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如何鉴别羧基 醛基的鉴别的具体步骤 1实验目的要求 2仪器装置 3实验原理 4实验步骤 5实验记录 谢谢~啦要具体一点啊

火烧 2023-03-30 16:24:58 1055
醛基的鉴别的具体步骤 1实验目的要求 2仪器装置 3实验原理 4实验步骤 5实验记录 谢谢~啦要具体一点啊 醛基的鉴别的具体步骤 1实验目的要求 2仪器装置 3实验原理 4实验步骤 5实验记录 谢谢~

醛基的鉴别的具体步骤 1实验目的要求 2仪器装置 3实验原理 4实验步骤 5实验记录 谢谢~啦要具体一点啊  

醛基的鉴别的具体步骤 1实验目的要求 2仪器装置 3实验原理 4实验步骤 5实验记录 谢谢~啦要具体一点啊

醛基:鉴别方法有银镜实验和菲林实验。菲林实验比较麻烦,成功率不太高,我说说银镜实验。
实验仪器:试管
步骤:1.制备银氨溶液: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只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是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
2.银银镜反应:在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原理: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乙酸又与氨反应生成乙酸氨,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这个反应叫银镜反应。
CH3CHO+2Ag(NH3)2+ 2OH-→CH3COONH4+2Ag↓+3NH3+H2O
原理是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 实验中的乙醛可以换成其他有醛基的物质。
你要的目的和记录就没了,毕竟这实验是我五六年前做的 。如果硬要填的话,目的就填鉴别醛基,实验记录可以吧上面步骤里的现象填上

蒸发的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仪器,原理及步骤

用蒸发皿的对吧?通常情况下蒸发结晶用于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晶体析出继续加热晶体会越来越多。步骤:就是先装装置,需要铁架台,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加热结束的时候用来放蒸发皿的),坩埚钳(用来夹蒸发皿),烧杯(通常做这种实验药品都是混着杂质然后提纯所以要先将固体药品溶解再转移到蒸发皿中)
这种实验目的:一般是为了提纯某种物质就是你的实验结果要的那种药品

凸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要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
[方案一]
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
[方案二]
①把透镜放在桌子中央,把蜡烛、光屏放在其两侧,刻度尺放在桌子上,如课本图3.3—2所示。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移动蜡烛,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把数据记入表格。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等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数据记入表格。
⑤当蜡烛移到透镜的焦点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这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拿去光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正立还是倒立的填入表格。
实验结论:
[1]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2]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倒立的实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等于2倍焦距。
[3]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4]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的位置时,光屏上不成像。
[5]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上不成像;在光屏端可以发现: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将以上结论简单化,以便于记忆和理解:
u > 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物异侧;
u = 2f,v =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物异侧;
f< u<2f,v >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物异侧;
u = f, 不成像
u < f,v > 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同侧。

如何鉴别羧基 醛基的鉴别的具体步骤 1实验目的要求 2仪器装置 3实验原理 4实验步骤 5实验记录 谢谢~啦要具体一点啊

鉴别蒸馏水和自来水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药品: 步骤1 2 现象:

(1)电阻率——用电导率仪测定
水的电阻率越高,表示水中的离子越少,水的纯度越高。25℃时,电阻率为1.0×10-6~10×106 Ω · cm的水称为纯水,电阻率大于10×106 Ω · cm的水称为高纯水。
(2)pH值
用酸度计测定与大气相平衡的纯水的pH值,一般应为6.0左右。采用简易化学方法检定时,取两支试管,在其中各加水10mL,于甲试管中滴加0.2%甲基红(变色范围pH4.4~6.2)2滴,不得显红色,于乙试管中滴加0.2%溴百里酚蓝(变色范围pH7.6~9.6)溶液5滴,不得显蓝色。
(3)硅酸盐
取30 mL水于一小烧杯中,加入(1+3)硝酸5mL,5%钼酸铵溶液5mL,室温下放置5分钟后,加入10%亚硫酸钠溶液5mL,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呈现蓝色,则不合格。
(4)氯化物
取20mL水于试管中,用(1+3)HNO3 1滴酸化,加入0.1mol/L AgNO3溶液1~2滴,如有白色乳状物,则不合格。
(5)Cu2+、Pb2+、Zn2+、Fe3+、Ca2+、Mg2+等金属离子
取水25mL,加0.2%铬黑T指示剂1滴,pH=10.0的氨缓冲溶液5mL,如呈现蓝色,说明Fe3+、Zn2+、Pb2+、Ca2+、Mg2+等阳离子含量甚微,水质合格。如呈现紫红色,则说明水不合格。
所用实验仪器和药品自己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5个步骤 1.实验题目 2.实验目的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 5.设计表格 感谢!

1.实验题目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2.实验目的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实验器材 光具座 长度相同的两根蜡烛 凸透镜 玻璃板(光屏)
4.实验步骤 1、使蜡烛焰、凸透镜(f=10cm)、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置距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像的特点。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使蜡烛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再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的像的特点。
4、把蜡烛移近凸透镜,使蜡烛在1倍焦距以内时,又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再观察像的特点。
5.设计表格
成像条件 成像规律

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物和像在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理实验设计:测定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筑材 实验步骤 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实验目的:学习用量筒、天平测定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实验原理:ρ=m/V
器材:量筒、天平、小石块、盐水、水、细线、烧杯
实验步骤:测定小石块密度
1、用天平称出小石块质量m
2、在量筒中盛上适当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
小石块的密度ρ=m/(V2-V1)
测定盐水密度
1、用天平称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盐水密度ρ=(m1-m2)/V
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小石块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
量筒中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cm3
小石块密度ρ/g/cm3
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g
量筒中水的体积V/cm3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g
盐水密度ρ/g/cm3

血糖的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

实验设计的主要过程:一、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设计实验的纲要,只有明确实验目的,我们才能设计合理的变量。根据目的又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如:“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这样的实验将来预期的结果是确定的,胰高血糖素一定升高血糖;另一种是探究性实验:“探究光的有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预期的结果实不确定,有多种情况,可能光促进种子萌发、可能抑制萌发或者无影响。
二、做出问题假设
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基础和符合逻辑的论据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性的解释。
三、制定方案
1.明确实验原理
有些实验设计是考查已有知识,题干中往往不会告诉我们实验原理,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材料和用具来判断。如上述例题中如果提供的是第一组实验用具,其实验原理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如果提供的是第二组实验用具,其原理就复杂得多,包括: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淀粉的颜色反应。根据这些原理,先用蛋白酶和唾液淀粉酶混合一段时间后,然后再加淀粉,10min后滴加碘液,如果试管呈现蓝色,说明蛋白酶把唾液淀粉酶水解了,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但有些实验是我们没有学习过的知识,题干中往往会告诉实验原理,我们主要按照其提供的原理应用即可。
2. 选择材料用具:
一般题干中提供的材料和用具都要利用
3. 确定方法步骤(实验程序)
通常实验步骤如下:
(预处理)→分组→处理→观察记录现象,收集数据→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步骤时需注意的问题:
①实验分组最好要有标号(也可采用表格方式)
②大样本量(可重复多次)
③控制单一变量(可变因素):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他的无关变量保持一致,如材料的一致性等
④通常要设置对照实验:根据具体实验,设置对照类型
A 空白对照:不给对照组任何因素处理。如过氧化氢的自然分解
B 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如对同一人的不同条件下的营养状况的研究
C 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互为对照。如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标准对照:以常规的品种、常规的浓度为对照。如实验组注射2mL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胰高血糖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⑤实验步骤最好分步表述
4.设计实验记录方案
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下列实验记录的设计,以保证实验记录科学、准确、客观全面。不丢掉有用的信息为结果分析提供丰富的资料。
⑴ 确定观察和记录的时间
⑵ 根据实验内容设计观察和记录内容,如观察菌落的形态、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小蝌蚪完成变态发育所需要的时间; 在相同的时间内(10min)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等
5. 预期可能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类型和所学的知识)
有时需要标明注意事项:如试剂的配制、实验的安全等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目的?材料用具?实验步骤①?②?实验结论?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① 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② 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③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① 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② 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③ 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酒精的稀释实验步骤,要具体的步骤,谢谢

公式为: 浓溶液的浓度(C1)×浓溶液的量(V1)=稀溶液的浓度(C2)×稀溶液的量(V2)例如 将95%的乙醇配制成75%的乙醇500ml,需95%的乙醇多少ml?(按上式计算):取95%乙醇394.7ml,加水稀释至500ml即得。

氨气的制备实验的具体步骤?实验仪器?

在烧瓶中加入NaOH,再装上双孔橡皮塞(一个装分液漏斗,里面有NH3.H2O,一个装导管,导管另一端接着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管,最后接上口朝下的试管,口要用棉花堵上。无需加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