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是大乘见道位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八】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八】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八】
大唐三藏般若奉诏
心品第十
文殊利菩摩诃。即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告妙德等五百者。我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而此道量人天大皆生渴仰。我今是如。何心。何地。唯世尊。大慈大悲。生分演。未苦者令得苦。未安者令得安。未心者令得心。未果者令得果。同於一道而得涅。
薄伽梵。以量劫中修福智所清定法大妙智印。印文殊利言。善哉善哉。汝今真是三世佛母。一切如在修行地。皆曾引。初信心。以是因十方土成正者。皆以文殊而其母。然今汝身以本力菩相。如不思法。谛谛善思念之。吾普分解。唯然世尊。我等。
薄伽梵。妙善成就一切如最住持平等性智希有微妙功德。已能善一切佛定法大乘智印。已善一切如金秘密殊妙智。已能安住大悲。自然救十方有情。已善妙察智。不而。不而。是薄伽梵。告佛母垢大文殊利菩摩诃言。大善此法名十方如最秘密心地法。此法名一切凡夫入如地悟法。此法名一切菩趣大菩提真正路。此法名三世佛自受法微妙。此法名一切益有情藏。此法能引菩到色究竟自在智。此法能引菩提後身菩真。此法能雨世出世。如摩尼生。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佛功德本源。此法能一切生果。此法能一切生所求印。此法能度一切生生死。此法能息一切生苦海波浪。此法能救苦生而作急。此法能竭一切生老病死海。此法善能出生佛因子。此法能生死夜大智炬。此法能破四魔兵而作甲胄。此法即是正勇猛旌旗。此法即是一切佛上法。此法即是最法幢。此法即是大法鼓。此法即是吹大法螺。此法即是大子王。此法即是大子吼。此法如大王善能正治。若王化大安。若王化被。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主。能心者究竟解。不能者究竟沉。生之心如大地。五谷五果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五趣。有菩及於如。以是因。三界唯心。心名地。一切凡夫。近善友心地法。如理察。如修行。自作教佗慰。如是之人能三障速行。疾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
大文殊利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唯心法三界主。心法本不染。何心法染。於三世法心。去心已。未心未至。在心不住。法之性不可得。法之外相不可得。法中都不可得。心法本有形相。心法本有住。一切如尚不心。何余人得心法。一切法妄想生。以是因。今者世尊。大三界唯心。佛哀愍如解。佛告文殊利菩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喻以明其。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生心想。受苦故。心如流水念念生。於前後世不住故。心如大。一那方所故。心如焰。和合而得生故。心如光。臾之不久住故。心如空。客所覆障故。心如猿猴。游五欲不住故。心如。能世色故。心如僮。所策役故。心如行。第二故。心如王。起事得自在故。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故。心如埃。坌污自身生故。心如影像。於常法常故。心如幻於我法我故。心如夜叉。能啖功德法故。心如青好故。心如者能害身故。心如常伺故。心如功德故。心如大鼓起斗故。心如蛾色故。心如野鹿逐假故。心如群故。心如蜂集蜜味故。心如醉象耽牝故。善男子。如是所心心所法。外亦中。於法中求不可得。去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常染著妄。自性心性空故。如是空性。不生不。去。不一不。非非常。本生。亦。亦非非不。如是心等不。之不心等。心法之本不可。非心法者亦不可。何以故。若是心即名。若心法即名常。永二相不著二。如是悟者名真谛。悟真谛者名。一切性本空寂。法中戒持犯。亦大小。有心王及心所法。苦。如是法界自性垢。上中下差之相。何以故。是法性平等故。如河水流入海中。同一味相故。此垢性。是等等。於我及我所。此垢性非非。此垢性是第一。相本不生。此垢性常住不最涅。我故。此垢性一切平不平等。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者。一心修如是心地法。世尊欲重宣此。而偈言。
三世母妙吉祥 如心地法
我今於此大 演成佛行
此法遇昙 一切世渴仰
十方佛大 不此法修成
我是上御 正法周世界
化度量生 知由悟心地
一切有情此法 欣趣菩提得授
一切有得人 修此作佛
佛自受大法 住心地妙
受菩悟生 心地遍法界
後身菩坐 入此行菩提
此法能雨七 生摩尼
此法名佛本母 出生三世三佛身
此法名金甲 能四魔
此法能作大舟航 令渡中流至所
此法最大法鼓 此法高大法幢
此法金大法螺 此法照世大法炬
此法如大主 功人心
此法如沃田 生成依候
我以喻明空 是知三界唯一心
心有大力世界生 自在能化主
想善心更造集 未生死因
依止妄有世 非果相
心如流水不住 心如土
亦如猿猴依 亦如幻事依幻成
如空所 如空聚落人奔走
如是心法本非有 凡夫迷非
若能心性空 惑障不生便解
如。於生起大悲心。如父母念一子。世大力邪。利益安一切有情。宣心陀尼曰。
(一)室佗(二)波(二合)底(丁以反)(三)吠(四)迦弭(五)
如真言已。告文殊利菩摩诃。如是神咒具大威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咒清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叉。以右押左。更相握。如著形。名金印。成此印已前真言。盈一遍。於十二部。所功德有限量。乃至菩提不退。
大乘本生心地菩提心品第十一
薄伽梵。已能善一切如灌冠超三界。已得陀尼自在。已善三摩地自在。妙善成就一切智智。一切智。能作有情差。薄伽梵。生宣心妙法已。告文殊利菩摩诃言。大善男子。我生已心地。亦菩提心大陀尼。令有情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速妙果。
文殊利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去已。未未至。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何名。善哉世尊。解疑。令趣菩提。
佛告文殊利。善男子。心法中起邪。欲除六十二故。心心所法我空。如是依止故。譬如林蒙密茂盛。子白象虎狼住其中。毒害人。迥行。有智者以火林。因林空故大余。心空亦如是。又善男子。以何因立空邪。妄心生。而是空。善男子。若空理究竟者。空性亦空。空作病亦除遣。何以故。若空究竟者。法皆空因果。路伽邪陀有何差。善男子。如阿伽陀能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病除。病服成病。善男子。本空除有病。有成病空亦然。有智者服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起空。空治有病治空。善男子。以是因。服於空除邪已。自悟心能菩提。此悟心即菩提心。有二相。善男子。自悟心有四。何四。凡夫有二心。佛菩有二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何。一者眼乃至意。同自境名自悟心。二者於五根心心所法。和合境名自悟心。善男子。如是二心能菩提。善男子。二心其相何。一者真理智。二者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名自悟心。
文殊利菩白佛言。世尊。心形相亦住。凡夫行者最初心。依何等何等相。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菩提心相。如清月。於胸臆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者。在阿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前如金印。冥目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月五十由旬垢明。外澄澈最清。月即是心。心即是月。翳染妄想不生。能令生身心清。大菩提心固不退。此手印持念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一切菩最初心清真言。
(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二合四)陀邪(五)弭(六)
此陀尼具大威德。能令行者不退。去在一切菩。在於因地初心。悉皆念持此真言。入不退地速正。善男子。彼行者。端身正念。都不。系心月成熟察。是名菩菩提心成佛三昧。若有凡夫修此者。所起五逆四重十及一提。如是等罪皆消。即五三摩地。何五。一者那三昧。二者微三昧。三者白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何名那三昧。想念月而住。譬如猕猴身有所系。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渴臾住止。凡夫心亦如是。得三昧名那。何名微三昧。於三昧少分相。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於一中得一蜜到於舌根。增喜倍生更求多蜜。如是行者。於劫食苦味。而今得甘甜三昧少分相。名微。何名白三昧。凡夫人自始。未今得此定。譬如染皂多黑色中一白。如是行者。於多生死黑夜中。而今方得白三昧。名之。何名起伏三昧。所行者心未熟。或善成立未善成立。如是三昧低昂。名起伏。何名安住三昧。修前四定心得安住。善能守不染。如人夏中涉沙碛受炎毒。其心渴乏殆所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天酥陀等。除身意泰然。是故三昧名安住。入此定已惑障。生上菩提之芽。速登菩功德十地。
中量人天。此甚深菩母不可思大陀尼已。九八千菩等喜地。量生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
大乘本生心地成佛品第十二
薄伽梵。能善安住清法界。三世平等始。不凝然常。大智光明普照世界。善巧方便神通。化十方土靡不周遍。是薄伽梵。告文殊利菩摩诃言。瑜伽行者月已。三大秘密法。何三。一者心秘密。二者秘密。三者身秘密。何名心秘密法。瑜伽行者。月中出生金色五钴金。光明然如金。放於大白光明。以是察名心秘密。何名言秘密。
(一)地室多(二合二)婆(二合三)
此陀尼具大威力。一切菩成佛真。是故名言秘密。何名身秘密法。於道中端身正念。手引上菩提最第一印。安置胸臆心月中。善男子。我汝其印相。先以左右二大拇指。各入左右手掌之。各以左右指中指及第四指。握拇指作於手拳。即是牢金拳印。次不改拳舒右指。直空。以其左拳著於心上。右拳小指握左拳指一。次以右拳指之。即指左拳拇指一。亦著心前。是名引上菩提第一智印。亦名能明黑大光明印。以此印加持力故。十方佛摩行者。受大菩提定。是大毗遮那如量福聚大妙智印。
行者此印已。即作此。一切有情共此印。持念真言。十方世界三道八苦果。同受第一清法。我今首上有大冠。其天冠中五佛如跏趺坐。我是毗遮那如。具足三十二相八十好。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利益安一切生。如是察名入毗遮那如最三昧。譬如有人悟迦微妙。自作是。我身即是金翅王。心意言亦如是。以此力能消毒。一切毒不能害。凡夫行者亦如是。作降伏坐身不。手智印。密念真言。入此能三毒。消除障增福智。世出世速得。八四千障不能起。河沙等所知重障消。漏大智能金般若波蜜前。速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文殊利菩。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出世昙。假使出世是法。如是心地三秘密上法。能利一切生。入如地及菩地真正路。若有生不惜身命修行此法速菩提。
佛告文殊利菩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三秘密成佛妙早如功德身者。著菩三十二大金甲。修此妙必如清法身。何名三十二甲。一者於量劫生故不生死受苦大甲。二者誓度量有情乃至蝼不大甲。三者悟生生死安置三秘密大甲。四者佛法於一切如法大甲。五者永能起有二一切金大甲。六者目髓妻子珍有求者能大甲。七者家中所受一切具永不著能施大甲。八者能持菩三聚戒不陀大甲。九者著忍辱衣遇鞭打不大甲。十者教化所有一切。令趣一乘回心大甲。十一者譬如大夜不歇度有情精大甲。十二者身心寂口犯修行解三昧大甲。十三者生死涅有二益生平等大甲。十四者大慈利益群品大甲。十五者大悲救一切有限量拔苦大甲。十六者於生有怨作益大喜大甲。十七者行苦行不劬退大大甲。十八者有苦生菩所代彼受苦不大甲。十九者如掌中阿摩勒果如是能解大甲。二十者五身如旃陀害善事著大甲。二十一者十二入如空聚落常恐怖大甲。二十二者十八界如幻化有真大智大甲。二十三者一切法同於法界不相真大甲。二十四者掩佗人不藏己三界出世大甲。二十五者如大王病菩宜演化大甲。二十六者彼三乘本不究竟回心一大甲。二十七者三使不妙法度人大甲。二十八者佛於生有大恩德佛恩修道大甲。二十九者一切法本性空寂不生不垢大甲。三十者悟生忍得陀尼才大甲。三十一者化有情坐菩提令佛果一味大甲。三十二者一那心般若相悟三世法余大甲。是名菩摩诃三十二金大甲。

文殊利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身被如是金甲胄。勤修三秘密。於世中具大福智。速上正等菩提。
大文殊利菩摩诃及大。佛所三秘密心地妙法。及三十二金甲胄一切菩所。各璎珞衣。供毗遮那如及十方尊。而佛言。善哉善哉。佛薄伽梵。演菩行。利益安一切生。凡夫身使入佛地。今者我等海大。佛恩不惜身命。生遍佛土。分演此微妙法。受持流布令不。唯如。垂念。
大此妙法得大益不可菩。各得悟不退位。一切人天皆利。乃至五趣一切有情。重障得量。悉皆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
大乘本生心地累品第十三
迦牟尼如告文殊利菩等阿僧海大言。我於量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惜身命目手足血肉骨髓妻子城一切珍。有求者悉用布施。修百千行苦行。大乘心地。今以此法付汝等。汝等知。此甚深十方三世上十力之所宣。
如是最微妙。能有情一切利。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十方佛土之中。所有有情。傍生鬼地生。由此大乘心地殊功德威神之力。令苦得受安。如是力福德思。能令所在土怨。
譬如有人得如意珠置於家中能生一切殊妙具。此妙亦如是。能界安。亦如三十三天末尼天鼓能出百千音。令彼天受快。
此法鼓亦如是。能令界最安。以是因汝等大住大忍力流通此。文殊利菩白佛言。世尊。希有如。希有善逝。乃甚深大乘微妙心地。能利益大乘行者。唯然世尊。深妙。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持此乃至一四句偈如是之人得所福。
薄伽梵告文殊利菩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河沙三千大千世界。中七以用供十方佛。一一佛造立精七。安置供佛及菩沙劫。彼如所有量弟子。亦以供一切所。如供佛等差。如是佛及等般涅後。起大塔供利。若善男子善女人。信解此心地一四句偈菩提心。受持念解。乃至少一人。以彼供功德。比此所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乃至算譬喻所不能及。能具足受持人。所得福利不可限量。若有女人菩提心。受持解此心地。如是女人最後身更不受。不道八之。於身中感得十利之福。一者增益命。二者除病。三者能障。四者福智皆增。五者不乏。六者皮。七者人敬。八者得孝子。九者眷和睦。十者善心牢。文殊利。在在若若。若解若。若卷所住之即是佛塔。一切天人非人等。以人中天上上妙珍而供之。所以者何。若此典所在之。即有佛及菩。何以故。一切如修行此。凡夫已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一切皆此得解故。文殊利。我涅後後五百法欲。若有法受持解此心地中王。如是法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尊重此法者。即供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得福德平等二。是名真法供如如是名正行供。所以者何。是大法在佛。世邪有情。演甚深心地王。使趣菩提道。宣流布令法久住。如是名相好佛。一切人天所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合掌恭敬此法者。我授上大菩提。是人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若人得此心地。四恩菩提心。若自若使人。若念通利。如是人等所福德。以佛智力量多少不得其。是人名佛真子。一切天梵王帝四大天王。诃利底母五百眷。你跋多大鬼神王。神八部一切法。鬼神等夜不。常如是佛子。增念慧。教化生令佛因。文殊利。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命前得十方佛。三不。初十身清。何十。一者身不受苦。二者目睛不露。三者手不掉。四者足伸。五者便溺不。六者不汗流。七者不外扪摸。八者手拳舒展。九者容不故。十者自如。由力故有如是相。次十清。何十。一者出微妙。二者出柔。三者出吉祥。四者出。五者出。六者出利益。七者出威德。八者不背眷。九者人天敬。十者佛所。如是善皆由此。次十意清。何十。一者不生恚。二者不恨。三者不生悭心。四者不生妒心。五者不。六者不生怨心。七者倒心。八者不物。九者七慢。十者欲得一切佛法三昧。文殊利。如是功德皆由受持通利解深妙典思力。此心地。於量。於量。不可得。何得具足修。汝等大一心奉持。速凡夫成佛道。文殊利法王子等量大菩智光菩等新意菩。阿若如等大。天八部人非人。各各一心受持佛。皆大喜信受奉行。
大乘本生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