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朱棣 朱允炆,朱允炆到底是被朱棣杀死的还是逃过一劫?
朱允炆,朱允炆到底是被朱棣杀死的还是逃过一劫?
朱允炆到底是被朱棣杀死的还是逃过一劫?
其为不确定的,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但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后来对他的帝业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一个谜。
扩展资料:
朱棣的相关内容:
1、朱棣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朱棣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
2、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按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讦告。
3、他善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同时,提出为治之道,在于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士人,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过事佛、道教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允炆
朱允炆的下落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扩展资料
朱允炆人物生平:朱允炆出生于1377年(明洪武十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为嫡长孙。
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十四岁时,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这样持续了两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朱允炆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允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难之役
朱棣是否找到未死的朱允炆?
其为不确定的,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但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后来对他的帝业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一个谜。
扩展资料:
朱棣的相关内容:
1、朱棣攻下南京后,在拒绝了他的支持者们反复几天的劝进之后,于1402年7月17日即皇帝位,但不是继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废除建文年号,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
2、即位后下令大力搜索齐泰、黄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余人,朱棣还令尽复建文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
3、靖难之役是明初围绕皇权斗争日趋激化的必然结果,朱棣以强藩起兵夺取皇位后,北方不再有强藩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允炆
为什么都觉得如果朱棣不反叛,朱允炆没能力把明朝治理好?朱允炆能力好像并不差吧?
首先,明成祖造反成功,就说明朱允炆的能力不怎么样。其次朱允文性格懦弱不够强硬,既想平定叛乱,又不想落下个杀叔的罪名。第三朱允炆和他任用的大臣都比较偏向理想化不切实际,都是些理论十分厉害,但是动手能力为零的家伙
李建成输给了李世民,朱允炆输给了朱棣,可是为什么都说李建成有能力,而朱允炆没能力?
李建成不是皇帝,资源和李世民差不多。而且李世民和李建成同在京城,对李建成发动突然袭击,可以说并不是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取胜的。
朱允炆是皇帝,拥有天下资源,朱棣起兵时只有北平一城,兵不过万,相距南京千里之遥。然而朱棣堂堂正正带着劣势的军队打过去,把拥有全国资源的朱允炆干掉了。 就像做买卖,A有一百万,B有一百万,谁击败谁,都有可能,这就是李世民李建成的局面。A有一百万,B管着中央银行可以随便印钱,B还打不过A,这就是朱允炆和朱棣的局面,朱允炆这不是废物是什么呢。 斗地主你有连对我有飞机打个五五开正常,朱棣一手3456没有7,8910J没有Q的破牌,能打赢朱允炆两王四个二四个A,这就是能力问题了。朱允炆的下落是什么啊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至今是个迷。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扩展资料
朱允炆轶事典故:据说,朱允炆逃离京城后,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也有称是陕西城固观音崖)一带。诚心向佛,终了一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朱允炆在当皇太孙时,太祖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对。朱允炆对曰:“雨打羊毛一片膻。“朱棣则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朱棣之对太祖较为满意。
从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棣的雄心。太祖驾崩后,皇室想了一些方法来巩固朱允炆的皇位。但后来江山终究被朱棣所得。而上面的对联却成为二人命运的谶语。
话说朱允炆在湄江隐姓埋名,自称应文和尚,留下了许多对联诗话。其中对观音崖风光的描写联“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难之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允炆
朱允炆即位期间有哪些作为?
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明惠帝为巩固皇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因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的精兵,准备削除燕王,结果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昀后率军南下,占领京师,是为靖难之役。

朱允炆(5)逃过(2)
相关文章
- 明朝朱棣之后谁继位 明成祖朱棣为何公开剐杀三千妙龄宫女?
- 朱棣当了几年皇帝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朱棣,朱元璋为了让孙子坐稳皇位,谁都敢杀,为什么唯
- 明宣宗 宋朝禁京官购二套房:明太祖逼官员给穷人盖房
- 明朝朱棣 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
- 成祖朱棣死亡之谜 学者破朱棣生母之谜,大报恩寺非报马皇后恩
- 朱棣当了几年皇帝 朱棣长女永安公主的丈夫是谁?驸马结局怎样
- 明朝建文帝简介 朱棣 明朝永乐大帝朱棣 朱棣简介
- 朱棣的下一个皇帝是谁叫什么 第六节 建文失踪,朱棣称帝
- 朱棣和朱允炆见过面吗 朱棣造反成功后为什么要把朱允炆的妃子都处死
- 明朝朱棣之后谁继位 史无前例: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大肆捕捉天下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