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一直说想见你 想问一种随身听不知道叫什么就见过几次
想问一种随身听不知道叫什么就见过几次
是91年索尼推出的MD(MINIDISC)技术~ 当时主流的有CD和磁带随身听,所以MD的设计出发点就是要做一个声音接近CD,而且体积比CD更小巧的机器~~
虽然最早的几台MD随身听体积和CD随身听相当,但是之后随着技术的更新,体积进一步缩小~
MD随身听和磁带随身听一样,分为录放型和单放型~
录放型就是既可以播放MD盘,也可以为空白MD盘录音(有些磁带随身听也是这样),单放型顾名思义就是只能播放有内容的MD盘,不能录音~~
MD我认为有如下优点。
1.体积小巧,这是相比CD随身听和磁带随身听而言,基本上都能很方便的放在兜里,便于携带~
2.声音出色,最开始的MD用光纤录音,加上索尼先进的编码算法,保证了声音的质量,能够接近CD的效果~ 可以说当时索尼,松下,夏普等日本厂商都是把精力放在MD的研发上了~ 相比较CD和磁带随身听都不是那么上心~

3.易于编辑,比如歌曲名,专辑名称等都可以在机器上编辑,在还没有MP3格式的当时,算是很先进的了~ 而且MD盘很便宜,一张空白的只有十几元~ 而且MD的播放时间很长,标称的高至几百小时续航,实际使用来说,几十小时是没有问题的,这一点上是MP3随身听无法达到的~
4.结构复杂,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非常有科技感~ 用起来的感觉绝对是CD随身听和MP3随身听比不了的~~
缺点:
1.一个是录制MD盘比较麻烦,想要得到高品质的声音就必须要用光纤线同步录制,而且MD盘容量小,只有160MB左右~ 虽然后来推出了NETMD,但是传输仍然比较麻烦~
2.寿命短,由于内部机械化程度太高,结构比CD MP3等播放器复杂的多,所以寿命也很短,一般的使用两三年就会陆续出问题~
3.售价高,MD是电子消费类产品,每一届推出的新型号,录放型的主流机型都要2000元人民币左右,单放型也要1500元左右,售价是索尼自家的CD随身听的两倍,相比CD随身听来说还是贵了很多~ 大多数人买个几百元的MP3随身听就可以满足,对声音要求也不高,MD这样的消费类产品适用人群自然不多~
MD技术非常封闭,只有少数日本厂商掌握,历史上生产MD随身听的厂家不过索尼,松下,爱华,先锋,建伍,夏普,天龙等都是日本厂家,不利于推广,到了上个世纪末,MP3格式的推广,以及发展至今,更是对MD产生了巨大冲击~ 而且现在很多MP3都支持无损压缩格式,就连以声音为卖点的HIMD技术也不占太大优势~
以上诸多因素导致各个厂商都放弃了MD的开发,MD随身听基本上宣告灭亡~ (MD技术现在用在索尼PSP上面,他使用的UMD就是MD碟片的大容量后续产品)
其实MD技术是根据MO技术转化而来的,只不过MO盘没有用于随身听~ 韩国还开发过一种和MD相似的存储介质叫DATAPLAY,也是一种小巧的碟片,生产过几款随身听产品,不过最终还是没有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