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立秋节气的民俗活动 立秋民俗戴楸叶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火烧 2022-12-16 04:04:45 1044
立秋民俗戴楸叶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寓报秋意。每逢立秋之日,各地农村有戴楸叶的风俗。楸叶,即楸树之叶。楸是大戟科落叶乔木,最高可达3丈,干茎直耸可爱,叶大,呈圆形或广卯形,叶嫩时为红色,叶老后只有叶

立秋民俗戴楸叶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寓报秋意。

每逢立秋之日,各地农村有戴楸叶的风俗。

立秋节气的民俗活动 立秋民俗戴楸叶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楸叶,即楸树之叶。

楸是大戟科落叶乔木,最高可达3丈,干茎直耸可爱,叶大,呈圆形或广卯形,叶嫩时为红色,叶老后只有叶柄是红的。

据说,立秋日,戴楸叶,可保一秋平安。

据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记载,唐朝时立秋 这天,长安城里开始售卖楸叶,供人们剪花插戴,可见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由来已久。

《临安 岁时记》:“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记载: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记载:“立秋曰,太史局委官吏于 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

’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 片,以寓报秋意。

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 鬓边,以应时序。”可见南宋在立秋这天戴楸叶的情景,与北宋相同。

戴楸叶历经唐、宋、元、 明、清各朝,一直流传至今不衰。

进人近代,民间各地也有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

河南郑县盛行立秋日男女戴楸叶。

山东地区这天必有一两片楸叶凋落,表示秋天到了。

胶东和鲁西南地区的妇女儿童采集来楸叶或桐 叶,剪成各种花样,或插于鬓角,或佩于胸前。

现在农村,每年立秋前后,不仅戴楸叶,而且 还有人把楸叶或树枝编成帽子,在阳光下戴上,既可以乘凉,又可以消暑。

平平安安进人“处 暑”“白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