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歌曲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养“士”之风盛行,其实是春秋战国成就了“士”

火烧 2021-12-31 06:36:24 1055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养“士”之风盛行,其实是春秋战国成就了“士” 春秋战国时代是社会剧烈变化的时代,这个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以及社会阶级和社会结构都出现了深远的历史变化。这其中出现了四位杰出的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养“士”之风盛行,其实是春秋战国成就了“士”  

春秋战国时代是社会剧烈变化的时代,这个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以及社会阶级和社会结构都出现了深远的历史变化。这其中出现了四位杰出的人物,分别是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他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礼贤下士,重视人才,以养“士”著称,而这个士不仅仅只有学士,还包括术士,策士,方士以及众多的食客。四公子的“养士”行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吕不韦就深受其影响,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记载:“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掌握秦国大权之后的他手下养了许多的“士”,这些士人之中人才众多,不仅帮他完成了《吕氏春秋》这部巨作,还出了李斯这样的秦朝高官。

春秋战国书简

“士人阶层”的兴起和周王室的衰落关系密切。自周王室在周幽王作死般的“烽火戏诸侯”为界限,周王室的权力,势力都在不断下移,从此之后周天子虽然名义上还是尊贵无比,但是实际所掌握的权力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士”这个原本介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社会阶层开始崛起。那么为何养“士”之风会在春秋战国兴起呢?

在我看来,养“士”之风的兴起最根本的原因来自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竞争。

正所谓,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国的不断强大,造成了主弱臣强的局面。各个诸侯国之间为争夺霸主地位,不断发生摩擦。这样的环境下,给了各个领域的人才发展的空间,“士”的生存土壤不断扩大。王充的《论衡·效力篇》把这种情况下的养“士”之风说得淋漓尽致:“六国之时,贤才为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丧。”

诸子百家

各国诸侯为富国强兵,四处收罗人才,尊养士人,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战国时期的魏文侯。魏文侯不但开启了养“士”的先河,而且他不旦养“士”更加尊敬“士”。《资治通鉴·周纪一》:“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魏文侯对于孔子弟子的子夏,田子方的态度,吸引了大量人才的归附,一时间魏国人才济济,魏文侯也成为了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歌曲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养“士”之风盛行,其实是春秋战国成就了“士”

最后统一中国的秦国,起初由于不重视人才,在初期的春秋战国争雄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幸好秦国地处蛮荒,国风剽悍,才没被灭国。但是到了后期,对“士”最有吸引力的却是秦国,这也是为什么最后秦国能够灭六国,统一中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正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让“士”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士”也愿意在这样的土壤中奋发生长,才造成了养士之风盛行,才有了诸子百家,万花齐放的灿烂时代。

春秋战国(7)魏国(33)秦国(75)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