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曾母投杼相近的成语 成語: 傳聞不如親見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2-12-02 17:03:02 1068
成語: 傳聞不如親見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477成語: 傳聞不如親見注音: ㄔㄨㄢˊ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ㄑ|ㄣ ㄐ|ㄢˋ漢語拼音: chuá wé ù rú qī jià 參考詞語:

成語: 傳聞不如親見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477成語: 傳聞不如親見注音: ㄔㄨㄢˊ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ㄑ|ㄣ ㄐ|ㄢˋ漢語拼音: chuán wén bù rú qīn jiàn參考詞語: 百聞不如一見釋義:義參「百聞不如一見」。見「百聞不如一見」條。Emoji符號: ‍️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傳聞不如親見”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百聞不如一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百聞不如一見」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聽別人述說千百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典源出自《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趙充國是武帝時破匈奴的大將軍。宣帝時羌人入侵邊疆,攻城奪地,殺害吏民。宣帝召集群臣計議,趙充國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帶兵抗敵。宣帝問他需要帶多少兵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軍情在遙遠的地方是很難揣測的,我願意親自到西北邊境去看看,然後擬好作戰計畫,再向陛下報告。」趙充國到了邊境仔細考察後,擬定了駐兵屯守,整治邊境,分化羌人的策略,不久西北邊境終於安定。典源: 此處所列為「百聞不如一見」之典源,提供參考。《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時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問誰可將者,充國對曰:「亡踰於老臣者矣。」上遣問焉,曰:「將軍度1>羌虜何如,當用幾人?」充國2>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3>度,臣願馳至金城4>,圖上方略5>。然羌戎小夷,逆天背畔,滅亡不久;願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為憂。」上笑曰:「諾。」〔注解〕(1)度:音ㄉㄨㄛˋ,推測。(2)充國:指趙充國(西元前137∼前52),字翁孫,西漢隴西上邽人。善騎射,好兵法,熟悉匈奴與羌族的情況。武帝時破匈奴有功,拜中郎將;宣帝時破羌。其言屯田十二便,寓兵於農,為世所推重。卒諡壯。(3)隃:音|ㄠˊ,遠,同「遙」。 (4)金城:古郡。在今甘肅蘭州之西北。(5)圖上方略:繪製地圖,擬定攻討計畫,一同奏上。書證:01.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春秋》以為『傳聞不如親見』,親見之人,斯為審矣。」02.《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臣愚以為傳聞不如親見,視景不如察形。」 成語接龍

“見”字開頭的成語

見異思遷見獵心喜見利忘義見仁見智見義勇為見笑大方見景生情見慣司空見仁見知見異而遷見義勇發見利背恩見義勇往見利忘害見義敢為見少怪多見義喜為見噎廢食

“傳”字結尾的成語

名不虛傳不見經傳道聽途傳據經引傳不見書傳

“傳”字開頭的成語

曾母投杼相近的成语 成語: 傳聞不如親見是什么意思?
傳聞不如親見

“見”字結尾的成語

一孔之見圖窮匕見百聞不如一見井蛙之見捉衿肘見千聞不如一見寡聞少見捉襟肘見有目共見傳聞不如親見一隙之見司空慣見仁智之見寡聞陋見肝膽相見肘捉衿見耳聞不如眼見掣襟肘見有眼共見駭人聞見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傳聞不如親見”分成的單字詳解:

傳, 聞, 不, 如, 親, 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