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从什么字什么的成语 成语: 过自菲薄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火烧 2021-10-24 23:47:38 1045
成语: 过自菲薄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过自菲薄 成语简解 编号: 3278成语: 过自菲薄注音: ㄍㄨㄛˋ ㄗˋ ㄈㄟˇ ㄅㄛˊ汉语拼音: guò zì fěi ó参考词语: 妄自菲

成语: 过自菲薄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从什么字什么的成语 成语: 过自菲薄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过自菲薄 成语简解 编号: 3278成语: 过自菲薄注音: ㄍㄨㄛˋ ㄗˋ ㄈㄟˇ ㄅㄛˊ汉语拼音: guò zì fěi bó参考词语: 妄自菲薄释义: 义参「妄自菲薄」。见「妄自菲薄」条。Emoji符号: 薄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过自菲薄”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妄自菲薄」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为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曾败曹操于赤壁,佐刘备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刘备讨伐孙吴,兵败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他便辅助后主刘禅,立志光复中原。曾上奏章(《文选》称为〈出师表〉)予后主说:「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还有侍卫的大臣和忠勇的将士肯为国家效力,是因为他们为了报答先帝的恩惠。陛下应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以光大先帝的遗德,鼓舞忠臣志士们的士气,不应该看轻自己,援引不适当的例证,阻塞了忠心爱国的人进谏言的途径。」建议后主刘禅广开言路,多听各方的意见。后来原文中的「妄自菲薄」演变成一句成语,用来比喻过于自卑而看轻自己,不知自重。典源: 此处所列为「妄自菲薄」之典源,提供参考。#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据《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引)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德) 〔听〕,以光先帝1>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2>,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注解〕 (1)先帝:指刘备(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西元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建章。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諡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2)引喻失义:援引例证而有所不当。见「引喻失义」。 〔参考资料〕另可参考: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据《文选.卷三七.表上》引)书证: 01.宋.李觏〈富国策〉其一:「语后世之盛王,必称文、景,其故何哉?以能适时之变,过自菲薄而然也。」 成语接龙

“过”字结尾的成语

得过且过饰非文过一笔三过

“过”字开头的成语

过河拆桥过犹不及过桥拆桥过桥抽板过隙白驹过自菲薄过市招摇过望之喜过隙之驹

“薄”字结尾的成语

妄自菲薄临深履薄西山日薄过自菲薄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过自菲薄”分成的单字详解:

过, 自, 菲, 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