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李卫摊丁入亩在第几集 雍正王朝:李衛喝過的剩水,圖裡琛為何接過來就喝?
雍正王朝:李衛喝過的剩水,圖裡琛為何接過來就喝?
《雍正王朝》中,要論職場“老油條”,圖裡琛當之無愧。他不僅在康熙朝深受信任,在雍正朝也能如魚得水,不出意外的話,到了乾隆朝也能平安退休。在處處都是坑的宮廷,圖裡琛能夠屹立不倒,憑的還是自己的高情商。營救弘歷時,他在兩江總督府喝水時的手忙腳亂,就表現出他的立身之本。
時間緊,任務重
雍正擺平胤禩後,僅僅只是結束了他這一代人的奪嫡,下一代的儲位之爭隨之上演。通過獄中的隆科多,雍正已經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也感受到弘歷的危險。因此,他才會派圖裡琛去江南救弘歷。

圖裡琛出發時,就明白自己承擔的角色和任務。弘歷是大清王朝下一任接班人,跟雍正走的近的人幾乎都知道了。事情辦成了,弘歷得救,圖裡琛就立了一件大功,還能得到下一代皇帝的信任;一旦任務失敗,弘歷有個三長兩短,他自己也吃不飽兜著走,說不定還要被弘時盯上。因此,圖裡琛救弘歷的任務,其實也是救他自己,他絲毫不敢耽擱。
何況,從雍正殺弘時之後,圖裡琛給弘歷的眼神來看,他很早就已經投靠弘歷。他一向忠心耿耿,這次未來主子有生命危險,能不急嗎?
當一個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於一個焦點時,他就能全力以赴。圖裡琛馬不停蹄地跑到江南,見到李衛後,按照常理,同僚見面總少不了一番恭維,但他連一句廢話都沒有。他是真的著急啊,時間就是生命。暗殺弘歷的人,他心知肚明;奪嫡的殘酷性,他也了然於胸。他要與時間賽跑,趕在弘時行動之前,把弘歷救出來。時間緊人就容易著急,一旦著急就顧不上喝水這種小事了,管他誰喝過的水,解渴就行了。
“喝”給李衛看,表現事情的嚴重性
官場或職場上有個不成文的“陋規”,臨時性不是很急的事,不曉得拖到猴年馬月。李衛是兩江總督,平時公務纏身,忙著攤丁入畝,忙著搞應酬。你圖裡琛如果表現不急,人家李衛更不會當回事;你忙忙品嚐茶水,人家李衛只會更加悠哉遊哉;你敢淡定,人家李衛為了盡地主之誼,只會好酒好肉地為你接風,更加耽擱時間。
在事情緊急的情況下,再說出有人要暗害寶親王,肯定比慢慢說說更有效果。弘歷就在李衛的地盤上,剛剛被李衛招待過,你圖裡琛有條不紊地說人家有危險,這很難讓人相信。所以,要想引起李衛的重視,圖裡琛要表現出急迫感。
拉近與李衛的距離,雙方利益捆綁
圖裡琛去江南救人,不是他以及幾個隨從可以搞定的,需要李衛的配合,但他之前與李衛又不熟。怎麽辦?臨時公關。圖裡琛喝了李衛喝過的水,其實也是給他的暗示:
一、你的水就是我的水,我的也是你的,大家同朝為官,不分彼此,此刻應該同舟共濟,否則覆水難收;
二、我喝了你剩下的水,你也分擔一點我剩下的擔子,事情辦成了,功勞就像這杯水,我們一起喝;事情搞砸了,你我共同承擔,到時連水都沒得喝;
三、我欠你一杯水的人情,今後有人給你潑髒水,我可以替你搞定。
事情辦完後,李衛是要回京複命的,要把工作過程給雍正匯報的。圖裡琛心裡也清楚吧,李衛幾乎就是雍正的乾兒子,受信任程度不是他能比的。圖裡琛本就一個“戲精”,當初在熱河,康熙撞破太子和鄭春華那點時時,他就假裝“有事”,跑得遠遠的。這次故技重演,劇情不同,但本質上都是演戲,他導演好喝水的細節、人情,將來李衛把此事告知雍正,比圖裡琛自己說更有說服力。
秋媚說:圖裡琛這種“人精”,“精”在能夠隨時望風而動,也能對皇權數十年如一日地忠誠。他是一位被宮廷侍衛耽擱的“影帝”,能在細節上演到滴水不漏,能讓外人分不清真實面目,雖是一個小人物,卻能在夾縫中遊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