张飞和关羽,仅次于吕布。

但往往因为偏向于进攻型,单挑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发挥。

调兵也是他的强项哦。

【历史小传】

马超是东汉末征西将军马腾之子,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其父是桓帝时人,字子硕,曾经做过天水兰干县尉,后因事失官,流落陇西,与羌族杂处,遂娶羌女为妻,生马腾。

马腾少时家贫,全靠砍柴卖柴为生。

他身长八尺,体貌雄异,性情贤厚,人多敬之。

马超从小生活在羌族地区,因此当为羌族人。

汉灵帝末年,马腾与韩遂、边章等人在西州起兵。

董卓入关,劝说马腾、韩遂共图山东。

于是,初平三年(192年),韩遂、马腾率部到长安。

适逢董卓死,李催等任命韩遂为镇西将军,让他回金城,任命马腾为征西将军,派他驻守郿县。

后马腾、韩遂想袭击长安,诛杀李催,兵败,退还凉州。

司隶校尉钟繇镇守关中,写信给马腾、韩遂,向他们陈说祸隔利害。

马腾便派长子马超随钟繇到平阳去讨伐郭援、高干,大破之,马超部将庞德亲手斩杀郭援。

马超作战中曾被飞箭射中,他用布袋把伤脚装缠起,继续作战,名动三军。

战后,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后又受任命为谏议大夫。

马腾与韩遂,原来关系比较密切。

但时日一久,渐生嫌隙,反目成仇,互相攻杀,连年不息。

后经人劝说,二人方才和解。

建安十三年(208年),朝廷将马腾调还京师,任命他为太尉,任命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让他统领马腾的部队。

马超统军后,即与韩遂联合。

马超转战关西一带,甚得当地羌族人民的拥护。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司隶校尉钟繇讨伐张鲁,派征西护军夏侯渊等将兵出河东,与钟繇合兵。

此举威胁到马超部的存在和发展。

关中诸将见曹操舍关中而远征张鲁,怀疑他的目的不在张鲁,而是用伐虢取虞之计,于是,十部皆反,拥众十万,屯据潼关。

这十部包括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

曹操派安西将军曹仁引兵抵挡,并对诸将说:“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同年七月,曹操亲自率兵进击马超等(参见渭南之战)。

八月,兵至潼关。

曹操在与韩遂、马超单马对话,马超恃勇欲捉曹操,但见许褚瞋目而盼,未敢妄动。

曹操遂密遣徐晃、朱灵率4000精兵从蒲阪津(今山西永济、陕西大荔朝邑之间黄河渡口)乘虚渡过黄河,据河西为营,截断马超退路。

接着,曹操安排船筏,欲率大军渡河北。

马超对韩遂说:“我们应该预先到北岸驻军,阻挡曹兵,使他们不得渡河。

不过二十天,河东粮尽,曹操的部下一定会大乱溃逃。”韩遂却说:“可以让他们渡河。

兵法云:‘兵半渡可击。

’待他们渡到一半,我们从南岸击之,岂不痛快!”马超的计策没有被施行。

曹操后来知道此事,叹息说:“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

建安十七年(212),汉廷下诏,杀死马腾,夷其三族。

曹操退兵时,杨阜曾劝他。

杨阜说:“超有信(韩信)、布(英布)之勇,甚得羌、胡心。

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曹操东归不久,马超果然卷土重来,率领羌人、胡人袭击陇西,各郡县都起来响应。

只有凉州刺史韦康在冀城(今甘肃甘谷东)坚守不降。

建安十八年(213年),马超尽得陇西所有部队,又得到张鲁派大将杨昂所率援军的帮助,集中1万余人进攻冀城。

马超军将冀城重重围困,从正月一直猛攻到八月,朝廷救兵也没到来。

韦康便派别驾阎温出城向驻军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的夏侯渊告急。

阎温乘夜从水中潜出,第二天,马超的士兵发现了水迹,捉获了阎温。

马超带着阎温到冀城外,让他向城中喊话,说东方没有救兵,想以此瓦解城中守军斗志。

但阎温却大声救兵不过三日就到,请诸位勉力守城。

马超大怒,但由于冀城久攻不下,就慢慢劝导阎温,让其回心转意。

阎温说:“臣子事君,有死而已,决无二心。

而你却让我说不义之言,作不义之人,你还是死了心吧!”马超只好斩杀阎温。

冀城守军待援无望,于是,刺史韦康及太守不顾杨阜的劝阻,向马超献城投降。

马超入城后,杀死韦康及太守,自称征西将军、凉州牧,掌管凉州地区的军政大权。

曹操令夏侯渊率军驰援冀城,未到而冀城已落入马超之手。

当援军进至距冀城200余里时,马超军出城迎击,夏侯渊军与战失利。

此时,又有氐人首领从兴国(今甘肃秦安东北)起兵响应马超,夏侯渊恐腹背受敌,遂率军撤回。

原冀城属吏杨阜不满马超残暴,借为妻子办葬事之机逃出,投奔驻军历城(今甘肃西和北)的表兄抚夷将军姜叙,劝说他以所属兵力铲除马超,为韦康等报仇雪耻。

姜叙又联络赵昂、尹奉、李俊等人,秘密磋商讨伐马超的谋略。

他们先派人进入冀城暗中结交梁宽、赵衢,使他们在城中作内应。

九月,杨阜与姜叙率兵袭击卤城(今甘肃礼县境),赵昂、尹奉进兵占据祁山城(今甘肃西和东北)。

马超闻讯大怒,赵衢趁机故意怂恿马超亲自出城进击。

等马超一出城,赵衢和梁宽立刻紧闭城门,把马超的妻儿老小全部屠杀。

马超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遂突击历城,掳杀姜叙的老母和赵昂之子赵月。

杨阜率军与马超决战,身负五处重伤,终于将马超击败,马超向南投奔汉中张鲁。

经此战,马超拥兵割据的势力被翦除。

建安十九年(214年)春,马超在张鲁支持下,为夺取凉州,卷土重来,包围祁山(今甘肃西和东北)。

杨阜、姜叙向驻守长安的护军将军夏侯渊紧急求援。

有人说,须报请曹操批准,然后才能发救兵。

夏侯渊认为,曹操远在邺城,往返几千里,若去请示,必然贻误战机。

于是,当机立断,立即出兵援救祁山,命将军张郃率5000步骑兵,担任先锋。

援军与姜叙守军共同击败马超军。

马超战败,退走汉中,依附张鲁。

张鲁任命他为都讲祭酒,并想把女儿嫁给他。

有人劝阻,认为马超妻子遭受惨祸,均由马超引起,他不能爱亲,焉能爱人,张鲁这才作罢。

马超当年未与曹操作对时,他妾的弟弟叫种的居留在三辅。

马超兵败来投,种已先在汉中。

正旦,种向马超祝寿。

马超捶胸吐血,说道:“一家百口,同日丧生。

如今剩我二人,还祝贺什么!”

马超见张鲁难成大事,又遭到张鲁部将杨昂的嫉妒,心中抑郁不平。

时刘备正围攻成都(参见益州之战),日久不下,知马超情况后,派江宁督邮李恢前去劝说。

马超便从武都逃入氐中,给刘备写密书请降。

刘备得信大喜,派人迎接马超,让他先停下来,暗地拨给他不少士兵,增加他的兵威。

然后,命他率兵直逼成都城下,屯驻城北,城中震怖。

不到十天,慑于马超的威名,便打开北门投降了刘备。

刘备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并让他沿袭了曹操封的都亭侯。

刘备进位汉中王,任命马超为右将军,授予符节。

章武元年(221年),马超升任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漦乡侯。

昭曰 :“朕以不德,获继至尊,奉承宗庙。

曹操父子,世载其罪,朕用惨怛,疢如疾首。

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

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鉴董万里,求民之瘼。

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章武二年(222年),马超去世,亨年四十七岁。

临终,马超上书刘备:“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刘备追谥马超为威侯,其子马承嗣。

马岱后官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

【个人档案】

性别:男

籍贯:雍州扶风茂陵 [今陕西兴平]

容貌: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

官至:骠骑将军,漦乡侯,谥曰威侯

父亲:马腾

母亲:未知

配偶:未知

兄弟姐妹:马休,马铁,从(堂)弟马岱

子女:马承,马姬

历史年表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马超从马腾与韩遂相攻击。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初,曹操为丞相,辟超,不就。

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伐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

诏拜徐州刺史,后拜谏议大夫。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及马腾之入,马超诏拜为偏将军,使领腾营。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统众,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至潼关。

曹操谴曹仁讨之。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七月,曹操西征,与超等夹关而军。

操急持之,而潜遣徐晃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

操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

操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操犹坐胡黙不起。

张郃等见事急,共引操入船。

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

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操乃得渡。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九月,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

超走保诸戎。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马超围凉州刺史韦康於冀,渊救康,未到,康败。

去冀二百馀里,超来逆战,夏侯渊败。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马超在汉阳,复因羌、胡为害,氐王千万叛应超,屯兴国。

使夏侯渊讨之。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超率诸戎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刺史韦康,据冀城,有其众。

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杨阜、赵衢等,合谋击超。

破之,枭其妻子,乃奔汉中依张鲁。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马超从张鲁得兵还。

异复与昂保祁山,为超所围,三十日救兵到,乃解。

超卒杀异子月。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马超数从鲁求兵,欲北取凉州,鲁遣往,无利。

又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

刘备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

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冬十月,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遣曹洪拒之。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曹洪破吴兰,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马超等上疏:劝刘备进位汉中王。

刘备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卒。

时年四十七。

谥曰威侯。

【历史评价】

诸葛亮: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三国志·蜀书六》

曹操: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山阳公载记》

杨阜: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

《三国志·蜀书六》

陈寿: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 《三国志·蜀书六》

杨戏:骠骑奋起,连横合从,首事三秦,保据河、潼。

宗计於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军亡。

乖道反德,讬凤攀龙。

《三国志·蜀书十五》

王商: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思议),不可以为唇齿。

《益州耆旧传》

赞锦诗

帅越

马超肝胆千年照,

单枪匹马曹不敌。

名门望族伏波后,

割须弃袍震海时。

五虎大将排名四,

一枪在手无人敌。

生时威武死后英,

永垂千史万人呤!

三国时期逃过灭门大祸 马超后代扎根亚美尼亚

提起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位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

的马超。

公元211年,马超起兵十万反对曹操,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狼狈逃跑。

后来,马超被曹操以离间计打败后,辗转投奔刘备,但他的整个家族都被诛杀(马岱、马腾、马铁)800年后,记者在亚美尼亚工作期间却遇到了当地一群自称来自中国马姓家族的后代。

追根溯源,他们竟然是马超的后裔。

一个自称姓马的亚美尼亚人

2005年年底,记者来到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

许多亚美尼亚朋友得知我来自中国,特别是听说我姓马后,都对我说,亚美尼亚有一个姓氏很特别,叫马米科尼扬,他们的祖先是从中国来的,也姓马。

这事过去在国内也听说过,但一直没当回事,不想此时却真有机会接近他们。

其中一位热情的朋友还表示,他就认识许多姓马米科尼扬的人,如果我愿意的话,他可以介绍几个给我认识。

也许是因为此时身居亚美尼亚,我对马氏后裔的事情变得好奇起来,于是决定要和异国“本家”见一见。

几天后,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在一家餐馆里宴请苏里·马米科尼扬。

一见面,我就觉得眼前这位客人很面熟。

虽然他和普通的亚美尼亚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仔细端详他的五官和头发,我觉得他长得很像中国人。

接过我递上的名片,苏里高兴地说:“我其实也姓马,我们是本家。

我的先祖来自中国。”既然他自称是本家,我就毫不客气地提出了心中的问题:你们的中国祖先究竟是谁?哪朝哪代、出于什么原因来到亚美尼亚的?

苏里说:“亚美尼亚所有姓马米科尼扬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中国人。

亚美尼亚的一本古籍明确记载,亚美尼亚的马氏来自遥远的中国。”不过,苏里并不知道他们的中国祖先究竟是谁,他请求记者帮他查一下,到底他们的中国祖先是什么样的人。

亚美尼亚史书记载他们祖先来自中国

既然苏里本人承认当地所有姓马米科尼扬的人先祖是中国人,那么他们到底是谁的后代呢?带着苏里的委托,我开始查找有关马米科尼扬家族的情况。

据苏里介绍,记载其祖先来自中国的古籍是亚美尼亚古代著名历史学家莫夫谢斯·霍列纳齐著的《亚美尼亚史》。

《亚美尼亚史》明确记载,马米科尼扬家族的始祖名为马抗(也译马姆贡),公元三世纪由中国迁徙而来。

马抗自称其父为中国一位国王,名叫阿尔博克,他因罪而出走波斯。

当时为了追杀马抗,中国皇帝曾派特使来到波斯,并扬言如波斯不交出马抗,就对其发动战争。

当时波斯萨珊王朝的君主阿尔达希尔一世不想交出马抗,也不想因此得罪中国,就让马抗投奔其属国———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国王特尔达特二世收留了马抗。

后来,马抗因战功获得亚美尼亚国王的欢心。

于是,国王就按亚美尼亚姓氏的习惯,赐马抗姓马米科尼扬,亚美尼亚的马氏家族从此开始。

《亚美尼亚史》是亚美尼亚史籍的开山之作,莫夫谢斯在亚美尼亚也有“史学之父”的美誉,他大约生活在公元五世纪,距离马抗来亚美尼亚仅200年左右,这段史实应该可信。

中国史学家找到线索

那么马抗到底是谁的后裔呢?记者询问了当地和国内的一些史学界朋友,并查询了一些史学书籍,终于找到了线索。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苏仲翔曾经写过一篇论文,他认为,阿尔达希尔一世统治时期在公元226—241年,特尔达特二世统治时期在公元217—238年,因此,马抗来到亚美尼亚的时间相当于中国的三国时代,而且都在马超家族被诛杀之后,时间相当。

如果再参照他的姓氏、全家被诛和被中国皇帝追缉等情况,那么马抗为马超后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外,据史书记载,马超家族带有羌胡血统,与西边的各国关系良好。

有学者认为,马超统率的部队“不尚弓弩”,而擅长使用西式的长标枪等武器,行军作战采用西式密集军阵,马超本人也穿类似当时西方国家的铠甲。

上述情况表明,马超家族和中西亚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

马超之子为逃避追杀,选择到中西亚避难是合乎逻辑的。

第三,阿尔达希尔一世宁愿得罪中国也不交出马抗,由此可见马抗应该是名门之后,不是一个中国史书上不记载的普通家族的后人。

马超后人成了亚美尼亚英雄

在亚美尼亚,其实不仅姓马米科尼扬的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几乎所有的亚美尼亚人都知道这一点,这主要是因为马氏家族后裔出了一位为亚美尼亚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民族英雄。

记者刚到亚美尼亚时,当地朋友带记者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位于首都埃里温市一个广场的瓦尔丹·马米科尼扬雕像。

只见在蓝天的映衬下,一位勇猛的将军跃马挥剑,仿佛在指挥将士们奋勇杀敌。

当地朋友告诉我,公元五世纪中期,为加强对亚美尼亚的统治,波斯当局强迫亚美尼亚人改信波斯人信奉的玛达教(拜火教的分支),引起了亚美尼亚民众的强烈反对。

公元450年,东亚美尼亚出现全民起义,起义军的统帅就是马抗的后代瓦尔丹·马米科尼扬。

起义遭到波斯当局的残酷镇压。

公元451年,双方在阿瓦赖尔(现伊朗境内)进行决战。

在战前的誓师大会上,瓦尔丹·马米科尼扬说:“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这句话后来成了亚美尼亚人家喻户晓的名言。

决战打得十分惨烈,双方死伤惨重,瓦尔丹·马米科尼扬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波斯当局也做出了让步,不再要求亚美尼亚人改信玛达教。

482年,东亚美尼亚在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的侄儿———瓦安·马米科尼扬的领导下,再次爆发了反对波斯人统治的起义,最终迫使波斯当局签署和约,使亚美尼亚实际上恢复了自治地位。

从此,瓦尔丹和瓦安·马米科尼扬就成了争取亚美尼亚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英雄。

1991年亚美尼亚独立后,还设立了“瓦尔丹·马米科尼扬”勋章,表彰为争取国家独立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原来中国先祖也是驰骋沙场的勇士”

记者来亚美尼亚时间虽然不长,但感觉当地人对中国真的非常热情。

这其中有马米科尼扬家族的贡献,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和亚美尼亚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已经印在亚美尼亚的民族记忆中。

据亚美尼亚史料记载:公元二世纪时,亚美尼亚商人就从中国运送丝绸和其他商品到西亚和欧洲各地,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延伸做出了贡献;公元1307年,中国广州形成了亚美尼亚第一个在华社区,建有亚美尼亚教堂和规模宏大的商行。

亚美尼亚朋友还告诉我一个当地的传说:远古时,当地有一对兄弟,年长的一位去了东方,他的后代成了中国人;另一位留在当地,后代就是亚美尼亚人……

当我查清亚美尼亚马米科尼扬和中国马氏的关系后,马上打电话约苏里在广场见面。

在瓦尔丹·马米科尼扬塑像前,我对苏里说:“亚美尼亚马氏的先祖马抗是中国一位大将军马超的后代。

马超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套用现代的军衔,最起码也是个上将。”

苏里听完我的讲述,仰望着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的塑像,激动地说:“原来,我们的中国先祖也是驰骋沙场的勇士。

瓦尔丹·马米科尼扬能成为亚美尼亚的统帅绝不是偶然的,应该有遗传基因吧!”

苏里告诉我:“如今,亚美尼亚的马米科尼扬家族人丁兴旺,各行各业都有。

中亚一些国家也有许多马米科尼扬家族的人。

我们在埃里温成立了马米科尼扬家族联谊会,我现在是副会长。”对于我查到他们先祖的身份,苏里非常感激,他很郑重地对记者说:“如果你愿意,可以成为联谊会会员。”记者高兴地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苏里又问我:“请告诉我,我在中国有多少亲戚?”我告诉他:“在中国百家姓中,马姓排名第19位,恐怕有好几百万吧。”苏里听后高兴说:“这就是说,在中国的本家相当于亚美尼亚全国总人口(300多万)!”为加深友谊,我提议:“既然我们都是马超的后裔,那么我们今后就以兄弟相称吧。”一报年龄,我比苏里小了好几岁,自然就成了弟弟。

现在,当我向亚美尼亚朋友做自我介绍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说:“我姓马,和贵国的马米科尼扬氏是本家。”▲

歇后语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故事:

钟繇退守潼关,急忙送信给曹操。

曹操知道丢失了长安,心中十分焦急,便叫来曹洪、徐晃,说:“你二人先带一万人马,代替钟繇守住潼关。

如10日内失掉了潼关,就按军法杀了你们;10日之外,与你二人没有关系。

我统帅大军随后便到。”二人领了将令,星夜急行。

曹仁提醒曹操说:“曹洪性情暴躁,恐怕会耽误大事。”曹操说:“你给我押送粮草,便随后接应。”

曹洪、徐晃到了潼关,代替钟繇坚守关隘,并不出战。

马超领兵来到关下,痛骂曹操三代人。

曹洪大怒,要领兵下关厮杀。

徐晃阻挡说:“这是马超要激怒将军厮杀,切不可出战。

等丞相大军到来,必定会有办法。”马超军队日夜轮流来骂。

曹洪总是要下关打仗。

徐晃苦口婆心地劝他。

到了第9日,在关上看时,西凉军都放开战马,稀稀拉拉地在草地上坐着;许多困乏的军士,在地上睡懒觉。

看到这种情景,曹洪便叫备马,带领3千兵杀下关来,西凉兵弃马抛戈逃跑了。

曹洪奋勇追赶,很是得意。

这时,徐晃正在关上查点粮草,听说曹洪下关厮杀,大吃一惊,急忙率军随后赶来,大叫曹洪收兵。

忽然背后喊声震天,马岱领兵杀来,曹洪、徐晃急回走时,只听鼓声阵阵,山背后又有两支军队挡住去路,左是马超,右是庞德,混杀了一阵。

曹洪抵挡不住,损失一大半军队,才冲出重围,奔到关上。

西凉军随后追来,曹洪等弃关逃走。

庞德一直追过潼关,碰见曹仁兵马,救了曹洪等。

马超接应庞德上了潼关。

曹洪丢失了潼关,奔来拜见曹操。

曹操说:“给你10日期限,为什么9日就丢了潼关?”曹洪说:“西凉军士,百般辱骂,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后来又看见西凉军懈怠,便乘机袭击,不想中了奸计。”曹操说:“曹洪年幼,性格暴躁,你徐晃应该劝说他才好。”徐晃说:“我屡次劝说他,他却不愿意听。

那天我在关上查点粮草,等我知道时,小将军已领兵下关了。

马超后代 三国中的历史人物中马超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我恐怕他遭到敌军袭击,便连忙赶去,已中了贼兵奸计。”曹操大怒,命令杀曹洪。

众官为曹洪求情,才免于一死。

曹操率军直逼潼关。

曹仁说:“可先安下寨栅,然后打关也不晚。”曹操命令砍伐树木,立起排栅,分为三寨:左寨曹仁,右寨夏侯渊,曹操居中寨。

第二天,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

两边都布下阵势。

曹操出马立在门旗下,看那西凉兵士,人人勇健,个个英雄。

又见马超生得面像附着粉,唇像抹了红;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上首庞德,下首马岱。

曹操暗暗称奇,自己拍马上前,对马超说:“你是汉朝名将子孙,为什么要背叛朝廷?”马超咬牙切齿,大骂:“曹贼!你欺负皇上,罪恶深重,杀害我的父亲和弟弟,不共戴天之仇!我要活捉你,吃你的肉!”说完,挺枪直杀过来。

曹操背后于禁出迎。

两马交战,斗了八九回合,于禁败走。

张郃出迎,战了20回合也败走。

李通出迎,马超奋勇厮杀,数合当中,一枪把李通刺下马。

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

曹军大败。

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

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

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

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曹操正走之间,背后赶来一员战将,回头一看,正是马超。

曹操惊恐万状。

左右将校见马超追来,各自逃命,只撇下曹操。

马超厉声大叫:“曹操,你跑不了!”曹操吓得马鞭都扔了。

看看赶上,马超从背后使枪刺去。

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急拔下时,曹操已逃远了。

马超催马追去,山坡边过来一员战将,大叫:“不要伤害我的主公!曹洪在此!”抡刀上前,拦住马超。

曹操才逃了性命。

曹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回合,刀法渐渐乱了起来。

这时,夏侯渊率数十骑赶到。

马超独自一人,恐怕寡不敌众,被他们暗算,便拨马而回。

曹操回寨,叹着气说:“我若杀了曹洪,今日必然死在马超手里!”便叫来曹洪,重加奖赏。

收拾败军,坚守寨栅,不许出战。

【完】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470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