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妃墓里有尸骨吗 武惠妃墓,武惠妃是谁 武惠妃下场如何 武惠妃墓在哪?
武惠妃墓,武惠妃是谁 武惠妃下场如何 武惠妃墓在哪?
武惠妃是谁 武惠妃下场如何 武惠妃墓在哪?
武惠妃剧照
武惠妃是谁,武惠妃其实是唐玄宗的一位爱妃。但是因为武惠妃因为陷害了当时的太子及其他两位王子,心中总是充满了惶恐,认为自己老是看到他们的冤魂,最后导致自己卧病不起。武惠妃下场是被自己吓死的。那么这位武惠妃墓在哪里呢?
武惠妃是谁
人们都知道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其实在杨贵妃之前,唐玄宗就有过一位宠妃,她就是武惠妃。据记载,武惠妃出生于公元699年,在公元737年逝世的。这位武惠妃跟武则天还是亲戚呢,武则天是她的姑祖母。或许也是因为她们之间的这点血缘关系吧,武惠妃也是一个天生丽质的大美女,而且在歌舞方面也比较擅长。
武惠妃因为父亲死的早,所以从小就是在宫中长大的。由此可见唐玄宗和武惠妃还是一对青梅竹马呢。在公元724年的时候,武氏被封为了惠妃。虽然是妃子,在礼节待遇上,她已经是皇后的等级了。她的家人也因为她而升了官。
武惠妃与唐玄宗的感情一直都很不错,所以在武惠妃逝世之后,就被追封为贞顺皇后,安葬在敬陵。
武惠妃下场
因为唐玄宗对武惠妃宠爱有加,想要立她为后,但是因为臣子的建议,担心武惠妃会扰乱朝堂,另外也担心惠妃做了皇后之后,会对当时的太子造成不利,所以最终还是没有封惠妃为后。从此惠妃跟太子之间就有了很大的嫌隙。甚至后来惠妃陷害太子等人,以至于他们被贬为了老百姓,没多久就被害死了。惠妃在太子死了以后就得了疑心病,觉得总是看到冤魂。最后也因为这疑心病把之间也给吓死了。
武惠妃与唐玄宗本应该有一个很美好的结局,但就因为惠妃自己的私心、疑心,不仅破坏了这段爱情,最终还自食其果,吓死了自己。
武惠妃墓在哪里
武惠妃墓是位于西安市附近的庞留村。关于唐武惠妃墓的发现在考古界可以说是一次另类的发现。武惠妃墓首先是被盗墓者发现的,后来考古部门为了抢救这座古墓才开始挖掘的。没想到这一挖掘就有了惊人的发现,经过墓中古物的碎片,专家们确定了这就是唐朝武惠妃的墓。
武惠妃石椁的介绍
武惠妃石椁系唐代珍品,原葬于西安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贞顺皇后陵墓,该石椁为立体减底浮雕做法,为宫殿形状石椁,结构由5 块椁顶、10块廊柱、10块椁板、6块基座,共31块雕刻有精美图案的石头组成,高约2.3米、宽约2.6米,长约4米。
其内外均雕刻有侍女、花卉、鸟兽等,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是一件难得的唐代文物珍品,在全国已发掘的20多所唐代墓葬中体量是最大的,反映的内容最丰富;色彩保存最好;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扩展资料
武惠妃石椁风波:

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武惠妃“敬陵”被盗,墓内文物基本被盗空,一具彩绘石椁被走私出境。
2006年2月,陕西省、西安市警方联手成功破案,抓获以杨彬为首的特大文物犯罪团伙,收缴文物100余件。
2010年4月30日,流失美国长达6年之久的武惠妃石椁,在陕西省警方历经四年追索后回国。由公安机关正式移交给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具石椁面阔3间、进深两间,呈仿宫殿造型,由31块石材组成,包括5块椁顶、10块廊柱、10块椁板和6块基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惠妃石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惠妃
武惠妃石椁的武惠妃身份揭秘
武惠妃(699-737年),字落衡,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恒安王武攸止之女,母为郑国夫人杨氏。
父亲早逝,养于宫中长大,得到武则天庇荫。性情乖巧,善于逢迎。唐玄宗即位后,初封婕妤。勾结权臣李林甫,构陷皇后王菱和太子李瑛兄弟三人,晋封惠妃,礼节等同皇后,生下夏悼王李一、怀哀王李敏、寿王李瑁、盛王李琦,女上仙公主、咸宜公主、太华公主。
开元二十五年,去世,追赠皇后,葬于敬陵,谥号贞顺。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废除皇后祠享,唐代宗即位,废黜谥号。
扩展资料
武惠妃轶事典故:
武惠妃死后,玄宗追赠贞顺皇后,葬于敬陵,并立庙祭祀。
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武惠妃“敬陵”被盗,墓内文物基本被盗空,一具彩绘石椁被走私出境。
2006年2月,陕西省、西安市警方联手成功破案,抓获以杨彬为首的特大文物犯罪团伙,收缴文物100余件。
2010年4月30日,流失美国长达6年之久的武惠妃石椁,在陕西省警方历经四年追索后回国。由公安机关正式移交给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具石椁面阔3间、进深两间,呈仿宫殿造型,由31块石材组成,包括5块椁顶、10块廊柱、10块椁板和6块基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惠妃
武惠妃石椁什么用的
武惠妃石椁是放棺材用的,古人将遗体放进木质棺材里,再将棺材放到石质棺椁中,主要是避免木材日久腐烂。
武惠妃石椁原葬于西安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贞顺皇后陵墓,该石椁为立体减底浮雕做法,为宫殿形状石椁,结构由5 块椁顶、10块廊柱、10块椁板、6块基座,共31块雕刻有精美图案的石头组成。
高约2.3米、宽约2.6米,长约4米,其内外均雕刻有侍女、花卉、鸟兽等,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是一件难得的唐代文物珍品,在全国已发掘的20多所唐代墓葬中体量是最大的,反映的内容最丰富;色彩保存最好;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扩展资料
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犯罪团伙盗挖西安一唐代陵墓。用炸药等打开陵墓后,犯罪分子被墓葬规格所震惊,尤其是一套图案精美的彩绘石椁,成了盗窃主要目标。该团伙先后6次入墓盗掘,并在公安局、派出所门口和盗墓周边站岗放风,监控警方动向。对石椁采取分解、打包的方式盗出,分批装箱偷运到广州。
2006年1月5日,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成立专案组。2006年2月13日,警方破获该犯罪团伙,嫌犯交代,石椁后又在香港以100万美金的价格倒卖到境外,但拒不交代石椁去向。
2007年12月,专案组获悉,石椁已被卖到美国,目前在一名美国古董商人手上。2010年3月4日,美国古董商同意无条件将石椁归还。
2010年4月17日,重达27吨的石椁运抵广州港。4月30日,漂泊6年多的珍贵文物贞顺皇后陵被盗石椁抵达西安。6月17日,举行移交仪式。该石椁经修复后,将存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免费供人参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惠妃石椁
历史上的梅妃墓在哪?
版本一
等唐玄宗回京,派人找梅妃,终于在上阳东宫井中找到她的遗体。梅妃为了守住清白,让人用白绫紧裹全身投井。 版本二 梅妃遇难的消息传回莆田,乡亲们深情地怀念她,兴建浦口宫供奉她,以为永久纪念她。相传梅妃之父(或兄弟)曾要求朝廷以妃骨归葬故里,明皇准许。葬地就在江家祖坟。“墓下种梅数十株,鹭鸟宿焉”。 版本三 安禄山叛乱,唐玄宗来不及带上冷宫中的梅妃就出逃。后长安陷落,城中一片兵荒马乱,梅妃孤苦无依决定自尽之时,被一白衣女子所救,用白驴把她载到了白云山中的小蓬瀛修真观。 版本四 至德元年六月十三日,黎明,玄宗只与杨贵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近宦官、宫人从延秋门出走。 妃、主、垦孙在外者,包括困于冷宫的梅妃,皆弃之不顾。这一天,百官皆不知皇帝已出逃。等唐玄宗回京,派人找梅妃,下诏,只要有人找到她,官升两级,赏钱百万。有一宦官献了一幅梅妃画像,皇帝说:“挺像,只恨不是活的啊”,再在上面题了一首诗怀念梅妃。 某天梅妃托梦给皇帝,梅妃说:“当年陛下逃难时,我死在乱兵的手上,有可怜我的人,把我埋在池子东边的梅树下”。最终在温泉池边梅树底下,找到了梅妃尸体,外面用锦褥裹着,上面堆着差不多三尺厚的土。察看梅妃身上肋下有刀痕。唐玄宗放声大哭,以妃礼改葬。又命人在她的墓地四周种满各种梅树,并亲手为她写下祭文 下场(9)武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