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五果之首 五果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火烧 2021-11-01 16:50:37 1052
五果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梵语 añca halā i。五种果之意。 一 六因所生及道力所证有为无为之果,计有五种之别。即: 一 等流果(梵 i ya da- hala),又称依果、习果。 二 异熟果
五果之首 五果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五果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梵语 pañca phalāni。五种果之意。(一)六因所生及道力所证有为无为之果,计有五种之别。即:(一)等流果(梵 nisyanda-phala),又称依果、习果。(二)异熟果(梵 vipāka-phala),又称报果。(三)离系果(梵 visajyoga-phala),又称解脱果。(四)士用果(梵 purusakāra-phala),又称士夫果、功用果。(五)增上果(梵 adhipati-phala)。其中,离系果属无为果,余四果均属有为果。又于有为果中,等流果系自六因中之同类、遍行二因而来,异熟果则由异熟因而来,士用果由俱有、相应二因而来,增上果由能作因而来。离系果属由择灭无为,即非生法,非自六因而生,唯以道力所证,故虽说为道果,然不同于其他四果由六因而来者。此系俱舍论等之说。成唯识论等则说十因、四缘而生五果。依成唯识论卷八之意,十因之中,以牵引因、生起因、定异因、同事因、不相违因得异熟果;以牵引因、生起因、摄受因、引发因、定异因、同事因、不相违因得等流果;以摄受因、引发因、定异因、同事因、不相违因得离系果;以十因得增上果。得士用果有二义,一以观待因、摄受因、同事因、不相违因得之;一以观待因、牵引因、生起因、摄受因、引发因、定异因、同事因、不相违因而得。〔大毘婆沙论卷一二一、俱舍论卷六、杂阿毘昙心论卷三、显扬圣教论卷十八、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十五、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本、俱舍论光记卷六〕(参阅「五种果」118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