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掌握要领是什么意思 成语: 鲜得要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火烧 2021-09-27 21:05:54 1044
成语: 鲜得要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鲜得要领 成语简解 编号: 3162成语: 鲜得要领注音: ㄒ|ㄢˇ ㄉㄜˊ |ㄠˋ ㄌ|ㄥˇ汉语拼音: xiǎ dé yào lǐ g参考词语

成语: 鲜得要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鲜得要领 成语简解 编号: 3162成语: 鲜得要领注音: ㄒ|ㄢˇ ㄉㄜˊ |ㄠˋ ㄌ|ㄥˇ汉语拼音: xiǎn dé yào lǐng参考词语: 不得要领释义: 义参「不得要领」。见「不得要领」条。Emoji符号: 要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鲜得要领”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不得要领」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要」和「领」是指衣服的腰部和领子,比喻事物的重点。《史记》里记载,汉武帝时,匈奴攻破西域的月氏国,还将月氏王的头颅拿来当酒器,人民对匈奴心生憎恨,想要报仇却没有兵力。汉室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是难得的好机会,便派张骞出使月氏,寻求联盟以对抗匈奴。月氏在匈奴西方,要到月氏必须先经过匈奴。张骞到了匈奴后就被俘虏,滞留在那里长达十余年,娶妻生子。然而忠心为国的张骞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后来找到机会逃往大宛国。大宛王素闻汉帝国的富强,见到张骞非常高兴,问他有什么须要帮忙的地方。张骞便将欲通使月氏,却受阻于匈奴的事告诉大宛王,并承诺若能帮忙抵达月氏国,汉室必定有丰厚的赏赐。大宛王欣然同意,张骞便在大宛的护送下,经由康居来到了月氏。月氏王被匈奴杀害后,月氏人离开故乡,向西逃到大夏国附近,逐渐安定下来。那里土地丰饶,民生安乐,十几年过去后,月氏人已没有报复匈奴的念头了。张骞又从月氏到了大夏,希望借由大夏得到与月氏合作的机会,却仍无法达成目标。在那里待了一年多也没有进展,只好打道回府。在回程的路上,又被匈奴俘虏,滞留了一年多后,适逢单于过世,匈奴国内情况混乱,张骞才找到机会带着妻子及一名部下逃回国。文中「不得月氏要领」,即是指张骞达到与月氏结盟的目的。后来「不得要领」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无法掌握要点或主旨。「要领」本来指「腰领」,后来转读为重要之「要」,遂读四声。典源: 此处所列为「不得要领」之典源,提供参考。《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1>已为胡2>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3>大夏4>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5>,殊无报胡之心。骞6>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注解〕 (1)大月氏王:大月氏国王。大月氏,为西域古国,本居敦煌、祁连间,汉时为匈奴所破,西走,建都薄罗城,号大月氏。氏,音ㄓ。 (2)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诸民族的通称,此指匈奴。 (3)臣:臣服。 (4)大夏:西域古国。 (5)汉:西元前206∼西元220,汉高祖刘邦灭秦,打败项羽所创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历时四百年之久。因其间曾被王莽篡夺,后刘秀又将王莽消灭,重建汉室,故史称汉光武帝刘秀以前为前汉,以后为后汉。 (6)骞:张骞(?∼西元前114),字子文,西汉成固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并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书证: 01.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一一.书学.隶书》:「故世之学者虽多,鲜有得其要领,至视为绝学,有以也夫!」 成语接龙

“领”字开头的成语

领异拔新

“鲜”字开头的成语

鲜得要领鲜廉寡耻

“领”字结尾的成语

掌握要领是什么意思 成语: 鲜得要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提纲挈领不得要领提纲振领鲜得要领握纲提领举纲持领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鲜得要领”分成的单字详解:

鲜, 得, 要, 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