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净尘的解释 【净主】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净主】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施主, 子题:衣药钵净施主、真实净主 、展转净主、钱宝谷米净施主、得戒沙弥、学悔、钱宝等主必施俗人复是真实义无展转,行事钞‧二衣总别篇:「简施主法。就中衣药钵宝谷米
【净主】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施主, 子题:衣药钵净施主、真实净主 、展转净主、钱宝谷米净施主、得戒沙弥、学悔、钱宝等主必施俗人复是真实义无展转,行事钞‧二衣总别篇:「简施主法。就中衣药钵宝谷米等,并须施主。(一,拣衣药钵施主)(一、明所对)前明上三施主。僧祇云,五众得作。善见云,展转者,五众中,随得一人作施主;真实者,至一比丘所,不言对沙弥也。(二、拣可不)五分云,五人不应作:一﹑不相识,二﹑未相谙悉,三﹑未相狎习,四﹑非亲友同师,五﹑非时类。复有四人:一﹑不能赞叹人,二﹑不与人好名称,三﹑应净施五众,四﹑不得与白衣。义准,前五真实净主,后四展转净主。(三、辨多少)十诵,不得称二三人作净,应与一人。若将他净施物不还,应索取。不得者,彊夺取。语言,佛有教,为清净故与汝,汝今将去,已犯吉罗。自今已去,说净者应筹量与一好人。谓对首受净者。(四、制简德)萨婆多,求持戒多闻有德者而作。除恶邪、四重、得戒沙弥、聋盲哑瞎、颠狂心行、别住六夜五法人等。为令清净作证明,不生[斗@斲]诤。如上等人,则不如法。非此人者,用为施主。后得物已,于一比丘边,称施主名而说净。(二,拣钱宝〔谷米〕等施主)钱宝谷米等,并以俗人为净主。涅槃云,虽听受畜,要须净施笃信檀越。萨婆多云,先求知法白衣等。」资持记释云:「除下,次简除。总十六种人。恶邪摄三举;四重即二灭;得戒沙弥,即学悔;五法者,正行二人,行竟二人,及本日治人。……钱宝等主,必施俗人,复是真实,义无展转。」(事钞记卷三一‧二三‧一二)
很赞哦! (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