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文帝与窦皇后关系 窦皇后的故事,窦皇后的生平事迹

火烧 2022-08-10 15:50:51 1063
窦皇后的故事,窦皇后的生平事迹 《西汉窦皇后》为什么让我感动?   一 曲折的成长故事,培养了窦皇后的坚强人格。由于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并葬在家乡津观。薄太后便下诏命令有司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

窦皇后的故事,窦皇后的生平事迹  

《西汉窦皇后》为什么让我感动?

  一 曲折的成长故事,培养了窦皇后的坚强人格。由于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并葬在家乡津观。薄太后便下诏命令有司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让清河郡为窦皇后的双亲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一切礼法皆按薄太后为父亲灵文侯所置灵文园的制度。窦皇后早年离家,和自己的兄弟也再没有往来。在她被册封为皇后之后,她的弟弟窦广国还在给别人做仆役。窦广国四五岁的时候,因为家里贫困,父亲早死,被人抢夺拐卖,家中亦不知他被卖往何处。经过十余次的转卖,广国最后被卖到宜阳。在为其主人做工的时候险些遇难,算卦后得知自己将要封侯。于是跟随主家来到长安。到长安后听闻新皇后姓窦,为津观人,便知皇后是自己的姐姐。于是书陈幼时事上予皇后。窦皇后将此事告知文帝后,文帝便诏广国来见,悉问旧事,皆能回答上来。并说幼时姐姐离家前曾讨来藩汁为自己洗头,又要来食物给自己吃,而后才安心离去。窦皇后听后拉着窦广国痛哭流涕,文帝感动,赏赐窦广国很多财物田地和房宅,后又赏赐与窦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19] 并在周勃、灌婴等人的建议下,挑选品德高尚的长者及行为端正的士人与之相处,使窦氏兄弟在耳濡目染下不过仗势而骄,成为谦虚礼让的君子。

  二 对于突如其来的变故,展现出灵活处理的手段。后来窦皇后因病失明,文帝对其宠爱也逐渐衰退。文帝宠幸邯郸的慎夫人和尹姬,甚至让慎夫人与皇后同席而坐。有一次文帝游上林苑,窦皇后与慎夫人随从。待入席时,郎署长依照在宫中时布置皇后与慎夫人的席位。袁盎却将慎夫人的席位往后移了一点,慎夫人看见后非常生气,不肯入席,文帝亦非常气愤,直接回了宫中。袁盎对文帝说了一番尊卑应该有序才能上下和睦的道理,又建议文帝宠幸慎夫人可以用赐予她财物来表示。   三 对生活以及宫廷生活,怀有深刻的把握和坚持。景帝三年(前154年),尚未立太子,刘武入朝,景帝曾酒后言将来自 己离世后便将帝位传予梁王,梁武与窦太后听后皆大为欢喜。太后的侄子詹事窦婴却说:“汉法规定,帝位传给长子、长孙,现在陛下怎可传给弟弟,擅自搞乱高皇帝的规定呢!”窦太后闻之心里很不愉快,并由此憎恶窦婴,窦婴亦嫌官小而以借病为由辞官,窦太后便在进出宫的名簿上将窦婴的删除。 景帝七年(前150年)十月,梁王再次入朝朝见景帝。因为窦太后宠爱的缘故,景帝批准了梁王欲留京师的请求。[29] 次月,景帝废黜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想让少子做皇帝的窦太后便对景帝说:“我听说殷商的制度亲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其道理是一样的。百年之后,我把梁孝王托付给你。”其意便是欲让景帝立其弟,时为楚相的袁盎认为不适,便上书劝阻景帝,窦太后的提议受阻,此后也再未提让梁王作继承之事。 景帝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后,梁王怨恨袁盎等阻扰他为嗣的大臣,便与谋臣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刺杀袁盎,袁盎最终被梁国的刺客刺杀在安陵郭门外。景帝查出真相后怨恨梁王,使韩安国通过长公主刘嫖向窦太后谢罪才得以宽恕。

历史上的窦皇后是怎样的一个女人

汉文帝窦皇后(?-前135)名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出身于良家子女,吕后时被入选进宫。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姬也在选中之列。窦姬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就这样她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到了代国,代王刘恒却非常喜欢她,先与她生了个女儿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 代王原来的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为汉文帝后,原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死。这样,文帝即位不久,于前元元年(前180)三月封窦姬为皇后,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刘嫖封为公主,幼子刘武先封为代王,后封为梁孝王。 家庭背景 窦皇后双亲早亡,葬在观津,薄太后下令追封窦后之父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并在家乡清河郡安置陵园,其规格和仪式与薄太后父亲的灵文园一样。 窦皇后有兄弟二人,兄长为窦长君,弟为窦广国。广国字少君,在四五岁时,因家境贫困,被人掳掠贩卖到外地,渺无音讯。後又被人辗转贩卖了十几户人家,最後到了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在那里替人家进山挖石炭。一天黄昏,山崖边有一百多人在睡觉,山崖突然崩塌,睡在崖边的人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逃生。没几天,他跟随主人到了长安,在那里他听说新封的皇后姓窦,原籍在观津。窦广国离家的时候虽然年纪幼小,却记得自己的籍贯和姓氏,还隐约记得与姊姊一起去采桑叶,从树上摔下来的情景。他把这些事详细的写下来後,托人转交给了窦后。窦后见到了这些材料後,把广国召来并详细问了其他一些情况,果然是她的亲弟弟。皇后还要弟弟回忆一些过去的情景,少君回忆道:「姊姊离我西去的时候,我记得在驿站分别时,讨来米汤水给我洗头,临走时又给我吃了饭才走的。」当窦后听到此情时,握看弟弟的手已泣不成声。窦皇后重赏两个兄弟,都把他们安置在京师居住。后来又为他俩请了有德行的长者与他们住在一起,对他们进行教育。由于这样,窦长君、窦少君兄弟俩后来成为谦让有礼的君子,不敢因为地位显贵而盛气凌人。 窦皇后生病,后来双目失明。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刘启即位,窦后成了皇太后。窦太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景帝对这个同胞手足也感情至深,不仅同辇进出,而且想传位于他。初元三年(前154),当时还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太后听了也极高兴。皇太后又提出想以武为嗣,徵求大臣意见。大臣们都反对,刘武继位之事也就作罢。 窦氏一族 窦氏一族有三人封侯: 兄窦长君早死,其子窦彭祖封为南皮侯; 其弟窦少君封为章武侯; 其侄窦婴,任命为大将军,封为魏其侯。 黄老之学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因此她在世时「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史记.儒林传》)。景帝时她曾召博士辕固生问他《老子》是怎样的一部书,辕固生不识时务,猝然答道:「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没什么道理。」窦太后大怒道:「难道一定要司空城旦书吗?」话中讥讽儒教苛刻,比诸司空狱官,城旦刑法。辕固生一听想转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猪圈里去与猪搏斗。景帝见辕固生为一文弱书生,恐不敌猪,就投进一把匕首,才让辕固生把猪刺死。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汉武帝即位後,太皇太后闻他好儒,大为不悦,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今後政事「可不必事事请命东宫」。太皇太后听罢,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前一三五年,太皇太后去世,与文帝合葬霸陵。 历史评价 窦氏干预朝政,推崇黄老思想,自她之后,没有一位中国的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的以「黄老思想」来「无为而治」。有人说其扮演了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角色。但文景时期政局稳定海晏河清,宽政待民,窦氏经历文景二朝,史称“文景之治”的盛世,与推行黄老之术的宽民政策有很大关系。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布威名于四方,却将大汉朝折腾得千疮百孔筋疲力尽。由此可见窦氏之功过不可一概而论。

历史上薄太后和窦皇后的关系是怎样的?

历史上的薄太后和窦皇后的关系还是非常融洽的。

我们熟知薄太后和窦漪房都是通过之前热播的电视剧《美人心计》,里面可谓是明星云集,演绎了汉朝吕后专政,后宫勾心斗角、斗智斗勇的故事,剧情曲折,也是讲述了汉朝吕氏和刘氏权力相争的故事,也不乏为窦太后年轻时的一部成长奋斗史。

窦漪房是吕后安排到薄太后身边的一个眼线,薄太后从一开始就怀疑她的身份,自然是跟她关系不和,从见到窦漪房的第一眼其实就看她不顺眼。薄太后比较看重周亚夫的妹妹子冉,子冉是代国安排到吕后那边的细作,无奈被送回来了,但是薄太后还是想着让子冉做代国的王后。所以窦漪房都输在了起跑线上,不过聪明漂亮的窦漪房很快赢得了刘恒的宠爱,最终爱上了刘恒,就不再给吕后传递有用的消息,反而一心帮助刘恒。

汉文帝与窦皇后关系 窦皇后的故事,窦皇后的生平事迹

电视剧里的薄太后跟窦皇后不和,是因为刘恒太听窦漪房的话了,窦漪房也太过强势。历史上却不太一样,据说窦漪房入宫之后,薄太后还教她读书认字,薄太后本身颠沛流离的经历,看到年纪轻轻的窦漪房,总是想起自己的过去,还是非常怜惜窦漪房的。薄太后是个清心寡欲的人,对权力和恩宠没有眷恋,自然是容得下窦漪房的。

历史上窦漪房父母去世,薄太后还下诏追赠为安成侯、安成夫人。所以说,历史上薄太后和窦皇后是相处非常融洽的。

皇后(222)生平事迹(8)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