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出国留学孩子的话 中国的家长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中国的家长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中国家长到底是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中国家长为什么有钱没钱都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在中国,出国留学是孩子的梦想,更是家长的期待。有的从小学开始,有的从中学开始,有的从大学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将孩子送到国外学习。那么中国家长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认为,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投资,以自己的事业、前程,甚至是家庭幸福为抵押的一种高风险投资。这就必须考虑回报,留学前就必须要考虑这个投资是否会有好的回报。在中国,出国留学是孩子的梦想,更是家长的期待。有的从小学开始,有的从中学开始,有的从大学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将孩子送到国外学习。那么中国家长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一、学习英语 培养独立能力
在一家媒体工作的黄女士几年前就把17岁的女儿送到纽西兰读书。当时她女儿的理科成绩不好,英语和语文学得还挺好,加上女儿从小胆子小、独立能力差,黄女士希望女儿出国好好学英语,也锻炼锻炼。
女儿出国时毕竟年龄小,缺乏自控意识,在国外受其他同学影响经常出去玩,耽误了学习。黄女士特地飞到纽西兰与女儿长谈了一次,女儿后来终于完成了学业。现在,她女儿已回国作了一名翻译,因为英语好,又能吃苦,单位领导对其很满意。
小结:
总的来看,出国留学利大于弊,但考虑到孩子的自控能力,最好在中国国内读完本科后再出国留学。
二、开阔视野,希望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
李华先生的女儿尽管才上高二,但他已决定不让女儿参加明年的高考,今年就送女儿到国外留学。他说女儿明年如果参加高考也能考上一般的高校,在他看来,中国国内除了北大、清华等少数一流高校外,其他高校的教学品质和教育水准在国际上排名一般都不是很好。女儿如果上不了国内一流大学,还不如送她到国外就读。
李先生认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精通外语、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他女儿这一代人的成长目标。
小结:
孩子出国留学后能把外语学好,在国外接触到的多元文化确实可以使他们视野更开阔,当然这也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也是为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三、家长攀比,别人送我也送
“我一个亲戚的女儿才上小学二年级,就送去英国读书了。”市民张静说,“我打算送儿子到英国读高中,享受英式教育。”
她介绍,目前,儿子就读的私立学校,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时就开始张罗留学的事。张静说:“娃儿的同学差不多都要出国读书,娃儿不去,好像心里很过不去。”
小结:
留学有一定风险,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有专家就建议,留学作为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到哪个国家、学什么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等,一定要做好计划,不要盲目跟风。应该根据家庭经济状况量体裁衣,设计一套适合孩子的留学方案。
四、怕孩子变坏
刘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初三,成绩在班里处于中游,属于“重点高中无望、普通高中又无忧”的那一类,所以与班里大部分埋头苦读的同学相比,他倒是很轻松,每天放学回家不是听音乐就是打电玩,再这样下去实在是没什么前途。她认为这个年龄的小孩子人生观还没有最终形成,是最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万一真走了歪道,再想扳回来就麻烦了。
于是刘女士和老公就动起了把他送到国外去读书的念头,觉得反正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在澳大利亚又有一位远房亲戚可以照顾他,不如索性到那儿去念高中,将来升大学也容易点。儿子对此也没有异议。
小结:
虽然有不少孩子是通过出国读书变得懂事起来的,但是孩子年龄小,到哪年龄也不会大一岁,自理能力不够,到国外难道就不怕学坏了吗?
五、出国留学是为了深造
张先生的儿子很聪明,成绩也特别好,奥林匹克竞赛次次拿奖,学校里奖状也不知道拿了多少。本来家长也没想到要让孩子出国留学,有一次开家长会,孩子的班主任特地跟张先生谈了一次,说孩子理科那么好,如果有机会的话应该让他出国念书,国外理科方面的教育在实验条件和理论研究上都比国内好,在国外深造过之后,将来会更有出息。而且要出国,就要中学的时候办,等到大学读了一半了,一个是签证难了,另一个也浪费了读书的时间。张先生和儿子交流后,发现他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和打算,最终为了孩子能成才,决定送他出国去试试看。
小结:
像张先生孩子这样在中学成绩特别好的学生申请出国读大学的也挺多,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的只有考不上大学的人才会想出国混张文凭。这样的孩子到名牌大学里深造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六、孩子成绩太差了
马先生说,让孩子出国是万不得已的方案,要不是儿子的成绩不好,没希望考上好的大学,他才不会想到把那幺小的孩子送出国。他儿子在一所普通中学读书,成绩中等,想和重点高中的学生竞争那几所重点大学,困难很大。而且马先生认为在国内一般大学读书的学生因为就业会有些问题,纷纷申请出国。他说如果辛辛苦苦参加了高考,考中一所并不理想的学校,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过了两年再出国,那不是耽搁时间吗?所以,他觉得让孩子早点出国是良策,不管他在那里考上什么大学,在现在人的眼里,出国总是能够镀一层金回来的。
小结:
我们只能希望马先生的儿子到时能有比较好的发展吧。但是镀金主要还是体现在孩子学习能力上,出国留学的高昂学费不可小觑,并不是每一个成绩差的孩子都有马先生儿子这样的爹。
七、学习国外的新理念
读高一的冷同学说,“我想出国,并不是看重那张‘洋文凭’,主要是想多学一些先进技术和理念。记得上初中时,我们学校和澳大利亚的一所中学长期交流学生的活动。有一次,我们一起做一道奥林匹克竞赛题目:一天中分针、时针共有几次处在平行位置。中国的学生马上就准备了草稿纸,列好方程式开始运算,可外国的学生却直接拨动手表的时针、分针。我很希望接受这样的教育。”
小结:
中国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国外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国外一些新的学习理念和灵活的教育模式,更适合那些语言基础不错,性格开朗,且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都较强的学生。
八、家长个人意愿
为了让女儿逃避严峻的高考,周爸爸就动起了让女儿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念头,他有个生意上的好朋友在那里定居,可以担当女儿的监护人。而且他觉得自己年轻时没机会出国留学,现在条件好了一定要送女儿去留学。周爸爸认为把女儿送到国外读书,即使什么也没有学到,在那个环境里英语水平肯定会不同一般,况且还有人照顾。然而,女儿却觉得爸爸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是他不太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考上名牌大学,从而决定让自己出国,这是逃避高考的一条迂回之路。而且女儿觉得出国要花很多钱,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
小结:
对于这样比较有信心考上国内大学的同学,原本在国内可能可以考所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的,前途也能够看得见的。但是突然将孩子送出国外,失去在国内挤独木桥的勇气和信心,反倒会让他们不知道以后是怎样了。
九、中介机构的推波助澜
41岁的陈某是一国有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从儿子出生,便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为儿子将来出国留学攒钱。儿子成绩也不错,2008年,刚考入一重点高中,班主任也说上重点大学应该没问题。
一次在一留学中介机构听到消息,说当下金融危机,中国学生申请出国留学更容易。于是陈某动摇了原先的计划,将儿子送到了澳洲,然而正是金融危机,一年后该学校倒闭了,陈某的儿子也失学了。
小结:
留学,这条看似繁花似锦的路上不乏陷阱。一些“黑中介”看准不少家长让孩子留学的迫切心理,早就挖好了坑。为了争生源拿回扣,不把孩子前途放眼里,而一些中国学生和家长对国外教育都不太了解,也不知道哪个国家、哪所学校学习更合适。
十、国外的教育方式
“我妈妈觉得中国的教育不太适合我,希望我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15岁的徐小白言语中透着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成熟稳重。为了实现出国梦想,她从安徽的小城镇来到北京,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的高一新生。“高考实在太累,干脆送孩子读国际高中,以后直接申请国外的大学。”重庆余女士也这么说,孩子不用应付高考,能扎扎实实地学知识。“留学接受新的教育方式,回国后也许发展潜力更大。”
小结:
关于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看法各有不同。中国教育态度与国外教育态度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所以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是缺点。国外可能更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格特质的培养,加上外国大学是“宽进严出”。
通过留学途径移民
家住深圳南山区的某位投资公司高管尤先生说,教育也是一种投资,我周围不少人都准备通过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方式移民。
所以尤先生儿子从中学开始便到了加拿大。尤先生还说,他准备让孩子在国外念完书,就直接在那边找工作,然后会在那边买房置地。等自己退休后也到那边养老。
小结:
许多家庭将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主要是考虑到当地的教育、医疗和退休生活,为将来移民做准备。有的是先让孩子出国读书,等时机成熟再争取孩子先移民进而举家移民的战略。拥有当地高等教育学历和正式工作者更容易拿到绿卡。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校再走向社会,逐渐融入当地社会,留学无疑充当了移民的敲门砖或者跳板。但随着各国移民政策的变化,这条途径未必会一直有效
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投资,以自己的事业、前程,甚至是家庭幸福为抵押的一种高风险投资。这就必须考虑回报,留学前就必须要考虑这个投资是否会有好的回报。在中国,出国留学是孩子的梦想,更是家长的期待。有的从小学开始,有的从中学开始,有的从大学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将孩子送到国外学习。

1.开阔眼界和经验;
2.学习与该国有关的语言、文化知识;[1]
3.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在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留学的学生中,这个原因最为常见。
4.外交原因。政府之间为了表示亲善合作,可能互派学生,官员或者军人到对方学校学习。
5.与移民有关的原因;
6.随父母暂时居住在外国的未成年人。
7.以留学生身份申请学生签证,获得暂时定居权。
8.熟悉该国社会,积累经验,为以后永久性定居作准备。
9.为将来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打下基础。
可以在之前学个对外汉语 以后也能多条和老外交流的途径
中国家长为什么送孩子出国留学
1.学习英语、培养独立能力
在国外,毋庸置疑的就是让孩子一定会有拥有一种语言环境,在国际化的交流上面,没有任何的问题,这是最基本的原因。
送孩子出国留学,不仅可以拿到和国内同样的硕士文凭,更重要的是,国外接触到的多元文化,使孩子视野更开阔,看问题会多元化。
当然这也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也是为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2.教育理念
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全面发展,国外的教育理念迎合了家长的需求。
国外可能更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格特质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发现自身兴趣。
3.国际工作经验
在国外有工作经历,无疑是回国找工作的一大优势。
每个人都知道人脉有多重要。在国外工作无疑能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扩展自己的个人和职业人脉。
在和世界各地同一领域的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你能深刻地体会到其他人的工作方式、发现更多的机会,而这些是你在自己国家工作时不会遇到的。
4.留学移民
欧美发达国家良好的教育、医疗等福利,让许多家长们主观上认为,孩子在国外生活会更加舒适,将来可以享受更多的福利待遇。
高考后,家长为什么让孩子出国留学
现在有条件的家庭都选择将孩子送出国外留学,出国留学不止为了一纸文凭,出国留学后,受不同国家文化的影响,不少留学生的思维都会有所变化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
第一、人生经历
出国留学,第一个自然是带给你不同的人生经历,人生经历有多重要就无需多说了。不是常有人会说,我过的桥都比你走过的路要多吗,自然是告诉你,劳资比你经验丰富的多!你懂个什么!留学生活会极大地开阔你的视野、真实体验多元文化、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坦然面对胜利和失败的心态,并且有助于你以更全面的眼光理解人性和社会,还会让你更加关心和热爱我们的祖国。不管是从哪方面,都会带给我们我们从未有过的经历。
第二、语言
中国学生学了六七年的英语,也抵不过你在国外带一两年的水平,这也是很多国外留学的人告诫很多父母,您的孩子,可能在国内,英语成绩不错,但是学了多少年,却发现口语根本不达标,不敢开口说话,也听不明白外国人的话。而在国外呆过的人,不管你是从国外回来,文化成绩不达标,但是英语却是无可忽视的得到超高水准的提高。毕竟你个纯语言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想想你的母语也就懂了。
这也是很多人学英语中难以得到的纯英文环境,当你想要提高的英语水平,最重要的也就是给自己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没有国外的环境,那就努力的创造环境,很多机构都会有专业的外教,像云海螺啊,以及他们的TRPS学习法,相当于帮你把整个国外给你搬到你面前。这样子,你还说你没有好的环境?
第三、就读世界名校的机会
不得不承认,国外的名校很多,带给我们的机会也是国内不能比较的。
第四、专业选择的机会
一是国外专业的广泛性,二是相对国内专业选择相关条件的灵活性
第五、资源利用,读书效率
国外的学习的资源要相对国内来说是要更胜一筹的,同样国内外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
第六、改变现状的机会
可能在国内,受到一些专业的限制,而出国深造一段时间,也是改变现状的一个机会。
第七、移民海外的发展机会
这个应该就不用多说了
正是以上这些理由,才让大家想要出国留学。不管怎么说,孩子出国留学是否合适,还是需要自己各方面衡量。
能不能出去,不仅靠成绩,还得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海外高中普遍没有奖学金,中国学生又以选择寄宿私立学校居多,学费加生活费一般在5万美金左右。在美国高中四年就得120万人民币,如果加上本科,至少投入150万到200万。
这些小孩未必来自大富大贵的家庭。宋菲菲有一个在大型投资公司当老总的父亲,这点钱自然不成问题。而陈晓天的父母只是月入过万的知识分子家庭,但他们还是咬咬牙,把多年的积蓄掏出来,供儿子一搏。
昂贵的费用,难以阻挡中国家庭送小孩到国外的欲望。在美国一些昂贵的寄宿私立学校,中国学生比例超过20%,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一位旅美学者认识一个高中留学生,学校在美国一个穷乡僻壤,刚进去的时候,中国学生才20%,等毕业的时候,中国学生已经超过80%。
华南师范大学出国留学项目-帮你出国留学,拿国外大学学士学位!:ibc.su.edu./
为什么送孩子出国留学
记得在改革开放之初,那时中国孩子出国的故事几乎都是这样开始的:到了美国某一个机场时,口袋里只剩下一百美金。但与空空如也的口袋相比,他们心里却充满了信心,决意要在这里赚取第一桶金,或者掌握一门回到中国就可以换来地位与钱财的知识与技能这种情景渐渐成了历史记忆,现在出国的孩子们口袋里装着用不完的钱,但脑袋里却空空如也,他们不知道父母为什么要让他们出国,而且还叮嘱他们,即便在国外呆不住一定要回中国,也要先弄个绿卡或者一本外国护照以前两波留学移民大潮中的孩子们为的是追求金钱、知识与地位这一波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的留学移民却和经济关系不大,而是有关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送孩子们出国的中国父母们大学教授、媒体精英、小商小贩、房子突然升值的普通市民、贪官污吏、公务员等等,竟然都拥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下一代不能再像我这样生活了。
中国历史上的出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持续不断的留学移民潮是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出国留学是以充满探索精神与求知欲望的青年为主,加上一批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老干部、老知识分子的后代,在父母的鼓励与海外亲属的支持下,来到海外。90年代初开始了以改善个人环境的留学以及官员为子女寻找出路(退路)而移民的第二波留学移民潮,这一波时断时续,贯穿了整个九十年代,从被裸体的官员以及先富起来的中国人带动起来的移民到社会精英也开始移民,都是以寻求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教育以及转移财产为目的。我把2002年后,中国加入WTO精英与中产阶层财富大大增加,新出现的留学移民潮称为第三波。以前看似高不可及的留学移民潮已经波及到所有口袋里有点钱,或者房子能够卖过一百万左右的中国人,有网络调查显示,88%的高收入人群想移民国外,更有网文指出,年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的中国人,几乎都有过移民国外的念头。
与改革开放后前两波留学移民相比,这一阶段的留学移民潮有显著的特点:第一,有点钱的见过点世面的或者多了点心眼的,几乎都在纷纷把孩子送出去,其狂热程度简直可以用盲目两字来形容;第二,前两个阶段留学移民,主要是出国者的愿望在起作用,而发展到今天,则清一色变成了父母送孩子出国,甚至出现了父母逼孩子出国留学的事,很多家长移民海外,也是为了孩子;第三, 这些孩子出国留学的目的绝大多数就是移民,和前两次留学移民中并行的赚钱、改善生活、学知识、搞洋文凭转移资产见世面等等相比,这一波留学生的目的简单得让人难受:移民,而且是受父母之命。
为什么要移民?为什么要把子女送到人生地不熟的西方国家?很多留学生与家长的经历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留学移民背后的动力是寻求有保障、稳定与安全的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人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大多国家走了上百年的发财致富之路。然而,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中国人,面对我们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诸多方面存在的差距,却感到了无助甚至绝望,于是有了走捷径的念头。口袋里的钱多了起来,对外面不再陌生,西方移民国家为了赚钱也大开方便之门,这些都为精英走捷径创造了条件。于是,把子女送到海外,让他们享受中国人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还无法享受到的民主、法治、福利、安稳的和谐社会与有保障的生活,成为富裕起来的父母们的共同愿望,也成为当今移民留学的主要原因。
然而,目前这一趋势也让我们感到了不安,也可能是国家与民族正经历的挑战与困境:人才与资金外流的速度达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
实事求是地说,绝大多数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出现过精英和先富起来的人的留学移民潮,例如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但像中国目前如此规模的留学移民潮,还真的不多见。而且,那些国家都在一定的时期,开始吸引移民留学的人材与资金回流。在中国却看不到这种迹象。
过去三十年里,中国之所以有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简而言之主要可以归功于两个方面:人才与资金。从中国第二代领导人dp开始,就把解放人才、重视人才与利用人才作为主轴,dp反复强调的关键在人成为他执政年代的行为准则。到jm时代,一系列政策尤其是三个代表的提出,更是对人才有了新的认识与发展:劳动致富与先富起来的中国人得到进一步肯定与重用。ht的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也都是把人才发展摆在第一位。至于说到资金,经历过改革开放起步时期的人都不会忘记,如果当初没有来自海外华人华侨(主要是港澳台)的投资,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不会如此之快,也不会这么顺利。
可是中国目前尚在发展阶段,科技创新率低得一塌糊涂,正需要资金与人材,却遭遇了人材与资金的大量流失。人材自不待言,资金的流失也让人警觉。注意,这里说的资金流失不是指贪官污吏转移资产到海外,那不是我讨论的范围,那是法律惩罚的对象。我说的资金从稍微富裕的父母手里流到他们在海外的子女那里,而大家不要忘记,一旦他们的孩子已经成功,加入外国国籍,他们父母的所有的资产,终将会成为外国人的资产。中国目前的大富翁的法定继承人已经有多少是外国国籍,大家可以统计一下,对于不承认双重国籍的中国,这表明今后某个时间里,中国的个人财富将会有相当大一部分直接流到海外继承人手里。这不是耸人听闻,国家如果具有大的战略眼光,就会发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当然,社会的关注焦点虽然不在这里,这波移民潮也还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也引起国家相关决策部门的重视,并有官方研究机构在积极探求因应之道。最近陆续出台的国务院规定要求裸官申报移居海外的家属与子女情况,被外媒解读为这波移民潮在国家政策上激起的波涛。
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最明显的特征是开放国门,还民众迁徙等各种自由的权利。而选择出国留学与移民则是这一自由权利的延伸。从历史上来看,很多出现了移民潮的亚洲国家与地区(如前面所提到的韩国、港澳台等),到了一定的时候,资金与人才都有一个回流的过程,而这种人才和资金的回流对韩国、台湾和香港的经济持续发展,以及政治的民主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人材与资金回流并不是没有条件的,这些亚洲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出现移民回潮,都是有一些相同的以及一些特殊的条件。我们知道,韩国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当初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是精英看不到前途。韩国和台湾之所以能够吸引人才与资金回流,是因为他们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走上了法治的轨道,社会仇富情绪大大消减,对精英也不再使用黑打,社会稳定,私人财产得到宪法保护,民众安居乐业;至于香港,则是因为北京严格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方针,让外流的港人放心,更重要的是,这些回流的人才,还可以继续拥有所在国的绿卡和国籍,回来后只要不从政、不参选、不从事机密工作,几乎没有任何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