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潘金莲不开窗户历史将改写 假如潘金蓮不推開窗戶,歷史真的會被改寫?
假如潘金蓮不推開窗戶,歷史真的會被改寫? 有人說,歷史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誰也無法改變,所以顯得枯燥無味,這種觀點太片面了。讀史使人明智,通過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傑出的歷史人物身上,可以學到許多東

假如潘金蓮不推開窗戶,歷史真的會被改寫?
有人說,歷史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誰也無法改變,所以顯得枯燥無味,這種觀點太片面了。讀史使人明智,通過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傑出的歷史人物身上,可以學到許多東西。另外,雖然歷史無法改變,但換個思路去假設分析,會猛然發現,原來歷史這麼有趣。假如呂不韋不遇到子楚,子楚只能以人質的身份,在趙國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也就不會當上太子,更不可能繼承王位。從另一條線上來看,子楚得不到妃子趙姬,嬴政也就不會出現,既然沒有了嬴政,或許不會有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即便存在,也將推遲很多年,一切都改變了。
再看劉邦和項羽,假如項羽狠一點,不心慈手軟,採納謀士范增的建議,直接在鴻門宴上幹掉劉邦,後來的楚漢之爭必然不存在,烏江自刎的悲慘結局可以避免。若真如此,即使項羽最後輸了,肯定不是輸給劉邦,一個新王朝會出現,但絕不是漢朝,從而也不會有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等。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策馬奔騰,追擊掉頭就跑的李元吉。倘若李元吉心理素質過硬,射箭水平正常發揮,被射殺的將會是李世民。即使他躲過箭頭,後面又因戰馬驚嚇摔倒在地,李元吉高興壞了,以最快的速度趕來,打算用弓箭勒死他。然而,尉遲恭殺到,把李元吉射殺,救下李世民。若非如此,唐朝歷史將改寫。
明朝末年,李自成在驛站工作,結果因朝廷裁員失了業。假如朝廷不裁員,李自成有口飯吃,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他會老老實實幹活,掙錢娶妻生子,不會想著造反。一旦這樣,也就沒有後來的闖王李自成,哪怕明朝滅亡,攻克京城之人也不會是李自成,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之事不會發生。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以上的種種假設,有理有據,經得起推敲。前段時間,看到有網友根據《水滸傳》的故事,提出一種直擊心靈的假設。
他說:「假如潘金蓮不推開窗戶,路過的西門慶不會被砸到,兩人就不會在一起,潘金蓮也不會毒死武大郎。武大郎不被殺,武松也不會因殺人而逃命,自然不會到梁山落草。武松不上梁山,就不會生擒方臘,方臘會帶兵攻克汴京,把北宋給滅了,不會有靖康之恥,北宋以後的歷史將會被改寫。」
聽起來頗有道理,讓人產生敬佩之情,認為其邏輯合理,挑不出毛病,甚至給人一種感覺,潘金蓮推窗戶的不經意之舉,竟然產生難以想像的影響。撇開正史不說,只根據小說《水滸傳》的情節,便能輕易發現這種推理根本站不住腳,有兩點原因。
第一,潘金蓮姿色出眾,武大郎身高矮小,兩人根本不般配,用現代的話說,好白菜被豬拱了。從一開始,潘金蓮就沒看上武大郎,礙於生活所迫,才答應嫁給他,潘金蓮作為正常女子,也想遇到一個白馬王子。每次看到武大郎,潘金蓮都沒有好臉色。
不甘心的種子,在她心裡生根發芽,直到遇見高大英俊的西門慶,一發不可收拾,壓抑太久的她徹底爆發。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即便西門慶不出現,潘金蓮也不會喜歡上武大郎,日久生情在她這裡不存在。不安分的心,遲早會與他人相愛,可能是「東門慶」、「南門慶」、「北門慶」。
如此一來,武大郎還是躲不過去,終將被妻子潘金蓮毒死。後面的事情保持不變,武松為了給哥哥報仇,殺了潘金蓮,最後還是上了梁山。
第二,就算潘金蓮不推開窗,跟西門慶不產生任何交集,而且慢慢愛上其貌不揚的武大郎,武松好好做他的都頭,也許因工作努力升職加薪,不會跑到梁山落草,甚至連梁山都不知道在哪,方臘還是會被擒住。為何這樣說呢?
武松斷臂擒方臘,只是電視劇中的情節,在《水滸傳》原著里,擒方臘的人根本不是武松,而是花和尚魯智深。原著中寫道:「方臘肚中飢餓,卻待正要去茅庵內尋討些飯吃,只見松樹背後轉出一個胖大和尚來,一禪杖打翻,便取條繩索綁了。那和尚不是別人,是花和尚魯智深。」
所以,潘金蓮是否推開窗戶,武松是否上梁山,跟魯智深擒方臘之事沒多大關係,更談不上改變歷史進程。各位看官,你對「只因潘金蓮輕輕一推,就改寫了歷史」的假設,有什麼看法呢?
很赞哦!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