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战国竹简出土 荊州戰國楚墓出土"陽幹鯽魚"
荊州戰國楚墓出土"陽幹鯽魚" 12月27日消息,據江漢商報,考古人員在荊州中學新址夏家台258號墓打開頭箱,先後取出30多件隨葬品。文物豐富多樣,出土兩千多年前陽幹魚,研究價值重大。 圖為位於荊州火車
荊州戰國楚墓出土"陽幹鯽魚"

12月27日消息,據江漢商報,考古人員在荊州中學新址夏家台258號墓打開頭箱,先後取出30多件隨葬品。文物豐富多樣,出土兩千多年前陽幹魚,研究價值重大。 圖為位於荊州火車站東南的夏家台古墓群258號戰國楚墓。荊州中學新址在郢城南,新火車站東南,在13萬平方米範圍內發現楚、漢、唐、宋、明墓400多座。258號墓是戰國中晚期一座中型墓,距今約2400年,比屈原約早百年。 上午11時,考古人員取走槨板,看到內棺,被絲綢棺帷罩蓋,棺蓋南部,有一疊物品,細看是4條幹魚。看樣子是野生鯽魚,腹背剖開的都有,巴掌大小,鱗片依然,色紅如鮮。 圖為挖掘現場。這是座僅一室和南部一頭箱的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加上墓道呈「甲」字形。墓道長2.93米,寬1.7米,楚墓殘深3.8米。頭南腳北。外一槨內一棺,楠木槨板,槨室長寬分別為3.3和1.52米,槨板四角一改本地多見的「井」字形,為方方正正。棺長寬分別為2.2和0.74米。 圖為出土的皮杯。 圖為鎮墓獸部件鹿角。 圖為出土的漆木豆。 圖為出土的陶鼎、陶簠。 圖為出土的彩繪陶壺。 圖為考古人員在現場。 圖為工作人員探取文物。 圖為荊州博物館館長與戰國木俑。 圖為戰國木傭。本文來源:手機騰訊網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